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第9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今年冬天克烈部选择的过冬之地,没有了乃蛮人的威胁,克烈部终于可以自由的在草原上逡巡,并可以从容的准备过冬事宜……
一做大帐之前,马蹄声响,数骑纵马而来,到了近前,勒住马缰绳。
木华黎当先翻身下马,将马缰绳扔给身后的侍卫,挥了挥手,让他们各自散去,自己则来到大帐之前,一掀帘子,钻进了帐篷……
帐篷中光线很暗,味道也很浑浊,木华黎眯了眯眼睛,略带疲乏的吐出一口气。
帐篷里面,忽难正据坐饮酒,见他进来,赶紧站了起来,抚胸施礼,并招呼帐篷里的女奴,给木华黎斟了奶酒送上。
木华黎点头示意,来到矮桌旁边坐下,端了奶酒大口喝了两碗,舒了一口气。
忽难在旁边问道:“桑昆王子又怎么说?”
木华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挥手将女奴都赶了出去,等帐篷里安静下来,才道:“还能怎么说?”
忽难皱着眉头道:“王子如此犹豫不决,亏他还是蒙古人的英雄……”
木华黎看了他一眼,打断他的话头,“行了,不要说这些,蒙古人中间可没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话。”
虽然不懂木华黎在说什么,因为说的是汉话,但忽难还是在木华黎话语之中听出了难耐的烦躁,叹了口气,喃喃道:“再这么拖下去,可不是办法,冬天已经快要到了,咱们难道要在这里过冬?”
木华黎沉吟了半晌,脸上除了无奈之外,烦躁少了许多,“蒙古诸部已经南下,咱们的时间到是不少,这么拖着,也不是坏事……”
忽难点头,他也只是觉着在克烈部呆的太久了,在听到蒙古诸部南下,与金国人开战的时候,两人来到克烈部的目的虽然未变,但时间却充裕了起来。
只是让人懊恼的是,没有了内外交困的煎熬,本来已经心动的桑昆,却是又犹豫了起来,按照木华黎的说法,这位桑昆大人当王子估计是当的太久了,根本没有奢望过汗位。
没有野心的蒙古人,也就是生于克烈部,其他蒙古部族断不会出现这么奇葩的王子大人……
不过这种缺乏决断的性情,在克烈部呆久了,木华黎和忽难也就明白,是遗留自谁的血脉了。
王罕,克烈部的大汗,在蒙古诸部有着残暴之名,但却一样的缺乏决断,因为从旁人口中听闻,这位汗王大人可是口口声声都要寻求铁木真的帮助的,与那位成吉思汗好像极为亲近信任的样子。
但等到克烈部终于战胜了乃蛮人的骑兵,并给之以重创,这位汗王大人却是也犹豫了起来。
到了如今,不光木华黎等人蹉跎在克烈部,不得归去,便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等人,也在克烈部呆着呢,而且呆的时间也不比他们短。
父子两人的犹豫性情,如出一辙,让人心烦不已……
多变而犹疑,在直爽的蒙古人看来,多数就要解释成不堪信任,所以,现在无论是王罕,还是桑昆,就给了木华黎和忽难这样的感觉,由此,对于那位善战而骁勇的桑昆王子的敬意,也在一点点流逝。
而如今在木华黎心中,已经给这位王子大人下了一个定义,缺乏气魄的人,根本不配成为大帅的安达……
木华黎笑了笑,“看来咱们是要在这里过冬了,也不知克烈部的牛羊够不够咱们吃的,不够的话,这个冬天咱们可要饿肚子了呢。”
忽难听了,立即便是哈哈大笑,“咱们的勇士,为他们征战,还要饿肚皮,天神在上,这可要问问咱们手中的弯刀答应不答应了……”
两人带来了一千秦军精锐,战损近半,但随着乃蛮人的大军渐渐瓦解,一些鞑靼人骑兵游荡在草原上,忽难带人出去了一趟,带回了几百个鞑靼骑兵。
草原上消息传的很快,一些鞑靼骑兵离开乃蛮大军之后,听说忽难把阿秃儿正在克烈部做客,并收拢了很多鞑靼勇士,于是,许多人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来到克烈部左近游荡……
于是,木华黎,忽难麾下便凭空多出了很多鞑靼战士,已经快接近三千人马了,随着他们的壮大,克烈部很多人都紧张了起来。
若非他们与桑昆王子交好,并帮助克烈部战胜了乃蛮人,不然的话,很难说最后结果会怎么样。
蒙古人对于对他们有着恩情的人,想来十分热情,但首领和贵族们可就未必了,在蒙古诸部征战之时,背叛和骚乱总是时有发生……
两人紧张了一阵日子,但后来一想,才觉得实在有些多余,以现在克烈部的样子,若再向盟友发起进攻,克烈部离灭亡也就近在咫尺了,再说,他们有没有力量发起进攻都是一回事呢。
两人安下心来,却是更加觉着,桑昆太过于拖沓了,有着他们的相助,加上部落里的战士都很拥戴他,夺取汗王之位将是很轻易的一件事情,又没有说要杀死老汗王,将他养起来也就是了,何必弄的如此揪心。
若是没那个心思,给个痛快话总也成吧,但就是这么拖着,真真让人无话可说……
如此拖延时日,木华黎跟桑昆深谈了几次,都是无果而终,看来这个冬天可不就得留在克烈部了……
两人喝着奶酒,久久无语。
还是忽难开口道:“若是主人能与克烈部联姻,也许……”
木华黎抿着奶酒,淡淡道:“那可是克烈部的无上荣光,只怕克烈部不识抬举。”
忽难眨了眨眼睛,心想,恐怕是主人不愿吧,就克烈部这个样子,能够攀上主人,到确实是他们的无上荣光。
想了想,忽难眼中冒出了些凶光道:“若是不成,便杀死成吉思汗的使者,总不能把克烈部留给他们……”
木华黎笑了,探身拍了拍忽难的肩膀,露出赞赏之色,“那是最后的法子,那样一来,克烈部也就走投无路了,必将消失在草原上,但大帅要的是一堵墙,一堵能挡住蒙古诸部的高墙,现在的情形虽然让人心烦,但还没到鱼死网破的时候。”
“不要急,如果蒙古诸部南下攻打金国失败,不用我们开口,那父子两人便会求着咱们结盟,但如果铁木真得胜,我想,不论桑昆还是王罕,都会生出其他念头的,我们只需等着,静静的瞧着他们会怎么做也就是了,蒙古人的使者一直呆在这里,也不是在等这个结果吗?”
忽难不住点着头,“将军的目光看到的地方,比草原雄鹰还要远,您的睿智,是忽难难以企及的……”
两人谈谈说说,话题渐渐轻松了起来,忽难早有意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这位勇武而有多智的将军,但他的女儿容貌平常,他的身份又低于木华黎很多,加上也不知道木华黎帐篷里面有了几个女人,之前两人又不是很熟悉,所以总是不好开口。
如今相处日久,借着这次闲谈之机,状似随意的问起木华黎的家世,木华黎也不在意的说起自己的情形。
在汉地呆了多年,还为娶妻,汉地风俗与草原迥异,他随得大帅看重,官在汉人那里做的也很是不小了,但汉人礼教分外不同,门当户对的吧,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胡人,门第差的吧,他又不愿意娶。
最重要的是,汉人女子多数都是弱不禁风,让他很是看不上眼。
家里面到是收了两房妾室,也给他诞下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正妻之位,却一直留着……
他自己想着,能早日回到蒙古诸部,找到自己的亲人,在蒙古诸部娶个婆娘,到时找大帅做主,办个热闹的大婚之礼,也没人敢瞧不起他。
可惜,如今看来,蒙古诸部可能回不去了,札勒亦儿部也不知现在游荡到了哪里,或者已经被成吉思汗铁木真收到了麾下,不管哪一种,以现在他现在的身份,都不能回去……
而他如今在主人麾下听令效命,又已经做了汉人的大官,基业全在大秦,对于亲人的思念越来越淡,回到札勒亦儿部的心思没那么急切,谁知道游荡在草原上,从来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的札勒亦儿部是随着札木合以及蔑儿乞人覆灭在了蒙古诸部的铁蹄之下,还是怎么了……
说起这些,木华黎满心的唏嘘,遥望东北,多少有些惆怅,没有忠诚,向往自由的札勒亦儿部,很有可能已经消失在了草原上。
听到这些,忽难却是心中暗喜。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36章 宴请(一)
两个人正喝着奶酒,说着各自的经历,可以说,两人自同行以来,还是第一次有着这样轻松而深入的交谈,放下军务,放下思谋,放下尊卑,如同好友般的倾谈,可见,一路同行至今,对于这个当初放弃了战士的荣光,选择了投降的鞑靼人勇士,木华黎开始相信,这个人是可以作为朋友来交往的。
忽难一路上的行止,也得到了他的尊重,而对于同样将忠诚献给了同一个人的两个草原人,两人有着很多的共同话题和相似之处。
不过当两人喝的已经满脸通红,谈兴越来越浓之时,帐篷的帘子一掀,一个护卫已经钻了进来,行下军礼。
禀报道:“将军,汗帐的卡苏求见将军。”
卡苏,照顾帐篷的人,用汉人的话说,和管家类似。(阿草胡乱翻译的,没有再费劲去找资料。)
木华黎两人都愣了愣,对视了一眼,木华黎摆手吩咐道:“让他进来。”
护卫转身出去,两人沉默不语,都在想着,自从两人率兵来到克烈部,也只见过那位汗王一次罢了,还是为了感谢两人带兵相助克烈部击败乃蛮人,汗王设下酒宴,款待克烈部的客人。
之后就再也没见到王罕本人,在忽难眼中,克烈部的汗王王罕和当初的卡勒兀儿图一样,都是浑身散发着腐臭味儿,并还贪婪的想要占有一切的垂死老人。
而在木华黎看来,这个老人还有着力量和威严,虽然生命已像风中烛火般,但长生天的宠爱,依旧笼罩在这个老人是身上,让他头脑清醒,并带着审视的目光怀疑着一切想要夺走他的权力的人。
也就是说,这位老汗王对克烈部的掌控还存在着,并不那么容易对付,尤其是在年富力强的儿子心目中,有着那样的威严的时候,事情就更加难办了。
两人都在想着这个时候,汗帐派了人来,是个什么意思,事先又没有收到任何的风声,两人心中多少都有点不安。
不一时,护卫统领张进便带了一个人进来,两人都在汗帐中见过这个人,确实是王罕身边的人不假……
木华黎向桑昆打听过这个人,因为这个人虽然有着蒙古人的名字,但看他的相貌,便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汉人,出现在克烈部的汉人卡苏。
这个人是一个流浪在草原上的马匪,并救过王罕的性命,王罕为了报答他的恩情,将他留在自己身边,当做自己的亲信。
据桑昆说,这个汉人是个难得的勇士,有着过人的武勇,至于到底来历如何,桑昆也不太清楚,汗王身边的人,没有人会质疑他们的忠诚……
一个绿林中人,木华黎心想,也没有任何想法去接近此人,王罕信任这个人,自然有信任这个人的道理……想想就有些可笑,他是蒙古人,却带着汉人战士作战,而此人是个汉人,却在为蒙古人操劳。
若是大帅知道了,一定会让他斩了此人的,大帅心目中,效力于外族的汉人,便不能够称之为人了,与猪狗无异,他也一直不太理解,大帅的愤怒来自什么地方。
但他不管那许多,大帅对慷慨而有信任,蒙古人不是汉人,在长生天注视之下,蒙古人可以向任何值得效忠的人献上忠诚,而不会感到任何的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