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大唐皇太子 >

第83章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83章

小说: 重生大唐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李治还没来得及开口,裴行俭这个没脑子的家伙就干出了这种事!让李治岂能不怒。

事已至此,他还能怎么办?

李义府等一干人众目睽睽之下,难道还真的能够按照裴行俭的说法办吗?

那皇帝成了什么?听人摆弄的木偶吗?

裴行俭的这几句话才是真正将李治逼到了死角。

正当李治犹豫不决的时候,李绩叹了口气上前说道。

“陛下息怒,阿史那伏念毕竟是突厥可汗,如今又归降了我大唐,若是真的将其斩杀,也大有不妥!何况阿史那伏念并非明主,突厥如今又经历大战,内外交瘁,自然只能依附于我大唐,请陛下明鉴!”

不得不说,同样的意思,从李绩的嘴里说出来就婉转了许多。

不像裴行俭那么硬邦邦的,听起来让人难受。

眼见李治的脸色稍好,李义府心中暗道不妙,也顾不上李绩的资历和朝堂上的规矩,直接上前对李绩质问道。

“英国公此言差矣,突厥多次反复,降而又叛,英国公如何就能确定此次突厥乃是真心归附?”

ps:老狐狸手里有底牌哦~~~

第二更!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继续宣传一下书友群,欢迎加入重生大唐皇太子,群号码:545755662

第一百四十三章:太子的抉择

其实今天的事情,李弘本不想出面。

毕竟这场大朝会上的争斗涉及的范围实在太广,李弘太子的身份又实在太特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触碰到李治心中的敏感之处。

加上今天对付李义府的行动虽然看起来把握不小,但是武后的影响力摆在那,让李弘心中着实没有底。

如果他赤膊上阵还是失败的话,无疑是在朝堂上威望大损,也非李弘所愿。

何况如果他出手的话,不可避免的要和武后直接对撞,且不说能不能赢,就是孝道之上李弘便失了先机。

所以今天李弘原本是打算做个旁观者的。

不过现在的局势,显然是让李弘不得不出面了,因为如果他再不出手,恐怕今天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局面就会毁于一旦。

何况从武后不时飘来的冰冷目光之中,李弘已经明白,自己在背后的小动作是绝对瞒不过自己这个精明的母后的。

既然已经躲不了了,不如放手一搏!

哪怕得罪了武后,也不能让李义府这个老家伙继续蹦跶下去!

李弘心中下了决心,便毅然站了出来,迎着李治略带冷硬的目光,李弘沉声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西征之事固然是大胜而归,但裴将军未经圣意,擅自招降敌酋,功不抵过,请父皇明鉴!”

声音平静,不起一丝波澜。

却一下子让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炸开了锅。

李弘这话的意思很明白,接受阿史那伏念的招降是一回事,但是如何处置裴行俭又是另外一回事,功是功,过是过!

自大朝会一开始,太子就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弘肯定是站在军方这边的。

如今李弘一说话就将裴行俭置于不利之地,怎能不让人意外!

这句话的效果很明显,在场的人反应也各不相同。

武后和李治的脸色变了变。一瞬间又恢复了平静,显然李弘的这番话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更明显的则是军方这边,李弘的话刚说完,几个性子暴躁的武将已经对李弘怒目而视。

而李绩和裴行俭的目光也分明变得阴沉了许多。

就连戴至德和张文瓘等人望向李弘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复杂难明的意味。

李弘好像没有看到这些惊疑不定的目光一样。脸色平静的继续说道。

“至于大理寺私放囚犯一案,事关重大,更是事涉重臣,儿臣恳请父皇严审此案!”

虽然脸色平静,但是李弘的声音坚定。望向李治的目光也丝毫没有退缩之意。

李绩的瞳孔一缩,太子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愿意放弃这个对付李义府的大好时机,为此甚至不惜得罪军方。

李治的眼神凝重,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一脸正色的李弘,似乎猜不透他的用意。

过了片刻,李治神色恢复如常,淡淡的说道。

“那依太子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儿臣以为。大理寺一案事关重大,非三司会审不可正朝纲!”

对于李治口气里的冷淡,李弘毫不在意,继续说道。

“那裴将军又该如何封赏呢?”

这次却是武后的声音响起。

比起李治,武后的口气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狭长的凤眸微微眯起,紧紧的盯着李弘。

而且武后这句话不仅仅是在问李弘,也是说给李绩听的。

她说的是封赏,而不是责罚。

这就代表着武后不愿意降罪于裴行俭,但是如果李弘坚持要处置李义府。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顿了顿,李弘说道。

“西征大胜乃是大功,裴将军虽事先未曾向长安禀报,但罪不及西征大军。儿臣恳请父皇母后,大军照例封赏,只责裴将军一人!”

武后眉头微皱,心中不悦。

难道说太子这次不惜得罪军方也要处置李义府吗?

未免太过不识大局!

“那英国公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武后没有再理李弘,转而对着李绩问道。

这是在逼李绩表态了!

武后的意思很明显,现在我和你是一边的。反倒是太子主张要惩治你们军方的人,该你出面说句话了。

而此刻李绩的面色也是难看的紧。

虽然说这些日子军方和李弘的关系不错,而且说起来今天裴行俭被弹劾之事,背后说不定就有武后的影子。

但是朝堂当中,向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眼下的情况,的的确确是武后和军方保持一致,反倒是原本该站在自己这一方的李弘成了主张惩治裴行俭的急先锋。

按理来说,李绩此刻的态度应该很明显,站在军方的角度,他应该暂时支持武后,平息这场风波。

但是正因为他了解武后,也了解李弘,所以此刻才难下决断。

虽然武后眼下是和军方一致,但是李绩的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局势所迫罢了,这位皇后娘娘对于军方的重臣一向没有什么好脸色,甚至屡次打击军方的势力,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保不准就是皇后娘娘的授意。

若是就此退让,倒是可以息事宁人,但是只怕出了殿门,军方的日子一样会变得难过。

同样的,李弘此刻主张惩治裴行俭,并不代表李弘就是军方的敌人,他只是更想要扳倒李义府而已。

出了殿门,军方依旧要和这个一直在向军方释放善意的储君交好。

更何况,撇开大派系不谈。

单凭李绩对于李弘的了解,他就隐约觉得李弘这个小狐狸不会出可能两边都得罪的昏招。

这里面肯定藏着什么后手!

那么此刻自己究竟该如何做呢?

李绩扫了一眼李弘,发现他依旧一脸严肃的站在那里,丝毫没有表示。

思量了片刻,李绩沉声说道

“守约此举虽然不妥,但是自有陛下娘娘裁定!岂容他人多言!至于李中书之事,虽然有所可以,但李中书素来持身公正,许是被人蒙蔽也并非没有可能!”

短短时间之内,老大人就看清了此刻的情势。

口风变得极快。

刚刚还在主张要严惩李义府,眼下就变成了可能是受人蒙蔽。

甚至于言语之间直指李弘多管闲事!

让周围的大臣们一阵心惊,英国公这是拉开车马要和太子彻底决裂的节奏啊!

ps:第十更!加油!

求订阅~~~

第一百四十四章:李治很满意……

不过李绩却是丝毫没有觉得这句话不妥的意思。

依旧一脸平静,如同木塑雕像一样站在那里。

老大人此刻已经想的很清楚,既然太子敢说出来这句话,肯定是已经预料到了军方的反应。

自己与其在这儿一个人为难,不如顺水推舟,看看李弘到底有什么反应。

若是他没有后手,李绩也就只好就此向武后妥协,反正裴行俭是必须要保的,他相信李弘也很清楚这一点。

既然你要闹,我就陪你闹!

下定了决心,老大人说话的语气就没那么客气了,处处透着锋锐之意,仿佛下一刻就要和李弘吵起来一样。

见此情景,武后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眼中泛起一丝笑意。

只要军方肯退让,今天的局势就还有缓和的余地。

不过只是一瞬间,武后的脸色就沉了下来,这个李义府真是糊涂,居然在这个时候闹出这么大的把柄,破坏了大好的局面。

看来自己这些年过于纵容他了!

武后打定主意,大朝会之后要好好敲打敲打这个老臣。

“启禀母后,淳于氏一案事涉重臣,儿臣以为三司会审乃是必须!”

奇怪的是,听见李绩略带指责的话,李弘却没有生气,眼中反倒泛起一丝笑意,沉声说道。

“至于西征大军之事,裴将军擅自做主,理应责罚,但念在当时军情似火,裴将军又为我大唐立下大功,依儿臣之见,其罪当罚俸一年,闭门思过半月!其功当按我大唐律例以爵位酬封!如此方显父皇母后赏罚分明!”

武后的脸色变了变。

今天的事情,这个儿子实在是太让她失望了。

事到如今,竟然还想着两边都不得罪,不过只怕他这回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武后看来。李弘的这个法子是想要鱼与熊掌兼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一方面不想要得罪军方,所以将事情都压在裴行俭的身上。但是看到李绩要死保裴行俭,又不得不将裴行俭从轻处置。

裴行俭此次西征大功,岂是一个小小的爵位能够酬功的,起码要入政事堂拜相才行,这也是武后为何会授意李义府出手的原因。

她不希望政事堂多一个和她政见不同的宰相!

但是李弘这么做。却只会连军方一并得罪,武后的心里明镜一样,军方那边的人,最恨的就是临阵叛逃。

李弘此举正是如此。

何况眼下李弘不仅得罪了军方,还坚持要处置李义府,这是连武后也要一并得罪了。

最让武后想不通的也是这一点,李弘究竟在想些什么?

难道说为了一个李义府,他真的什么都不顾了吗?

武后又隐约觉得自己这个儿子不会这么简单……

“嗯,弘儿言之有理,功过不相抵!裴爱卿此举虽有不妥。但自有其道理,西征之事便按照弘儿说的办吧!”

正在武后疑惑之时,李治的声音却蓦地响起。

口气淡然,但武后却听出一丝欣慰之意,抬头看去,却见李弘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这个儿子果真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

武后心念电转,便想明白了眼下的情势,也明白了李治为什么会支持李弘的看法。

裴行俭此次挟如此不世之功回到长安,最不愿意看到的不是武后,而是李治!

因为这意味着平稳已久的朝局会因此而变得波云诡秘。文武势力之间将会重新洗牌,到时候就不是一场大朝会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所以眼下这个局面,未必就不是李治故意放任所致,否则以李治登基这么多年的帝王心术。又怎么会凭一封密奏就将裴行俭急召回京,而回京之后又转而开始维护裴行俭呢?

李弘的这两句话看似不智,但实际上却是暗合李治的心意。

一方面接受了突厥的降书,保住了大唐的颜面,另一方面又将事态控制在裴行俭一个人的身上,避免引起整个西征大军的不满。

对于裴行俭的处置也是巧妙的紧。本来裴行俭如此大功,纵然是不能拜相,其威望也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