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233章

三国小驸马-第233章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为将者不临险地,马超环顾四方,未寻到步度根,见部下大占上风,便打马重回阵后高处,观察战场变化。刚回阵后,正好望见东方鲜卑左翼开始发动,在右翼几乎被击溃,中军摇摇欲坠的情况下,左翼的弥加指挥部下杀了上来,欲解救将要崩溃的中军。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09章潮河大捷3

正在监视鲜卑左翼的黄忠部随即启动,大军滚滚往前杀去。一道整齐的黑色骑阵迎向鲜卑左翼,一路畅通无阻,径直杀透战阵。黄忠部下精锐虽然比不上刀锋营,但是讲究驽箭之威,此时显示出强大的远程打击威力。

汉军铁骑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鲜卑兵当成飘零的树叶绞成粉末。骑阵如同一阵飓风,所过之处满地狼藉,几乎变成修罗地狱,已经变了颜色的草原上,遍布残缺不全的尸体,他们五官扭曲成一团,失去光彩的双眸直视天空,仿佛在向苍天质问什么……偶尔有些人还未死去,伸出肮脏血污的手,徒劳的"shenyin"求救。

柯比龙见到如此悲惨场面,不由痛苦地闭上双眼,他知道鲜卑完了,他此时双手拇指已失,上不得战场,但并不影响他对战局的判断。柯比龙的声音显得无力而低沉,颤抖得让人几乎听不清楚:“合族归降!”

旗令兵依命打出了白旗,步度根在远处望见,心中虽有不甘,但是望着战场上被屠杀的族人,不由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他不愿接受被削去双手拇指的结局,捡起一柄长枪,毅然策马杀上前去,只见数十只驽箭疾快而来,步度根浑身插满驽箭,从马匹上滚落下来,仰面向上,瞪眼看着天上的蓝天白云,不甘地停止了呼吸。

“潮河大捷,斩鲜卑首级十八万余,鲜卑合族归降,……”报捷的士兵一路喊来,嗓子皆有些沙哑,踏入洛阳城门的瞬间,疲惫的士兵们不约而同拔高了声音。

“鲜卑被灭了!可恶的北胡如今皆亡,齐侯丰功伟绩,比武皇帝还要厉害。”

“这下朝廷又要分地了,听说鲜卑占地极广,去那边怕要分上数百亩。”

“听说北疆苦寒,还是等夺了南疆,到南疆发展去……”

百姓们听到军报,不由议论纷纷,这些日子百姓们听到的捷报实在太多。开始时是益州捷报频传,先是退了南洞蛮,接着退了北洞蛮,继而退了唐羌,然后退了兰羌;等到北疆战事再起,先是击败丁零,接着是鲜卑,继而是西羌和烧当羌。

后来就是拓展版图,先是兼并扶余、肃慎,灭了丁零,成立海州。然后夺得南疆南洞蛮之地,恢复西洞蛮之地,继而又夺得唐羌、兰羌、西羌、烧当羌之地。大汉的版图比以前大了数倍。

捷报多得有些令人麻木,但是依然让人兴奋。公开捷报是姜述的点子,一来可以提高军人地位,让百姓感受到军人开疆拓土的不易;二来增加汉人凝聚力,树立大民族意识。这个办法效果很好,百姓们除了身为汉人自豪以外,又会感受到军人保家卫国的不易。年轻男子更是以当兵为荣,不时有人去太尉府打探有无招兵名额。

姜述强硬的对外政策,曾经遭受过很多非议,很多老夫子认为屠杀异族是为不仁,但是姜述在屠灭乌恒、匈奴、三韩以后,异族鲜有再敢欺凌杀害汉人者,姜述用事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以暴制暴也是仁道,这让老夫子们集体失声。

姜述不屑于与老夫子们争论,那会耽误很多时间,他现在忙得很,除了军政事务要处理,还有寻找时间多陪陪后宅的许多位妻子。政治是靠实力说话的,老夫子们没有军政权力,如果连提不同看法都要强行压制,姜述一言堂的名声便会更加响亮。

潮河大捷,幽、并、凉以北之境全部并入汉境,姜述命令将鲜卑全境划归海州管理,迁内地失地百姓和境内牧民三十万,在鲜卑区域设立一郡,定名威扬郡。

国学新一届学员结业,姜述身为名誉教育长,照例要去给学生讲话。姜述是年轻人崇拜的偶像,现身国学,顿时惹得弟子们蜂拥而来,若非身边许多亲卫阻拦,姜述怕是很难短时间抽身。

坐在礼堂主席台上,望着下面三千余位将要结业的学子,姜述缓缓开口道:“我今天来这里给大家讲话,是因为我是这个学校的创办者,也是这个学校的名誉教育长,同时也是你们的老师。除了正式场面,我希望你们见到我,不要称呼我职务和爵位,而是称呼我为老师或是校长。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你们因为有我这个老师而骄傲,而我因为有你们这些学生而自豪。”

礼堂内响起热烈的掌声,随着一名学长提议,全体学子起立鞠躬三次,齐声连喊三声老师。姜述坦然接受了这个称呼,也坦然接受了三个鞠躬。这些学生的培养耗费了他不少精力,得到学生的礼敬理所当然。

姜述接着说道:“以前我与学校的老师给你们讲仁讲义讲格物,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想让你们多学些知识,多懂些道理,在以后的工作中少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少走别人曾走过的弯路,多创造一些利民利国的奇迹。今天我在此再与大家讨论一下仁,朝堂之上部分官员非议我的一些做法,认为异族也是人,大汉以仁义立国,对异族也要行仁义之道。我认为不然,讲究仁字得分场面对象,对大汉百姓来讲,确实应讲究仁字,因为汉人骨子里刻着仁义两字,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在大汉境内,我始终认为仁者无敌,大爱无疆,大汉的子民们皆懂仁字,行仁事,官员们行仁政,符合国情符合民意。但是异族与我们并非一个种群,文明不同,信仰不同,与不懂仁的人讲仁,不是对牛弹琴吗?异族讲究什么?讲究实力,拳头大的是老大。异族骨子里刻着什么?强者为尊。我不是贬低异族,也不是为汉军屠灭异族辩解,我只是在说异族与我们文明不同,处理异族关系与处理国内问题不一样。以前,异族杀我汉人,夺我财物,掠我子民,朝廷也曾经征伐,但我们汉军抛头颅,洒热血,耗去无数钱粮,最终打败异族时,我们得到了什么?诸位皆看史书,异族只需向朝廷服软低头,朝廷便放其一马,因为大汉讲究仁义。朝廷以前的做法是错的,他们将仁义用错了地方。我们大汉的治国之策,应当是内圣外王,国内遍施圣贤之仁义,对境外异族就要坚决地行王道霸道。异族敢杀一个汉人,我们便灭其一族,以后谁敢杀害汉人?外王之意就是以暴制暴,向异族宣扬我们的实力,他们就会低头臣服,这是异族的文明决定的。真正要让异族臣服,并非只有屠杀才是唯一的办法,而是让他们也学习仁义之道,与我们的文明融合,让他们从骨子里变成汉人。一个异族青年融入汉人很难,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将异族文明刻在他的骨子里。一个异族儿童融入汉人很简单,只有让他们在我们的人群里生长,成人后思想就和汉人类似。南方有生蛮和熟蛮之分,生蛮容易生乱,熟蛮容易生乱吗?熟蛮数代生活在汉人文明中,被动或主动地接受我们的思想观念,多少代下去,便会同化为汉人。我们大汉是世界的霸主,未来不是仅靠屠杀来征服异族,而是要让我们的文明流传四方,让周围的国家民族都习惯接受我们的文明,我们大汉就会永远站在世界之巅……”

姜述讲了一个时辰,他相信这批学生能够听懂这些道理,只要他们明白内圣外王的道理,他们就会以仁义之道处理内政,以王霸之道处理外事。姜述首次在公开场合阐述文明的重要性,指出要想臣服异族,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靠残酷的屠杀毁灭一个文明,二是靠文明的融合让异族文明在融合中消失。世界上最大的冲突是因为信仰不同,若是信仰统一,将会最大程度地消灭战争的源头。

姜述回到府上,刚刚坐下,齐隶进来禀告,道:“周瑜战报到了。”

姜述打开一看,笑道:“公谨深得对外征伐之道,以夷制夷用得不错,大汉疆界已经推到极南大海边了。”

周瑜统领一万兵马出征占城,本来有些大题小做的意思。占城国人口不如中国一郡,合国士兵只有数千,只需一千精兵便可以灭掉其国。周瑜明白肩上的重任,知晓姜述的期望并非只是占城一国,而是要以占城为根基,夺下交州以南的大片疆土。

占城因为王位之争,乱兵抢了汉人商铺以后,汉人大多在商船接应下撤到了交州。占城王位最终让二皇子撤马巴夺得,撤马巴登基以后,政局稍一平稳,就开始忧心大汉的反应。

占城商业发达,消息灵通,大汉与南疆诸蛮甚至与北疆诸胡作战的消息,不出数月便会传来。前来占城经商的汉人信誉很好,鲜有偷税漏税者,大汉朝廷势大又强硬,撤马巴打心眼里并不想得罪汉人。乱兵所为最终导致汉人撤出占城,税收损失一半有余,又树下大汉这个强敌,撤马巴内心对乱兵十分愤怒。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10章平定南蛮1

王位稳固以后,撤马巴命人查明乱兵名单,将这些乱兵全部抓捕起来,追回大量被抢的汉人财产。就在撤马巴准备派使者出使洛阳之时,一个让他胆战心惊的消息传来,周瑜统领大军杀了过来。

周瑜统兵到达占城港口,封锁海道,所有船只进不出。正要下令大军攻打,撤马巴亲自前来赔礼道歉,抢夺汉人商铺的乱兵随之捆缚送来,归还追邀的被劫财物,并承诺未追回的财物由占城国补足。

倘若来者是大汉旧官,十有**会碍于情面放占城一马,但周瑜身为姜述亲传弟子,岂能任其蒙混过关?周瑜冷冷地问撤马巴道:“占城王,若是我部下杀了你,然后向你的家人赔礼道歉,你的家人会放过我吗?”

撤马巴早就知晓汉军实力强大,故而亲身前来求饶,并无半点对抗之意,他精通汉话,人又精明,闻听语意便知周瑜不愿轻易罢手,忙道:“将军息怒,当初先王初丧,小王尚未登基,乱兵之事小王实在无力制止。事情既然发生在我国,小王身为国王,不会推托责任,需要我国如何补偿,将军尽管开口便是。”

周瑜道:“占城冒犯大汉,大汉怎会忍受此等欺侮?你国国小兵微,不是大汉对手,占城王若有诚意,我给你一个机会献地投降。如若不言,城破之时,你国大祸降临。”

撤马巴费尽艰辛,方才登基为王,尚未坐热王座,又面临灭国之祸。当下不甘心地哀求道:“将军,我国立国不易,能否放敝国一马?”

周瑜又道:“朝廷自有成规,你国国民欺我大汉百姓,罪不容赦。你国献土以降,不须多议。你若想自立,还有一个折衷方案,你族可以迁出占城,择地再建一国。若有困难,我会出兵相助。”

撤马巴琢磨半晌,心思大汉既不通融,占城实在无法与汉军抗衡,国祀定然不会保全,若是择地另外建国,后有汉军支持,或能占得一境之地,占城还有再兴之望。想到这里,撤马巴道:“事已至此,小王回城准备,派遣国内兵丁攻掠一方,以便族人落脚。”

撤马巴匆匆回宫,召集国内文武聚议,说明此次见面经过。撤马巴次叔昌怀道:“汉军势大,兵威所至,鲜有敢迎敌者,所幸乱军未伤汉人性命,国民得以保全性命,已是万幸。依大王方才所言,迁出占城已是定局,要认真商议一下迁去何方。”

撤马巴道:“占城东北为安南国,其国人多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