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135章

唐朝名侦探-第135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人误会了,皇甫将军绝没有越俎代庖之意。其实这也正是本王想对皇爷爷禀明之事。”李倓目不转睛地盯着杨国忠,淡然一笑道。

杨国忠被他盯的浑身不自在,他心中暗自纳闷起来,想来自己也是封疆大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未惧怕过谁,然而李倓的目光却让他有些害怕。

李倓乃太子李亨之三子,其母乃是一张姓宫女,因为为庶人所出,虽贵为王宫子弟,却从未得到过李亨重视。

幼年之时,随其胞姐李沁远嫁吐蕃,后大唐与吐蕃交恶,李沁身亡,李倓则返回大唐。

当时,李倓已从幼童成长为英姿勃发的青年才俊,回到大唐之后,他缕立战功,深得玄宗喜爱,被封建宁王。

没人知道李倓在吐蕃遇到了什么,又是如何生活的,他这一段生活似乎变成了一片空白。

杨国忠暗中派人调查他多年,也没有丝毫发现,一个没有过往的人,最是让人捉摸不透。

所以在他看来,李倓比任何他所熟知的王宫子孙都要危险的多。

“我与他并无仇隙,想来他不至于针对于我吧?”杨国忠摸着胡子,在心中嘀咕了一阵子,忽然呵呵笑道:“原来是王爷的意思,难怪皇甫将军如此执着。不过,下官不明白,这李沧海又何建树能够得到王爷青睐?”

杨国忠眯了眯眼睛,在没摸清李倓底细之前,他自是不愿与其形成对立,但若这样让他退下,身为宰辅的颜面何存?

李倓温和一笑,拍了拍手。

一名身着甲胄的将领,捧着一样东西从大殿外走了进来,恭敬地跪在地上,将东西高举过头顶。

众人纷纷看去,那东西覆盖着绢丝黄布,从黄布飞起的间隙可以看到,那似乎是个木盒。

众人顿时觉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的看着李倓。惟有刘通眼中浮现一股惊诧之色,很快就一闪而逝。

“倓儿,这是何物?”听众人争吵了半天,李隆基早有些不耐烦,此时见李倓命人带进来一个木盒,这让他有些好奇起来。

“回皇爷爷,此物乃是李沧海从‘逆鳞玄武’手中所夺。据李沧海所说,‘逆鳞玄武’在洛阳城做下诸多恶事,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个锦盒。”

“地下冥宫?”有些乏累的李隆基突然清醒了许多,他扫了几下锦盒,目光再也离不开锦盒。

高力士忙走了过去,将锦盒接在手中,呈放在黄金龙案上。

李隆基盯着锦盒,呼吸突然变得急促起来。

高力士见状顿时吓了一跳,他忙低声道:“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李隆基对他使了个眼色,高力士顿时领悟,忙躬身退了下去。

“朕长途跋涉,有些累了,倓儿,国忠,你二人留下,退朝。”说完,李隆基略显疲惫的挥了挥手。

众臣依次退出大殿。

李隆基摒退了所有人,此时大殿之中只有李倓,杨国忠,以及高力士三人。

李隆基挪了下身子,让自己做的更舒适些,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龙案上的锦盒,右手缓慢的敲打着龙椅扶手,发出笃笃笃的声音,整个人似乎陷入了沉思。

李倓左手放在胸前,右手背在身后,神色淡然的肃立当场,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杨国忠则是一脸疑惑,他捋着胡须,眼珠子盯着锦盒咕噜乱转,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二百四十章秘辛

“陛下,您在想什么?”高力士忍不住问道。

李隆基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看了眼李倓,忽然很是严肃地问道:“倓儿,此物当真是从地下冥宫里寻到的?”

“正是如此。据李沧海所说,‘逆鳞玄武’之所以会在洛阳城出现,其实是在寻找所谓的‘武皇宝藏’。”

“武皇宝藏?”李隆基似乎早有猜测,但当李倓说出之时,他仍旧有些激动。

高力士神色讶异,他看着锦盒,吃惊地道:“武皇宝藏竟然真的存在?”

杨国忠瞳孔微微收缩,迅速的眯了下眼,愕然问道:“什么‘武皇宝藏’?”

高力士面露犹豫,他看向李隆基,见李隆基点头,便说道:“相国有所不知,‘武皇宝藏’乃是女皇则天陛下所遗留之宝藏,据说这批宝藏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许多世间弥足珍贵的宝物。相传,拥有这批宝藏就等于拥有了半壁江山!”

杨国忠双眼瞪得老大,突出的眼球几乎要掉了下来,他吃惊地道:“还有这等宝藏?为何从未听人提起过?”

“这批宝藏乃是武后所设,其最初的目的乃是为了防止李氏复辟,以当作复国之用。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大臣拥孝和皇帝即位复唐,尔时,武后年事已高,已无争夺之心,便同意禅让帝位,原本用来复国之用的宝藏也就无用武之地,几乎在一夜之间,有关宝藏的消息全部消失。而这批宝藏,也仿佛从未在世间出现过一般。”

李隆基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水润润喉咙,接过高力士的话。接着说道:“景龙四年,韦后专权乱整,为掌控天下,韦后派遣亲信四处打探这批宝藏,虽然没有查到宝藏下落,却让她查出一些有关宝藏的秘密。”

“敢问陛下,究竟是何秘密?”杨国忠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隆基放下茶盏,看了眼杨国忠,深深地道:“国忠。朕相信你,才将你留下,有关宝藏之事,朕可以告诉你,倘若你泄露出去……。”

杨国忠额头上顿时冒出一层细密的汗水,他扑通一下跪了下去,颤颤兢兢的道:“微臣不敢,就是给臣一万个胆子,臣也不敢泄露半句!”

李隆基忽然咳嗽了起来。高力士忙走上前去,轻轻的捶打着他的后背。

过了好一阵,李隆基才停止了咳嗽,吃力的喘息了几下。他无力的摆了摆手:“朕相信你。当年朕与太平公主率领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及诸韦氏子弟,从韦后手中得到一份密卷。密卷上记载着有关宝藏的一些秘密。”

杨国忠跪在地上,支棱着耳朵。认真的倾听着李隆基的话,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据密卷所载。宝藏除了大量金银之外,还藏着有关我大唐龙脉的秘密。得之者,可得天下。除此之外,还有长生不老药。”李隆基有些浑浊的双眼逐渐恢复了些光彩,他神色激动地说道。

“长生不老药?”杨国忠惊讶的下巴都险些掉了下来,他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喃喃自语的道:“难道这世上真有长生不老药?”

高力士心忧李隆基身体,忙道:“陛下,太医说了,您龙体欠安,不宜过于激动,当心龙体才是啊!”

李隆基面色红润,他兴奋地道:“无妨,朕原本一直以为这些都是传说,如今看来,可能一切都是真的!力士,只要找到长生不老药,朕就可以同爱妃永世相伴了!”

高力士忙跪在地上,道:“陛下洪福齐天,定会与天同寿,武皇万岁!”

杨国忠也跟着山呼万岁,而李隆基则得意的大笑不止,似乎真的得到了长生不老药。

李倓肃立原地,静静地看着眼前一切,深邃的双眸没有任何波澜闪现,似乎没有任何反应。

“皇爷爷,这锦盒和宝藏又有何关系?”李倓忽然开口问道。

“太宗皇帝在位之时,曾效仿始皇帝派人寻找长生秘药,众多术士之中,袁守城能力最大,相传他确实找到了长生不老药,不过等他回来之时,太宗皇帝已然仙逝。这仙药就按照太宗皇帝生前吩咐,放于帝陵之中。高宗皇帝在位之时,身患恶疾,武后便私自命人开启帝陵,将长生药取出。可惜,高宗皇帝

“高宗逝后,武后掌权,这仙药自然就落入其手。自密卷所载,韦后派遣的乃是一批摸金校尉,历经数年勘定,终确定宝藏位置乃是在一座地下冥宫之中。”李隆基长叹了一口气,伸手拍着锦盒,深深地道:“朕也曾命人暗中寻找,不过却未曾查到任何消息,朕一度认为这些皆是传言,没想到地宫竟然真的存在,天意!真是天意啊!哈哈哈!”

李隆基大笑不止,他年迈的身体因剧烈的咳嗽而不断发抖,高力士看在眼中,不禁出现一股深深的忧虑。

李倓平静地看着李隆基,他从来不相信世间会有长生不老之事,自然也就不会相信锦盒之中乃是长生不老药。

不过‘逆鳞玄武’废了那么多的力气去寻找,想来里面之物定然非凡。

“倓儿,这锦盒你可曾打开过?”李隆基拍着繁琐花纹的锦盒,爱不释手的问道。

“此锦盒材质特殊、结构复杂,内部装有机关巧括,若是强行以外力破开,锦盒就会从内部自动损毁。倓儿虽找到工匠进行研究,但没有禀报皇爷爷,孙儿不敢擅作主张。”李倓微微欠身,沉声回答。

“王爷得到这锦盒为何不连夜送往长安?”杨国忠突然问道。

李倓剑眉微微一抖,淡淡的道:“杨大人,你这是何意?”

杨国忠捋了下胡子,眯着眼睛,笑呵呵的拱手道:“王爷莫怪,我的意思是说,王爷若是早些将锦盒送往长安,或许陛下早就打开了锦盒,得到长生不老药,下官可没有别的意思啊!”

杨国忠说的不以为然,但在李隆基听来却另有些味道。

李倓眉头微微抖动,心中暗叫不好。当皇帝的哪个不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何况,眼前这位皇帝近年来体况愈下,对长生不老药的渴求近乎痴迷,而今突然出现盛有长生不老药的锦盒,他又没有第一时间上奏皇帝,这难免会让皇帝产生猜忌。

第二百四十一章举贤

就连高力士也听的出来,这话语之中分明暗藏挑拨,他眼睛微微眯起,也没有说话,而是主动后退了两步。

意思很明显,他并不打算掺合任何一方。

“锦盒乃‘逆鳞玄武’用了许多力气才找到之物,虽被李沧海所得,但他们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定会在暗中想法设法的夺回。若是连夜差人将锦盒送往长安,恐怕锦盒根本到不了长安就会被贼人所劫,本王只是在可能发生的意外之中做出最为妥当之法罢了。”李倓仍旧语调平缓,波澜不惊地说道。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隆基却是看也没有看他们一眼,而是直勾勾的盯着眼前锦盒。在他眼中,锦盒之中的长生不老药才是最为重要之物。

“都给朕闭嘴!”李隆基猛地拍了下龙案,怒道:“朕不关心这锦盒从何而来,朕想要知道这锦盒该如何打开?你们争执了半天可有想到办法?”

杨国忠吓了一跳,他似乎没想到李隆基会突然发怒,忙跪了下去,大声叫道:“陛下放心,臣这就去寻找工匠,一定打开锦盒!”

李倓冷笑了一下,淡淡的道:“杨大人还是别费心了,要想打开锦盒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到锦盒唯一的钥匙。”

“钥匙?什么钥匙?”李隆基脸上怒气渐渐消散,疑问道。

“皇爷爷有所不知,这锦盒我曾给工圣传人看过,据他虽说,此锦盒乃是墨家机关术集大成之作。要想安全打开锦盒,需得找到一把钥匙方能打开。”

李隆基无力的坐在龙椅上。方才神采奕奕的眼神也突然变的黯淡无光,他似乎想起什么。喃喃自语道:“是的,朕记起来了,高宗皇帝当时就是没有找到钥匙,才郁郁而终……难道朕也要步上高宗后尘不成?”

高力士见状,忙跪下安慰道:“陛下,千万当心龙体啊!这世间之事,有结便有解,建宁王既然查出此事,就一定能够找出钥匙。王爷,是也不是?”

高力士扭头看着李倓,似乎在等他应承此事。

李倓看了下高力士,沉吟道:“高将军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