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一代武后 >

第213章

一代武后-第213章

小说: 一代武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yxqjessica酱、破白酱的营养液*1,爱你们,么么哒。(づ ̄3 ̄)づ╭?~

 第187章 1。28

    本打算散朝后就去见萧安,想着跟萧安正正经经和解,就是萧安揍他一顿他都不会喊疼的太子:……

    当初封太子,的确封得匆忙,因忙着先皇的葬礼,也让礼部也有些准备得并不算隆重,不过当今盖了印昭告天下,就是再不隆重,这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太子已经是太子了,等闲就是有别的心思的臣子,也没谁在太子才封一年,什么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做,都拿不出正经废太子的罪名的时候,说是要废太子。

    皇帝虽是满了四十,可才登基多久,下面的臣子就是再多的心思,也没傻到当庭说出来。

    太子目瞪口呆的在那站着,看着御史的眼神都像看蠢货了。

    就是别的臣子,看那御史的眼光,也都差不离,有跟那御史关系近一些的,心里都不知道该怎么骂。

    而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在一阵沉默之后,突然就将放置在一边的茶杯砸了下来,“放肆!”

    下面的臣子们顿时全都跪了下来,齐声道:“请陛下以龙体为重!”

    皇帝都差点被气死了,哪还管得了龙体不龙体的。

    太子打萧安的事情,当时他就令人送了赏赐去,回头前两日太子又赐了一回,本朝中都没有声响的,哪知道今日太子一上朝,就有人把这事儿拧出来了,竟是借此打着废太子的主意。

    想自己还年轻,才上位没多久,下面就有人开始在打下一任皇帝的主意了,皇帝的脸色十分难看,又庆幸自己当初听了先皇的遗言,尽早立下了太子,没给这些跪在自己面前装着臣服的臣子们闹腾的机会。

    言说要废太子的御史,当场就被皇帝盛怒之下处置了,当今仁善,令人杖责了那御史二十杖之后,也只是让他们一家人流放岭南,也算是大幸。

    群臣莫不敢言,纵使是当今脾气比先皇好太多,在这盛怒之下,谁也不想去碰这个霉头。

    流放就流放了,没杀他全家也是真的当今比先皇脾气温和太多,当初有人这般给先皇说,先皇半点不客气的斩了那人的脑袋,还不允那人家族三代出仕,得令当今的太子之位永固多年。

    然而御史全家是流放了,在朝廷上的那些胡言乱语也都算不得什么,但臣子们心里一直藏着的心思,却都被挑动了起来。

    当今是才登基没多久,太子又立下了。然而当今上位得晚,都四十多了,谁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年。

    再看太子,自幼身体都弱不说,之前再替先皇挡过箭,身体就更差了去,就之前秋狩后竟也大病了一场。闹不准还活不过当今去。

    要太子没了,这里头的从龙之功,又有多少人能不心动?

    然而太子却没放在心上,散了朝就带着人往宫外去了。

    皇帝下朝,得知太子出了宫,气得又砸了了一套茶杯,吓得跟着皇帝多年的老太监也有些战战兢兢。

    砸了茶杯的皇帝坐了下来,冷静了一番,又觉得太子去寻萧安也算是好事。

    本就是那两孩子耍花腔,要萧安继续上朝,这事儿也就过了,虽那御史背后定然有人怂恿,且其动机险恶,但太子打萧安这事儿被扯了出来,也不能假装没发生过。

    太子总得拿出个态度来,免得再招人非议。

    景王妃听说御史一家被流放,也只不过淡然一笑。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蠢货,当然能做到御史,少不得也是二甲出身,说是蠢还不如说是贪。人一贪心,就是再聪明的人,那也会做下蠢事。

    太子身体再不好,当初天子继位就封了太子,就已经表明了态度,除非是太子病亡了,否则太子位就换不得别人,就是太子的嫡亲弟弟都不可能。不然以为当初太子替先皇挡的那一箭是白挡的?

    如今这个时候闹争储位,以为能给后面的卖个好,那也太早了些。

    御史今日倒了霉,这件事却还不会这么快就完结。

    新帝登基因当时边关不好,也还没拿人开刀立威的,这御史背后的人,自然也得倒霉才行。

    不过此事太子为避嫌,并不打算多过问,只管出了京城,到了京郊景王府的别院里来寻萧安。

    结果萧安每日都跟着景老先生在外面野着,太子到的时候,别院里根本就没半个主子,只一群下人见来了位贵公子,不知其身份,还把人拦在了门外。

    不说王府的别院,就是一般大臣的别院,在没有主子之时,也不会轻易放人进府,以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故太子就算是一身富贵,也被景王府别院的门房给拦住了。

    要说门房不知道自己是太子,太子傻了才信,就他脚底的鞋子,他就不信这些从景王府里出来的看不懂。

    想来,必然是景王妃在其中作梗了。

    太子被关在了门外,得知萧安出门许到天黑了才会回来,便在马车里坐了许久,然后才回了宫里去。

    一进宫得知皇帝寻自己,又往皇帝那去了。

    皇帝见到太子,就道:“瞧你这模样,可是没见着萧安?”

    太子垂着头道:“是。”

    皇帝就哼了一声,萧安今日的踪迹他多少倒是知晓一点的,“她没事儿跟着姓景的到处跑,从早到晚的掐着点,可不就是在躲人。”

    躲的是谁,倒是很明显了。

    要皇帝说,人家再是拿着刀枪在边关里拼出来的元帅,那也还是个大姑娘,从小出身又好,都是被人捧着长大的,在哪都没敢有人轻视不敬过,结果被太子当着许多人的面给打了一巴掌,就是之前没在外人面前跟太子摆脸,都是他们有十多年的交情的缘故在里头。

    这会儿萧安端着,让太子多上几回门,给她做脸,让她好摆个谱回朝,也不为过。到底是姑娘家,爱面的。

    皇帝对萧安,倒是跟先皇一样,还是有纵容在那。

    太子明白皇帝的意思,应声说是。

    皇帝才说到今日朝廷之事,“你与萧安也算自幼相识,感情深厚。之前纵然有些矛盾,这上牙还有磕到下牙的时候,说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可如今有御史寻着这机会闹出来,你心里可是有数?”

    萧安跟太子之间的亲近,从边关回京上朝后,两人公然的在朝堂上应和,谁有看不明白的。

    说打那一巴掌是太子不占理,皇帝也知晓许会被礼部或者御史们参一参,但最严重一句不够稳重就是极致。

    哪能料得,有人会拿储位说话,这里面必有名堂。

    但这话,太子也不好直说,只得道:“是阿吴之前过于鲁莽,如今还是先请萧安回朝为好。”

    至于那御史后面有什么样的名堂,那也得先把自己的名正了,后面才好继续。

    皇帝点了点头,“当年刘皇叔也能三顾茅庐,你有不对在先,她乃是元帅,你多上门几回也是没错的。”

    当然,换别家的被太子这么打了一巴掌,皇帝赏赐一些东西下去就算了,要自己不滚来上朝就是对皇家有不满,哪还可能让太子亲自上门请人入朝的。

    也只有萧安了,明明就是两个小鬼之间的破事儿,还闹到御史出面的地步,皇帝心里也是真心觉得两个都是不成器的。

    三顾茅庐这个典故,萧安以前倒是跟太子嘀咕过,说是那刘皇叔最多是去装个样子,想让人家觉得他礼贤下士,给自己刷声望,又看中人家岳父名声甚的。

    也不知道在哪听的说书人胡扯,太子想到这,倒是笑了,回东宫的一路上都十分轻快。

    等回了东宫再想今日御史之事,太子就寻了茹姑来问那御史相关之事。

    东宫是太子的地盘,又在皇城里,太子在朝廷上被参的事情,一散朝就传到东宫上下了。

    东宫都知道了,茹姑自然也知晓得更仔细一些,连那御史全家被流放,估摸会带几家人口都能算出来。

    太子寻茹姑来问,茹姑虽是暗地里也不满太子对萧安那一巴掌,但她想得就要多一些。

    先帝还在之时,萧安母女三人没选景王选的就是当今,如今萧安又与太子关系亲厚,其实是早就做了选择。

    只要太子日后不将事做绝,双方之间的无形盟约就不会断,萧安也真不可能说为了这点小事就跟太子翻脸了。

    这要翻脸了,就必须得再选人,又不知是多少年的筹谋,否则太子登高那一日,还不得倒霉在哪去。

    所以茹姑也倒不担心萧安会跟太子翻脸,太子寻她来问那御史的家事,就说得极为仔细。

    到第二日,皇帝突然发难,借故贬了一个官员的官儿,连降了两级,虽是依旧留京,然而再要爬起来就不知晓还有没有那一日了。

    太子知晓,被贬官的这位,家里跟那御史的夫人有亲,虽是隔得远了,但在京城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有往来。

    茹姑脑子里,装的就是这些人谱,昨日替太子将那御史在京城里的师座、同门、亲戚,全部摆出来梳理一回。

    到今日,太子就知晓,此事皇帝许是查到或者怀疑与这人有关。

    因头一日有御史闹废太子之事,皇帝今日还有怒气,明显迁怒相干人等,在没有闹出人命,也没说革职查办,全家流放甚的,朝臣们倒也没有反对的。

    帝王,天下之主,总是有些特权的,何况那家也是自己倒霉,谁让有那么个糟心的亲戚呢。

    也少不得有人觉得,那御史简直就是活该,好好的朝不上,日子不过,非得没事儿找事儿。就是参人,自己也得把握好分寸,朝着皇帝与太子去的,好歹也得注意点言辞适合与否,哪能张口就乱来。

    散朝后,臣子们少不得又交头接耳,觉得这一位就是与御史有亲缘,那也远了去了,今日竟被陛下寻个由头就贬了两级,是否里面还有别的内情。就太子被参那事儿,那御史以往看着也不是糊涂的啊。

    太子继续回东宫换了常服,往京郊的景王府别院去。

    今日萧安依旧不在,太子倒也不急,继续坐在马车里等,坐不耐烦了,就下马车来走一走。

    等着天色不早了,怕皇宫大门关了不方面进出,才带着浩浩荡荡的人回宫去。

    三顾茅庐,明天也还得再来一回才行。

    不过萧安要还是不搭理自己该怎生是好?太子想到这,都有些愁了。

    萧安还不知道太子来寻过自己的事,她住在景王府的别院,带来的人都每天跟着她出门长见识去了,守着别院的,都是景王妃的人,自然唯景王妃令为尊。

    至于太子被参的事情,就更不知晓了。

    纵是她在京郊离京城不远,可京郊住的也多是老百姓,寻常也没哪家官宦家眷在这个时节住在京郊来,因此这事儿少不得要被延迟几日才传得到。

    而京郊的老百姓对此也不会有多关心,还不如多念叨今年秋收能有多少,够不够吃到明年夏的。

    到第三日,其实朝廷都知晓太子去过景王府别院两回了,第三回去也没觉得奇怪。

    虽然御史是被收拾了,但掀起来的事情总还是要解决,两人和好如初,萧安继续上朝才是事情的落幕。

    群臣们也知道此事也就这样了,再有想萧安不回来的,那也得等下个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