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祯娘传 >

第224章

祯娘传-第224章

小说: 祯娘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果然是极有道理的,要知道如今官员上任,不带家眷的好多呢!一个家里有长辈的,须留下正妻代替自己侍奉双亲。另一种则是说不准能不能在任上站稳脚跟,打算一切安定了再接家眷过去。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不爱家人管束。于是说一两样理由,就把老妻幼子留在老家,自己上任做老爷去了。然后外头有贴心人如何如何,再没得人来管束。
  周世泽此去要去到吕宋,那边气候湿热,外来人难以适应这是谁都知道。且刚刚经历了许多战事,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谁也不敢打保票。把家眷留在大明,按理来说可以说是有理有据了!
  但是两人竟没有这样,就可见以往传说的夫妻亲密,伉俪情深,果然不是装出来的虚假,而是真正有这件事的——要说这种事还是女人家最为关注,男人家就从来看不到这些细处。
  旁边还有个海商人家的陆太太,拿了帕子捂住嘴笑道:“也不只是这样,我是看我们周奶奶图谋的远大呢!因此想的也和一般人不同。一般妇道人家,听说要去吕宋,忧心也忧心死了。只是周奶奶不同,她想到的只怕不是那些难处,而是往吕宋去的好处!”
  此话一出,在场五六个妇人都愣住了——去吕宋那等地方难道还能有什么好儿?不得不说这是人以群分了。方家二太太自己是个没得大见识的,因此平常的相交的一班太太奶奶也不算有高瞻远瞩的。
  这陆太太说的,她们竟然是之前全没想到的。只是既然提了出来,要是不傻,想想也就知道了。话说吕宋有什么好?不提的时候懒得想,提起来了一想就知道,只因为实在太明显了。
  吕宋好的,无非是两样。一样是那边的‘宝货’!黄金和铜料,另外还说有宝石之类,这几样东西可不是要让人打破头!而周世泽在那边是大权在握,就算不能恣意妄为,但哪有厨子不偷吃的,就算有一些连带的好处,那就受用不尽了!
  譬如说到时候,听任吕宋自己决定该发往和人的那部分货物,同样都是发货,给谁不是给,那就再周世泽的一念之间了。凭借掌握南洋这一片的大量黄金交易和铜料交易决定权,那就是数之不尽的钱财了。当然,前提是要运作的好。
  另外一样就是地利。可以想见的,既然吕宋成了大明的地界,那么以后在南洋一带的航线,哪一个不会在这里停留?买卖货物、靠岸补给,事情也不少了。然而整个吕宋都由周世泽说了算,家里有这边航线生意的人家,还不赶紧求到到门上去了!
  有的时候一个大权在握的官员就能够支撑起一个有势力的大家族,不为别的,正是权力。他们有权力决定很多事情,所以多得是机会凭借这些决定大发其财,或者和别人‘交易’——这就是人情了!然后你方便我我方便你,整个家族就因为这些人情,渐渐都提拔起来了。
  而周世泽当了吕宋总督,这个官对他自己的仕途到底有什么好处且不好说。但是对于祯娘的生意,说不定比他做了正一品的都督还要来的有效验。不说别的,就说那些任凭周世泽权力施为的事情,祯娘倒不见得要做什么不厚道的,只名堂正道地就足够她把整个东南海商的弦紧上一紧了。
  因此虽有惊异的,也有见识高的一下就看出门道来了。且心里思量:周家奶奶这就要随着夫婿去往吕宋,本来就该好好送一送的!更何况今后人家周大人是身居要职,东南多少人家赶着要奉承呢!何不如今且先厚厚送一份礼?
  因此就不约而同地打听周家什么时候下帖子,也好齐齐去到周家说话——这也是应有之义,又不是那些讲究洒脱不恋栈的隐士高人,为了全了礼仪,在离开泉州之前,也该和泉州这边有过相交的人家说一声。
  又因为周世泽身居高位,祯娘生意遍及东南,这甚至不能只是下个帖子说一声,到时候再城门略送一送?——就算是为了别人方便,也要办个酒席,好把人都凑集起来。不然到时候,有的礼仪没尽到,还要烦恼别人,也是没意思。
  于是祯娘早早准备了起来,让几个帮衬的师爷,用上上的大红柬纸并苏州花笺写了上百个请帖儿,最后再用另一封大红纸封套。只在请帖儿上写明白了三日之后周府请开宴会,为的是这几年多谢诸位亲朋近邻的周到。如今要离了泉州,也好说一声,道个别话!
  因有这一桩事,这几日周府上上下下都是忙的脚跟打后脑勺一般。有那些安排厨房的,事情最重,自然不消说。有那些打理当日茶水的,也是早早就分派了下去,这一日还再三教训。至于当日迎来送往侍奉客人、管理器具收拣餐后、叫唱来客记录礼品等等,也是不一而足。
  再等到三日之后,果然是个热闹非凡!不知道的泉州百姓还道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自从早上起,满泉州的贵人都好像是朝一处跑,因为去的方向相同,各家大大的排场竟把泉州新修的宽敞地不得了的大路堵了起来,这也是新闻了!
  只因这些排场实在大!凡是男子,大都有功名在身,有的是正当着官,有的是家里有钱,给买了一个虚衔——这也是有钱人家的风俗了。自古有钱了就免不了和贵人家里交往,若是座中只有自家一个平头百姓,那有多少礼节?竟是数不过来了!既然是那样磨人,倒不如给买个好名头,有面子,也得用。
  于是只见个个都是骑着大白马,头戴乌纱,身穿各自品级对应的补子,腰间不是金带、玉带,就是犀角带,粉底皂靴,有排军喝道,张打着大黑扇,前呼后拥,都至少有十数人跟随。但凡是街面上一个男子看了,都免不了咬着手指头发痴一遍,想着那若是自己就该多好!
  至于太太奶奶小姐们,讲究则更多了。都是乘坐了香车大轿,旁边有奶娘嬷嬷小丫头陪伴服侍,下面前后则都是家人护卫。等到最前和最后,甚至有小厮手持藤棒呼道,让闲杂人等不能随意靠近。
  “听说这都是送那边周府上的老爷去到吕宋那边做总督去的!只是稀奇了,人都说人走茶凉,吕宋是什么地方,就如同古时候的岭南一般。按说世人谁不在这上头眼明心亮,怎的这一回却是这样。”
  旁边有个年高一些的,有心卖弄,便捻了几下胡子道:“这就是你们小人家了,见识有限。哪里知道那吕宋虽然是化外之地,却着实得天独厚——你当朝廷不会算账?如今收拢了吕宋,那都不是儿戏,治理起来该花多少银子?根本没得数!就这样却还是铁了心要做成这样,为的不就是这里有那金矿、铜矿等!真个开采起来,好大一注财货!”
  近些有个清客打扮的中年男子听了就笑道:“老丈这话说的极是了。我瞧着虽然吕宋那边难挨,可真是一个好位置,如今各海商人家才是巴结地最露骨的。我岳父家是个做古玩生意的,只说这三日古玩市面都浮了两成,就是因为好多人家满泉州地寻摸好东西。”
  按说各家好东西也不少了,哪里用得着临时找门路采买!再有一句实在话,临时找哪里有什么好东西!要知道,这世上的好东西其实大都在那些积累了上百年的人家那里积存收拢着。除非是遇到抄家这样的事儿,不然市面上难得有好东西,纵使有也是一两件零散,绝没有大宗的。
  这里头却有一个缘故,这些海商若是本身绵延了两代以上了,自然不必发愁,多少积攒了一些好东西。但若是新发迹的就要抓头发了——海商是近几年最俏的行当,入这门的多,新起来的也多。那些新荣之家,或者钱财也不少了,却没得机缘收来一些好东西。这着急起来找东西,可不是病急乱投医了!
  而如今,不管这些客人备下的是什么好礼物,都通通进了祯娘的院子。当日待客忙乱,周府上下都忙的人仰马翻,暂且不说。只等到第二日,便有红豆取了门房那边记下的礼单,再拿了钥匙,把暂时存放着礼品的厢房打开,让婆子们一件一件搬出来,也好正经造册登记。这是对东西心中有数,也是对人情心中有数。
  “嗳!可不得了,真是好东西啊!”婆子们和丫头们一件件查看礼品,后头散了还依旧是赞不绝口。这并不是他们眼皮子浅,没见过好东西。话说常年在周家正院里走动,什么好东西都见识过了,怎么可能是那等见识少的!
  他们这样赞叹,也只不过是因为那些送来的礼品真的是一样赛一样的珍贵。特别是方家等几家有数的大海商,送来的几件‘区区薄礼’,那可真是堪称稀世珍宝!祯娘自己手上这样的都不多。这也看出来了,这些人还真是下了血本。
  顾周氏见了还问道:“这样的东西不是等闲能收的,收下了将来有什么说头?你可与女婿商量过?若是有个说法或者忌讳,也该着意着一些罢。退回去那是打脸,不体面的很,不如库房里寻几样差不多的当做回礼。”
  一面说着她一面让自己的执事大丫头去寻自己的库房册子,打算看看有什么能顶上的东西——至于说是祯娘的东西,还是自己的东西,这又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在祯娘已经有了洪钧和洪钥的情形下,是周家的还是顾家的,这都没甚分别了。
  祯娘却是老神在在一样,让丫头把新造的礼品册子给收起来道:“母亲就十二万分放心就是了,他的事情他自己只有一本他自己的分寸,至于别的倒是几位师爷帮忙的多了。这边的东西要是不能要,他早就会与我说干脆不办这等宴席了!”
  “更何况。。。”祯娘冷笑了一下道:“这又算什么?只怕连这些‘区区薄礼’都不收,人家就该方寸大乱了来着。”
  祯娘不愿意在说这些官场和商场上的机锋,早些年她还会为自己占上风而略微自喜。而这些年越发觉得没趣味,左右不过是一些人劳神劳心勾心斗角而已,弄的久了,人都喘不过气来。
  于是转而道:“这些都不用娘担心了,我早就料理纯熟了,如今这样也有道理。倒是之前打点世泽和我出行吕宋的行李,忙乱了好些日子了,却又因为这饯别宴耽搁了,直到今日竟还没有个样子。偏偏这几日还有各种打算,我是不得空了,还要娘帮一帮我。”
  祯娘说的是请顾周氏帮忙的话,顾周氏果然立刻被勾开了——这有些年纪的人最怕自己没用,凡是儿女有事求来,反而格外高兴。因此抖擞起精神来道:“这件事确实不能马虎了!原都说了,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何况你们要去吕宋那等地方,准备不充足,到时候轻易无法可想!”
  说到这里顾周氏又有些愁苦起来:“你来泉州才几年,好歹我们母女两个又团圆了。如今你又要去吕宋,谁家姑爷似我家这个一般,一个地方呆不住——倒不是埋怨姑爷,好男儿都有自己的志向,我只担忧你,听说吕宋那边又是那个样子!唉!”
  因为吕宋那边实在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道听途说的到底不如眼见为实。祯娘轻易不敢在这上头冒险,因此把母亲连同洪钥、洪钧两个都留在了泉州。等到在吕宋那边安定下来,不用老人孩子身体有意外的可能,再接人过来。
  也正是因为不能一同跟着去到吕宋,顾周氏才有这样的担忧,毕竟不在眼前,那只有更加担心的。但是她又不能强跟着去——她身上还压着另一副担子,洪钥和洪钧两个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