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653章

将血-第653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低地平静下来,各部全都开始休养生息,方半儒一群人随着那幸存下来的小部落却是逐渐北移,却是来到了李匪的地盘上,献上礼物,和尊敬,顺便定居了下来……

而一群人稍一打听,再暗地里旁观些日子,一瞧之下,众人皆是大喜过望,竟然是汉人来的……听见那好几年都未曾再从旁人嘴里听到过的汉话,连方半儒都是热泪盈眶,真真和见了乡亲似的。

不过西北的马匪,自然说话就带着秦腔,想起往事,让众人欣喜之余,也有些胆寒,这是……秦人打过来了不成?

长话短说,一群颠沛流离,各个现在形容都和叫花子似的家伙早没了称王称霸的雄心壮志,甚至连拜火神教都快忘的差不多了,只想着能过几天安生日子,这样的一班人,还有什么说的?

一来二去,在李匪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他那颇有些乱七八糟的部下里面,多出了几个拳头很大的小头领,若真照这么下去,说不定过上两三年,方半儒等人就翻身了,不定野心也就跟着恢复了过来。

奈何他们中间有个赤魔,一个救了他们无数次性命,已经成了除了方半儒之外,一群人中间最重要的人物的秦军校尉。

于是乎,结果也就注定了,作为送给好兄弟最出彩的礼物,一群被拆穿身份的魔教余孽被逮住了,为首的方半儒也被送来了长安,而方半儒这才恍然如悟,他娘的,果然败的不冤,神教布置了几十年,才在秦人那里安插了些棋子,作用嘛,勉勉强强,但人家仓促应对,弄了几个人出来,就在自己身边跟了几年,硬是让自己等人一无所觉,就算再不甘心,也是没辙。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家扫平了蜀地,又在吐蕃布置下那么一位人物,大秦有此等英杰在,何愁不能扫平天下,一统宇内,成就万世不拔之基业?

加之几年辗转求活下来,人是彻底的成熟了,对于出生入死的下属,亲爱有加,对于掌握权势之人,也能低头俯首,城府那是没的说,却也失了早年江湖草莽豪杰的锐气,所以在见到赵石的时候,既没有坦然就死的觉悟,也没有一败涂地的愤恨,更没有想要死中求活的谄媚,流露出来的,只有地地道道的屈服。

瞅着拜服于地的魔教余孽,即便是这人表现的再恭顺,也是留不得的,赵石眉头轻轻一扬,就要说话。

不过那边赤魔却求上情了,他拙嘴笨腮的,自然话里也缺少说服力,不过他却是早已准备了打动了赵石的东西,又从那外面叫进了几个人来,这几人一水的都一副久经风霜的样子,不过一个个脚步沉稳,气势端凝,还微微带着杀气,当先一个枯瘦如竹的老者声如隆钟,带着金石之音。

“罪民钟大可见过大人,小人等愿为大人奴仆,只请大人饶了……公子一命,我等愿立毒誓,世代为大人家中仆役,忠心不二,若违今日之誓,他日必遭天谴,死后入十八层地狱,受那万般苦楚……”

五个人,皆是身手高强,又经过战阵磨砺的好手,三个拜火神教供奉,两个拜火神教内堂执事,这样的人,堪比后世的珍惜动物,一万个人里也不一定有一个,若前些日遇刺之时,身边跟着一位两位,那些刺客当场就得留下大半人的性命,赵石心动了……

于是,得胜伯府多了几个形容特异的仆役,而得胜伯大人不论起居,外出,身边总会跟着其中一个两个,看起来与得胜伯非常之亲近,半年之后,这几个仆役不管老少,都娶了内宅丫鬟为妻,成了得胜伯府的世仆……

而赵石也没留下那方半儒,而是让其随赤魔回了吐蕃,这样居心叵测之人放走了,其实也算是留下了后患,不像那几个身手高强,却轻生重诺的武林豪客,这人看上去,怎么都像是藏在草丛里的毒蛇,不过后患不在自己身边,就让李匪头疼去吧,若依着他以前的性子,定然会在半路上派人宰了此人,现在心胸眼界皆不同于以往,也就觉着一个人本事再大,心腹尽去之下,又能掀得起多大的风浪?

他手上的鲜血已经够多,到不介意再多上添上一抹两抹,但无名小卒的就算了,只要没有杀到他的面前,他已经少了许多亲自动手的冲动和欲望,地位不同,眼界自然也不一样的很了,现如今,连李任权这样的人逃走无踪,都不再能让他记恨难消,何况是个方半儒?异日此人若能再起事端,大军到处,不过也是为自己或是旁人添些功勋而已……

……

咸宁一年过去了,国武监中又多了许多彪悍强壮的身影,竞争也渐渐激烈了起来,而与此同时,国武监的土木工程也在持续着,一座座楼台,一间间寓所次第建成,国武监的雏形渐渐显出了模样,只是相对于那点生员,整个国武监看上去还是单薄的很,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而空荡荡的,好像被遗弃的西山大营却迎来了新的主人,猛虎武胜军的战旗在大营上空肆无忌惮的飘飞,只是空有番号,要兵没兵,要将没将的情形非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整个大营在新主人未到之前,还是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孤零零的守候在承恩湖畔……

而在咸宁二年春天的时候,千里之外的鞑靼草原终于燃起了熊熊的烽烟和战火,乃蛮部的骑兵和鞑靼人的健儿在云外草原上展开了堪称血腥的厮杀,而东北草原西移而来的克烈部也加入到了其中,向他们的世仇乃蛮部射出了复仇之箭。

在更远的东北草原,成吉思汗的战旗高高飘扬,没有了札木合,再也没有人是强大的乞颜部的对手,或者低下头颅,匍匐在地,或者被铁蹄踏成齑粉,从来没有统一过的蒙古诸部在成吉思汗的战旗面前,终于渐渐开始以一个整体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头一个面对它的,就是同样强大的蔑儿启人……

咸宁二年秋,蔑儿启人在蒙古人的铁蹄下臣服了,残部逃向了更北边的冰川之地,再也不敢向南望上哪怕一眼,大秦咸宁三年,草原红龙之年,成吉思汗终于将自己的目光望向了乞颜部的另一个世仇,毒死了他的父亲,让他幼年受尽苦楚屈辱,也造就了现在的成吉思汗的仇敌,塔塔尔人。

实力在急剧增长,野心也在不断的征战,不断的胜利当中渐渐开始膨胀,手腕却也渐渐成熟,于是,塔塔尔人惊恐的发现,他们正处在几百年来最窘迫的境地,南边的金人和北方的蒙古人联合了起来,向他们世代生存的草原发起了进攻,不断的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但他们……却不可能战胜其中任何一个敌人……想要活下去……只有妥协,英明的成吉思汗接受了他们献上的忠诚,于是,塔塔尔人成了成吉思汗之下,又一支锋利的爪牙……

第八卷 繁华尽处是吾乡 第680章 相遇(一)

春风带着温润的水汽,拂过秦川大地,将生机再次唤醒,山野沟陌,被一片片嫩绿所覆盖。

从东向西通往长安,刚刚翻修过的宽敞的古道之上,行人渐多,道路两旁的阡陌之间,也能看见不少农人在翻整土地,播下种子,为新一年的收获在奔波劳碌。

这里临近长安京师,道路之上旅人络绎不绝,有那长途跋涉而来的商人,也有那乘着车马,带着仆从女眷,游玩踏青的富贵人家,更有那日渐频密的往来信使,各色人等,织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日往来图。

此时已是大秦咸宁四年初春,秦人从来没有过过这样平静的日子,西夏与大秦盟好,西北无事多年,东边的后周与大秦定下了长安之盟,在潼关外设下了商市,允许两国商人在此贸易,也渐渐让从潼关到长安的一段路上,多出许多形形色色的商队出来,沿路酒肆,茶肆,驿站,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不管商人地位如何,但商业的繁盛,终归是太平年景中一道标志式的风景。

而残暴的金人也已经消停了许多年,传闻金人和西夏还在打仗,而在更北边,胡人世代居住的草原上,也在无休无止的厮杀着,让金人焦头烂额之余,再也无力西窥大秦一眼。

而占据了天府之国的大秦,却已经休养生息了好几年了,老天爷也是作美,这几年年景都还不错,税赋和劳役比起当年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有人算了一算,比起和西夏人,金人打仗那会儿,税赋减的不多,但劳役却有天壤之别,几乎少了一半儿还要多,对于百姓来说,可谓是百年难遇的好年头,但对于彪悍善战的秦人来说,安静的日子好是好……但……却也太寂寞了些……

远远的,一支商队迤逦而来,田间的农人这几年大多已经司空见惯,都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看看这些往来风尘仆仆,贱买贵卖的商队就知道了,一去多半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谁要嫁了这样的人,可不是前世做了孽了?

辛勤耕作的农人有着自己独特而又朴素的世界观,瞅着商队好奇归好奇,过后多半却要翻着白眼,跟自家后生娃子念叨上两句,以后老实做人,不然的话,长大了,就像这班商人子样,累死在旅途之上,没个人送终。

不过见到这支商队,沟陌中的农人大多却都睁大了眼珠子,将那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抛了个干净,只剩下了浓浓的好奇以及无法抑制的震惊。

一眼望去,一条粗粗的黑线从大道上缓缓而来,骡马的嘶鸣声远远就听得清楚,到了近前,根本望不到队伍的尾巴,穿着各异的人物背着包袱,赶着车辆,缓缓过去,身体强壮,一身胡服劲装的商队护卫们或步行,或骑在高头大马上,悠闲的走在商队两侧。

人头涌涌,骡马喧天,直过了小半个时辰,才从大道上过去,最特异的是,队伍中间,还有些裹着皮袍子,带着毡帽头的……胡人?

直到整个队伍从眼前过去,再渐渐消失在视野之内,有些行人和田间耕作的农人才回过神儿来,不少人心里嘀咕,老天爷,这是哪国的使节到了?还是大富之家搬家?莫不成还真是商队不成?

说起来,这几年与后周互市,商人往来到也不少,但和与胡人交易不同,两边地域性差异实在不大,所以能够交易的东西也就不多,最大宗的其实只有两样,一个就是中原产的瓷器,精致之处实非秦川可比,第二样却是蜀锦,蜀锦在唐时便已闻名天下,大秦平蜀之后,这蜀锦也就成了大秦宫中的贡品,拿来与后周交易,到也不吃亏。

至于战马,盐茶,粮食等物,却是两国谁也不愿拿出来的东西了,加之瓜果什么的保存不易,更是成不了其中主流。

所以说,这商人往来其间,赚的也只是些辛苦钱,成规模的商队也就少有出现,今日这么大的一支商队行在道路之上,确实也是头一次,不怪见到这一幕的人们震惊不已。

车马粼粼,直向长安。

……

“主人,刘掌柜说了,只能送咱们到这里了,此处离长安只有十几里……但已经谈妥,给咱们留下十车皮货,一车药材,还有点生丝,瓷器,有些少,但咱们的金银只够买下这些,您看……”

遮盖的严严实实的厢车中传出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地道的草原胡语,“天神保佑,终于到了这里,让你打听的事情都打听到了吗?”

“一路上已经打听了一些,只是……没敢仔细问,汉人忌讳多……直到临近这里,才少了顾忌……听说前些年,金国人派了些勇士来刺杀贵人,所以这些年往来的商人盘查的很严,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只是到了现在,才算松了些,不然咱们到不了这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