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祯娘传 >

第215章

祯娘传-第215章

小说: 祯娘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运是,外国火炮的精准都有限,想要打中什么的,还是要看运气。
  更何况还是这种港口的大炮,港口的大炮越是大的就越难以命中,至于小的,打中了对于大船又不算什么,可以说是左右为难——当然,不会有人觉得能够港口的炮台保证港口不失,港口沿线都是布置了战船的。
  在港口炮台的掩护下,好几艘西班牙战船稳扎稳打往大明水师这边逼近。周世泽是这一路水师的主官,在水师主船上发号施令,然后就有旗兵把他的命令分散到周围战船。
  周世泽是早对这种情形有预料的,所以下令相当果断——一开始冒险是当然的,一直远离港口安全是安全,却不会有什么用,最终还是要真刀真枪说话。这种时候怕的是运气不好,冒险上前,要是上天偏偏保佑,港口炮愣是打中几艘船,那就是万事休了!
  就这样,顶着密集炮火,周世泽这边就渐渐逼近西班牙战船。近到一定的地步,港口炮就不敢轻易发动了——这么近的距离,误伤实在太寻常。这时候真正有杀伤力的是船上的炮,两边对攻。
  周世泽观摩着全局,指挥各路船只配合完成夹击。又为了防止对方的自杀性冲击,十分小心,算得上是凭借己方船多、船好、炮好,欺负人家罢。不过战争不就是这样一回事,凭借更多的士兵,更好的武器,更好的条件,理所当然胜过更弱的那一个。至于以弱胜强,奇胜之类,总归是少数。至于欺负,打仗的事儿,能说欺负吗?
  当西班牙战船终于支撑不住这种‘欺负’之后,也只能选择退守——就像当年的吕宋对他们一样。不同的是吕宋作为真正的本土土著,有退守的基础,甚至全民皆兵,与外来的打游击都可以。
  而他们呢,人少打不起游击不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吕宋可以进入湿热的丛林,并不害怕。但是他们不行,一但进入丛林,无处不在的危险随时都能要他们的命。这其中还要包括那些已经被他们当作猪意义奴役的吕宋人,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些人仇恨他们,这短短几十年还不够彻底驯服这里。
  所以他们的退守和当年吕宋的退守还是不一样,他们只能选择有条件的退守,最多就是坚持到城市为止。至于再坚持不下去,那也就只能是举白旗投降,他们来到吕宋是为了得到钱,也是为了荣光,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还能活着回到祖国。
  最激烈的战斗就要打响,大明水师这边开始准备登陆战。而西班牙这边则是选择了驱赶吕宋土著做先头炮灰,或者其中还有另一种考量。毕竟在这些外国人眼里,大明人是非常讲究‘慈悲’‘同情’的,这么多无辜人,即使只是让他们迟疑一秒,那也对他们很有作用。
  “大人!大人!我是汉人!”忽然在一群被驱赶的吕宋人中间传来凄厉的叫喊,有听到的人,但却没有停下来的人。在战场上他们已经被训练出来了,这时候他们只会执行主官传下来的命令。
  也有人没那么坚定,又离得近的,能够看得出来,那似乎是一个吕宋和汉人的混血。然而这一眼也就是全部了,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迟疑。他们都记得,这是在战场,谁被牵绊住一息功夫,就失一分胜算。在还没有确定胜利之前的同情,是对自己及同袍的祸患。
  这些炮灰阻挡的作用并不明显,毕竟他们就是一群没有受过训练的奴隶,人再多也没有用。何况他们还没有战意——他们浑浑噩噩地活着,这时候也只想着逃生。有一些保持了思想的,想的也不会是如何阻挡明军,而是逃跑和报复西夷人。
  炮灰这一部几乎是没费什么功夫就被解决了,在西班牙人这边,接下来就是最艰难的时刻了。真刀真枪的战斗发生,人多对付自己人少,没有人觉得自己能赢。面对这样的大明军队,有人内心还在疑惑,为什么和上次进攻的明军完全不一样。
  那个时候的士兵怯懦瘦弱,一但先发出攻击,他们就慌了手脚。而一旦有一个小角溃败,接下来就是整条线的溃败,到最后则会变成整个军队的崩溃。当时的西班牙军队正是因为对阵这样的对手,才能在人数悬殊的情况下获得胜利。但是,这一次全然不同了。
  正在吕宋一带两军交战正艰难时,泉州却依旧风平浪静——当然,这种风平浪静只是表面的,各家凡是有男丁在船上的不用说。就是没有的,也都是在债券上投了钱的,那也该关心关心自己的银子。另外,还有一种最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明对外用兵,爱国之心拳拳,关心的不得了。
  这样时候,祯娘本打算学在九边的时候,闭门谢客。和那时候一样,她没有任何心思理事。只要想到周世泽在战场上,而刀剑无眼火炮厉害,祯娘就心乱如麻,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想别的。
  然而她到底没有躲成,玉淳给她下了帖子。别的人的帖子祯娘可以不接,玉淳的帖子祯娘一般是要给面子的。何况这次请各位过来,是让水师衙门的女眷彼此说说话,解一解心中的担忧。
  这种事本来是知府夫人主持的,只可惜这几日知府夫人招了风,在床上起不来。按照顺序,这就落到了通知夫人肩膀上。祯娘忖度各家心思,也该心烦这种事情——本来就忧虑了,还安排这种戳人家心的邀请!
  这就越发要去了,若是祯娘这个打头的拒了,往下数再拒几个,只怕去的人就是小猫两三只了。而在知府夫人之后背起担子的玉淳,不管她出身多高贵,都是要被满泉州晓得的妇人笑一遍。至于自己这个头一个拒绝的还和玉淳是闺中密友,不知道为了这个能编排出什么来。
  于是等到这一日,祯娘便打扮地清清淡淡,不功不过地出门。等到了同知官宅,立刻就被玉淳派来的贴身丫头接住,给引到里头去了。大约与众位夫人彼此见了见礼,然后就后头去了。
  玉淳则是在外招呼应酬了一番才进到后头,还没坐下便与祯娘抱怨道:“也不知道我们这位知府夫人哪里来的那许多主意,昨日办赏梅,后日办诗会的。平常玩一玩也就罢了,也不想想如今是什么光景,有哪个有心思多说什么,心忒大了!”
  说完才坐下,却不等丫头奉上香茶便接着抱怨道:“若是他自己办了我也就不说什么,好歹我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我有什么的,最多就是同去陪着,点个卯罢了。偏生她这一病,就落在我头上了,冤屈不冤屈!还好你还来了,不然大家都跟着不来,我不是要被笑死。”
  “我们这位知府夫人,也就是这种时候格外喜欢出位了。”旁边还有另外一位郑夫人,她也是和玉淳交好,同时和祯娘关系也算近。若不是这样,她这会儿也不会被引进到这里面说话。毕竟这会子大家都各自和相熟的坐着,没有人会没眼色随便坐到别人处。
  不过说知府夫人这个毛病也不是第一回了,大家说一说再没得话。玉淳就转而道:“按照时间算,这时候应该早就到了吕宋了。说起来一共有三万水师,加上临时用木船运输物资的民夫,只怕有三万五千上下,没道理输给那些西夷人罢!”
  郑夫人闲闲道:“这种事哪里从人数看得出来,两三年前同样是对吕宋用兵。人比现在还多。对外号称水师五万,随从的南洋人水兵三万,再加上民夫等,十万是没得折扣的。结果如何?到最后还不是输了。不过这一回我倒是觉得会赢,不是因为人多人少,而是送人出征的时候,军中那一股子不同的精气神。”
  说到最后她也渐渐严肃起来,祯娘和玉淳都点头。这是什么意思?祯娘倒是听说过呢,当初的一些闹剧——总之都是从周世泽那里听来的,笑话一般。当时是出兵吕宋,别的不说,送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担忧。
  就连军士们也没有个军士样子,出行前一夜到底多松散就不说了,到了走的时候竟然还有人误了时辰。饶是这样大家也是极自信的,没有人觉得□□水师会败。之前种种对外作战说明了所有,只是他们没有想过那些与他们这个从没作战过的水师并没有关系。
  那时候都是各种嘻笑,舞龙舞狮送行,晚上有烟火。好像胜利已经是囊中之物,只等到时候到了,水师从吕宋回来,就一切成了!然而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那才真是笑话一般。
  而郑夫人所说的精气神,确实一点不错。可以说周世泽这几年对福建水师的□□最重要的也就是这一点精气神作用而已,至于强健体魄,加强武器这些都要靠后。没有这一点精气神,体魄再强健只是纸糊的,武器再强悍,反而是个大疙瘩。
  如今大家出征的时候,不管百姓如何热烈,至少都严肃着神色。原先大家根本不知道是去做什么,如今同样是被告知去打吕宋西夷,却心里有底——并不会因为知道这是一件危险的事而怯懦退缩,反而更加镇定稳重了。这就是精气神的作用。
  三人又猜测了许多现在吕宋如何,郑夫人最后道:“总之希望是一切顺利,我家男子汉如今在吕宋,我记得我是与他求了平安符点了长明灯,只求有用罢——另外我还买了债券,我可不像周奶奶,输输赢赢的就当是打马吊一样。”
  确实,钱多到了一个地步,买债券和打马吊玩又能有什么区别,也就是数字的区别了。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买债券对如今的祯娘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这一回的水师债券,祯娘要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立场,买不买的就是一样。
  当时发卖债券,提前商量好各家份额,无数个人都与祯娘打听道:“周奶奶,你是我们中消息最灵通的,该知道不少罢!你知不知我们福建到底有多少份额,又是如何分的。”
  其实她们还有一个最想问的,那就是祯娘占了多少福建的份额走——按照祯娘在福建的位置,刮走一大半大家又能怎么样?甚至做好了她吃肉,所有人喝汤的准备。然而实情是祯娘真的对这个已经没什么兴趣了,反而是对将债券分割权力当作一种筹码,获得别的更加有兴趣。
  所以当她把这个意思放出去的时候,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这时候才真能看出这些平常尊贵的太太奶奶有多会体贴人,前些日子祯娘还感叹过广州的伍太太和潮州的郭太太多会体贴人,现在就能看出泉州的太太奶奶们都是一样一样的。
  玉淳听到这点,点了一杯茶与郑夫人,笑着道:“偏你是这样,明明手头也不充裕,又要把钱放在债券上。中间要是有一个万一,全亏在里面怎么说?人家大商人亏一回,下一回还能接着投钱,只要有一回赚了就都赚回来了。”
  郑夫人撇撇嘴,道:“听听,好奇怪的话语。什么叫‘明明手头也不充裕’,就是因为手头不充裕才要把钱放在债券上——其实也不只是债券,就是赚钱的就好。然而看这么多的‘生意’,哪一门都有风险,债券已经算保险的了,不然也没有这样多的人趋之若鹜。”
  说完这些她似乎还觉得意犹未尽,又道:“你到底是公府里出身的小姐,嫁人也一定是嫁妆丰厚,而到了夫家也是上下不敢啰嗦。我不过是个穷散官家的丫头,嫁家里汉子都是高攀,可没少给我眼色。如今我家里,人人都是一颗体面心两只富贵心,没得钱就连下人都看不起,我能如何。”
  说到这里她又叹了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