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人被无数劲箭射中,劲箭的余力将他们的躯体轰进厅中,这就是汉代箭阵之威。
前厅门外苦苦支撑的黑衣人已经倒下半数,剩余之人个个身上带伤,却在奋力挥舞着手中的兵刃抵挡,很明显已经是强弩之末。
冯尚指挥弓箭手又射了两轮弓箭,门外的黑衣人全部倒下。一队兵丁往屋内冲击,但是里面的黑衣人很是棘手,只听惨呼数声,屋内安静下来,想是这队兵丁已经全部殉职。
冯尚狠狠说道:“火速派人确认刺客身份,竟敢行刺大皇子,以谋反罪论,参与之人皆族灭之。”
冯尚声音很大,显然屋内的黑衣人听到了,屋内突然传来互殴的声音和喝骂声,冯尚知道此时黑衣人士气全无,战心已乱,喝令兵丁全力出击。
室内黑衣人此时只剩下十余人,与进屋的兵丁对恃,一位黑衣人突然弃械,冲近兵丁道:“我等受上司蒙蔽,绝无谋反之意。”
“投降者免死。”冯尚的声音显得非常阴森。
这种阴森的声音却给了室内黑衣人生的希望,又有两人弃械走了出来。剩下的黑衣人似乎铁了心,冯尚又等了片刻,喝道:“不弃械者格杀勿论。”
屋内的格斗声很快沉寂下来,一位校尉从屋内出来,道:“大人,再无一个活口。”
冯尚指着身边三名属官,道:“你等三人分别录下此三人口供,派心腹严加防护,若有差错,唯你等是问。”
又吩咐几位校尉道:“速去通知太尉、卫尉、司隶校尉前来,共同审理此案。”
皇宫大内,张让正焦急不安地在大殿门前走动,外面刚刚传来信息,大皇子刘辩遇刺,情形不明。而此时灵帝尚未起身,张让再急也不敢贸然打扰。
一个小内侍匆匆跑了过来,对张让道:“殿下已经进宫。”
张让急问:“受伤否?”
小内侍道:“殿下未下马车,卫士令黄忠已护着去慈安殿了。”
张让道:“再探。”
小内侍喏了一声,匆匆跑了出去。
赵忠等此时亦得到消息,匆匆过来,见到张让,小声打探消息。张让挥了一下手,无关诸人散往远处,只留下张让、赵忠等几个为首的大宦官。
张让道:“以目前情况来看,是那边出手了。”
赵忠问道:“我等当如何行事?”
张让道:“一击不成,必会遗祸无穷,看来这次大殿下因祸得福了。”
众宦官闻言心中有了底,正在此时,只见一队卫士护着何后、刘辩过来,行到殿外,卫士令黄忠率领部下在外围警戒,十余位内侍宫女簇拥着何后、刘辩行近,张让等连忙行礼,道:“参见娘娘、殿下。”
何后指着张让,恶恨恨地说道:“进去通报,说本后求见。”
张让道:“诺。”继而进殿去了。
剩余诸位宦官知道此时是非常时期,皆不敢吭声,小心站在旁边伺候。
一会儿工夫,张让匆匆出来,道:“娘娘,陛下有请。”
何后拉着刘辩随张让进殿。灵帝刚刚起身,宫女正在为他梳理头发,见何后、刘辩进来,灵帝挥手让宫女先下去,将披散着的头发随意绾了一下,让刘辩过来,仔细打量一番,道:“辩儿可曾受伤?”
刘辩并无惧怕之色,淡然道:“不曾。”
灵帝放下心来,道:“将情况细述一遍。”
刘辩道:“今晨去姜述府上宣旨完毕,回宫途中遭人加害,当时儿臣在马车内,卫士令不让儿臣出来,因此不知现场详情。路上儿臣问过卫士令,刺杀者上百人之众,还动用了十余架强驽。”
“强驽?”灵帝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强驽管制极严,一般将领绝对无法将其带出军营,看来必有高级将领参与此事。
“传卫士令晋见。”灵帝此时显出枭雄本色,冷静地说道。
何后服侍灵帝穿戴好衣物,灵帝拉着刘辩的手,转到前厅坐下,道:“皇儿不必担心,父皇定会查明此事。”
黄忠奉召进殿,道:“臣南宫卫士令黄忠叩见陛下。”
灵帝道:“爱卿平身,将过程细述一遍。”
灵帝听完黄忠所述,想像当时场面之凶险,心中不由大怒,道:“爱卿有功,赏千金。伤亡卫士抚恤加倍,有功者以军功赏。爱卿暂且下去。”
灵帝又传张让、赵忠等人进殿,依序下令道:“传召,京城戒严。宫中上下人等无诏不得乱行,皆于室内候命。摆驾大成殿,召执金吾冯尚即刻见驾。传大将军、卫尉、太尉、司隶校尉进宫候旨。文武各官非轮值者,皆在府不得外出,非诏不得入宫。”
大汉承平多年,皇子遇刺这般大事很快就传扬开来。车骑将军董重此时神色不安,在室内踱来踱去。大皇子平安的消息传来,说明他的计划已经宣告失败。
刺杀皇子本来安排得天衣无缝,派出许多精锐,又有十余架强驽,谁知最后却是这个结局。董重自知难以交待,但是此事到了这种程度,又岂是自己所能抗下的?详情现在还未打探出来,若是留下活口,这罪责也只有自己承担了。
“准备车驾,进宫求见太后。”董重长叹一声,吩咐下人道。
皇宫南门,车骑将军董重正好碰上出宫传旨的赵忠。董重身为皇亲,赵忠不敢怠慢,上前见礼道:“见过将军。”
董重问道:“侯爷出宫何为?”
赵忠和声悦色道:“老奴传旨各官,无诏不得进宫。”
董重心中咯噔一下,心知大事不好,又问道:“听闻大殿下遇刺,受伤否?”
第一卷姜述篇第50章族灭董家
赵忠道:“老奴亦不知详情。老奴传旨去了,将军见谅。”
董重知道已是入不得宫,无法探明详情,心中无奈,只得回府。回府不久,有心腹来报,道:“从旁观者处得来消息,被生擒者二十余,称为首之人曾声称,皆上峰所令,有机密大事请求面圣。”
董重顿时如同入了冰窖一般,寒意凉到了心底,知晓大祸临头,命人火速将心腹亲朋召集起来,道:“事急,刺杀之事已败,根据探来的消息,被生擒二十余人,为首者亦被擒拿。董家大祸将至,诸位各自逃生去吧。”
董重之弟董浑道:“此事尚未见胜负,岂可言败?何况我等尚有一丝生机。”
董重道:“讲。”
董浑道:“车骑将军府内有护卫八百,辖下两标人马驻于城内,城外尚有辖下兵马五千余众。矫太后诏,召集兵马冲入宫中,或可拼出一条活路。”
董重脸露惊容,道:“这可是逆反大罪,安能如此。”
董浑道:“事急矣,此事若是查实,董家亦是族灭之祸。今上无道,可除之立皇子协为帝。上有太后,下有皇子协,或可成就大事。”
董重犹豫半天,不能决断,董浑急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董重方决,派出心腹手持车骑将军军令出城,命令城外所属驻军将领统兵入城。又让董浑手持令牌去城中军营,统领营中两标兵马,约期至皇宫南门聚集。又矫太后诏,召集府中护卫道:“今宫中为内侍把持,奉太后诏,入宫清君侧。”
护卫不知内情,皆齐呼道:“喏。”
史阿得到消息,急报给姜述。姜述谓郭嘉道:“奉孝之计果然精妙,此事成也。”随即入宫。
何进正在宫中候旨,听闻姜述在宫门求见,说有火速事情禀报,急忙到宫门与姜述相见。姜述道:“事急矣,车骑将军董重欲反。”
何进大惊,道:“贼子安敢如此?”
姜述道:“据报,董重之弟董浑已持军令,入车骑将军辖下城内军营,又派心腹传令城外驻军入城,此时召集车骑将军府护卫,要攻打皇宫。”
何进知道何后素重姜述,不敢以年少而忽视,问策道:“依昌邑侯之见,此事如何处置?”
姜述道:“城内兵马多为将军所控制,可以北军监视城中车骑将军麾下两标兵马,再派兵马巡防诸城门,不放城外兵马入城。车骑将军护卫人少势单,不足为惧。董重若是率少量兵马攻打皇宫,可借势将其一网打尽,殿下之位安矣。”
何进当即秘密调拨人马,又去求见灵帝。此时冯尚已将刺客口供献上,灵帝看完口供,心中知晓此事应是董重指示,待要重办,又碍着太后脸面,正在犹豫之际,忽闻何进有急事来报。
何进入殿,急道:“董重造反,统兵将至皇宫南门。”
灵帝大惊,道:“兵马多少?”
何进道:“车骑将军府护卫八百,尚有董家及其心腹家丁,共约一千五六百人。另外,其弟董浑持军令去军营调董重辖下两标兵马,臣已命部将张兰统部下前去阻截。另闻,其心腹已到城外军营调兵,臣欲安排兵马严守诸门。没有明旨,诸军皆不敢动,因此前来请旨。”
灵帝心中大定,道:“如此安排甚合朕意,立即传旨依此行事。”
何进出门调兵,灵帝稍起疑心,以为何进与董重不和而欲陷害之,若是扳倒董重,京城军权大半就归到何进手中。正在狐疑之时,忽闻南宫卫士丞王前来报,道:“车骑将军统兵攻击皇宫南门,声称奉太后诏书,以清君侧,卫士令黄忠正统兵守御。”
灵帝闻言疑心始消,心中怒火又生,正待去南门看看情形,刘辩前来求见,道:“听闻董重造反,又声称奉太后诏书,儿臣以为必是董重矫诏,若请太后同临南宫城墙现身,其势自消。”
灵帝闻言大慰,道:“皇儿如此识见,甚得兵法精要,随父皇去见太后。”
太后听闻刘辩平安回宫,正不自安,却见灵帝急速进来。灵帝见面略一施礼,道:“董重造反。”
太后惊道:“董重为孤亲弟,安敢如此,必遭人陷害。”
灵帝道:“请母后同至南门往观。”
一行人急行至南门,登上城楼下望,远远望见一群人簇拥董重在内,其部下兵丁正在盾牌掩护下,用大木撞击内城门。董后不由大怒,指着董承道:“天家待董家甚厚,为何造反?”
董重见太后驾临,心知不妙,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已是没有退路,呼道:“奸宦当道,清君侧尔。”
太后怒骂董重不休。董重部下兵丁初时以为董重奉太后诏书而为,今见太后如此,知道受了董重蒙蔽,纷纷倒戈反击。董重见军心已乱,援兵不至,正欲率领亲信撤退,只见宫门大开,黄忠统领卫士杀奔过来。
董重也是一员勇将,见状策马来迎。不料黄忠名声不显,武艺却高,一个来回,就将董重生擒。董重被擒,亲信见大势已去,皆弃械拜伏于地。
董浑统领两标兵马,出得军营,忽见前方有兵马挡道。统兵大将张兰策马上前,呼道:“奉天子诏,车骑将军董重谋反,你等按兵不动者,可保无虞。捉拿附逆者,以军功论。”
张兰所领北军皆军中精锐,人马众多,两标将领虽是董重部将,但见势力相差悬殊,自然不会上前拼命,沉默片刻,几乎同时下令,统领兵马去擒拿董浑。董浑身边只有十余名亲随,怎能抵挡得住?旋即被擒。
城中既安,城外车骑将军辖下兵马奉命来到城下,见城门紧闭,洛阳城又是坚固,强攻断不可为。因此任凭董重亲信催促威胁,各军只在城门外按兵不动,未有多时,何进统兵将董重、董浑等人押至城头,张让宣读圣旨,道:“董重谋反,除首恶及同谋者外,余众除罪,诸将即各引部下回营,抓获附逆者记功。”
这场轩然大波来得快,平息得也快,短短一天时间,洛阳城就平静下来。董氏一族被连根拔起,董太后外援已失,在后宫发言权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