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227章

乘鸾-第227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声中,马蹄声越来越近,又有一拨人马靠近。
  黑袍不屑道:“你们人再多又怎样?我早已在外面备好后手,便是杀了我,也不能改变你们的处境。杨三一死,你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是吗?”随着马蹄声,一个他没想过的声音响起,“林先生,你说谁无路可走啊?”
  黑袍一怔,转头看去。
  一只只火把将山路照得亮如白昼,骑着望云骓的杨殊出现在他的视野里,笑吟吟地冲他点点头:“原来你是柳阳郡王的人,这么说,是晋王留下的人手了?难怪将青云社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
  黑袍差点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他吃惊地看着杨殊:“你、你怎么还活着?”
  “我为什么不会活着?”杨殊懒洋洋道,“你以为你那三脚猫的演技,真能骗过本公子吗?本公子见过的骗子比你厉害多了,你算什么?”
  对,那个骗子姓明名微,一本正经坑人无数,天天跟这种资深骗子混在一起,还会被他这种层次给骗倒?
  “姓林的!”宗锐大声喝道,“现在你的计划破产了,杨三公子活得好好的,你还有什么招?”
  黑袍面色阴沉,看着他们。
  计划出现这样的错漏,这回他算是血本无归了。
  只要杨殊没死,他在外面的安排就全废了。
  可是,怎么会这样呢?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这不可能,我哪里有漏洞?”黑袍到现在,还不相信自己的演技出了问题。
  杨殊道:“要说漏洞,还真没多大。只是我这人,向来不相信自己有太好的运气。所以,就多留了一个心眼,跟宗大将军接触了一下而已。”
  黑袍莫名其妙:“你什么时候接触他们了?”他明明看得很紧。
  杨殊笑眯眯:“你还漏了一个人。”
  黑袍顺着声音看去,就见队伍后面,一匹白马上,坐着个披着斗篷的女子。
  周围都是盔明甲亮的军士,她夹在中间,格外醒目。
  她转过来,对黑袍一笑:“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第407章 提醒
  “这不可能!”黑袍到现在还不愿意相信自己一番谋划成空。
  明明这一切都很顺利,先是拿证物胁迫宗家,将杨三骗到白门峡来,让他们以为自己是思怀太子早年遗留的人手,为了寻找小主人,才做这番安排。
  而后接触杨三,诱骗他相信自己的来意,叫他趁着夜色走入陷阱,让一路跟随埋伏的人手将他击杀。
  他知道宗家并没有全心信任自己,甚至宗叙亲自跟在身后护送。
  但那又怎么样?一则夜色昏沉,二则杨三对自己没有防备,只要够快,就能得手。
  计划顺利极了,万箭齐发,杨三怎么可能活下来?
  “你不是被绊住了吗?”黑袍吃惊地看着明微。
  “林先生,你到底是多想不起她?”杨殊嘲笑地看着他,“连苏图千里追杀,都没留住的人,凭那三个,也想留住?”
  黑袍牙齿咬得格格作响。他知道明微不好对付,才特意先将她调离。玄衣人是他手下最得力的死士,武功算不得绝顶,却十分机灵,哪想到……
  宗叙沉声道:“林先生,我本想和和气气解决这件事,哪想到你们竟然如此包藏祸心。既然如此,怪不得本帅辣手无情了!拿下他!”
  他的亲卫们大喝一声,齐齐上前。
  黑袍冷哼一声:“就凭他们,也想留下我?”
  他纵身而起,身影飘忽,眼看就要遁去。
  “放箭!”
  宗家亲卫搭弓,然而竟被他袖摆一一拂落。
  黑袍嗤笑一声。
  此番事败,那些手下大概是保不住了。但他自己,想逃出去却是不难……
  才想到这个难字,就听耳边“铮”的一声,琴弦响动,心神剧震。
  “铮!铮!铮!”琴声得了便宜更要追击,又是数声,引得他脉息大乱。
  黑袍想要将它压下,却发现自己内力在经脉乱窜,根本压不住。
  “放箭!”
  又是一声喝令,他此番腾挪,已不如先前灵巧,有两支箭破空而来,一支射中他的肩胛,一支射中他的大腿。
  “铮!”这一道琴声,成了他的催命符,黑袍再支撑不住,跌落下来。
  宗叙亲卫一拥而上。
  宗锐放下弓,看到另一边的杨殊同时收弓,由衷道:“杨三公子好箭法。”
  杨殊瞟了他一眼:“我射中了,你也射中了,你夸我是不是在夸你自己啊?”
  “……”宗锐哽了一下,想打死他!
  这样的开头,不应该是惺惺相惜吗?没见过这么不会聊天的人!
  黑袍被捆得结结实实,押到近前来。
  宗叙拱了拱手,客气地问:“三公子,此人当如何处置?”
  杨殊道:“这是你们宗家的地盘,他算计的也是你们宗家,你们说了算。”
  宗叙点点头,挥手让亲卫将他押下去。
  黑袍呕出一口血来,却仰天大笑,恨恨地盯着他们:“你们以为自己过了这一关?当今这位,别的本事没有,疑心倒是十成十的帝王作派,等杨三的身世传扬出去,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宗叙面色一沉,喝道:“堵了他的嘴,拖下去!”
  “是!”
  黑袍押下去了。
  所谓演武争胜,到了现在,已经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
  宗叙道:“三公子,今天叫你受惊了,还请到营帐暂时歇息一晚,明日再行回府。”
  说着,他便要喝令亲卫。
  “慢!”
  宗叙诧异:“三公子还有事?”
  杨殊笑道:“他们的事解决了,我们的事还没解决呢!”
  宗叙拧起眉:“何事?”
  “那姓林的说的没错,若是我的身世传扬出去,再放出一些流言,哪怕你们找回证物,这一关恐怕也不容易过。毕竟如今北胡安定,最近几年不可能大兴兵事,你们宗家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宗叙深深看着眼前的杨殊。
  他在宗锐面前胡言乱语,一派纨绔作风。在自己面前还算得体,但也没显得多有本事。可他说这番话时,神情沉着,眼神平静,却是成竹在胸的模样。
  宗叙沉声问道:“三公子意欲何为?”
  “只是想提醒宗大将军而已。”杨殊含笑,“我虽不知你们宗家与先祖有什么渊源,但也知道,我活着定然会威胁到你们这些人。现在,我人在这里,身边不过几十名亲卫,而你宗大将军,手握几十万雄兵,只要你一声令下,我就会尸骨无存。到时候,你什么威胁都没了。”
  宗叙慢慢说道:“那些贼人,想要算计的就是让你死在这里,现下他们的计划已经失败,本帅还亲自杀了三公子,岂不是自己跳进这个陷阱?”
  杨殊哈哈一笑:“那姓林的自以为聪明,却忘了宗将军还有一个破釜沉舟的选择。”
  他收了笑,沉下声音:“那就是杀了我,拿我的头颅,亲自进京向他赔罪!他多疑不假,却又自命仁慈,只要你们主动认罪,便可置之死地而后生!甚至,叫他以为握住了你们的错处,成为他真正的心腹!到那时,宗家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看似风光无比,却又举步维艰。”
  说完这番话,杨殊展颜一笑:“如何,宗大将军只要按我这个法子去做,就一点后患也没有了。”
  宗叙脸上却没有半点笑,只冷冷地看着他。
  宗锐则大吃一惊,脱口而出:“你疯了?给我们出这样的主意,不想要自己的命了吗?”
  杨殊只是笑,却不回答他的质问。
  片刻后,却听宗叙幽幽道:“三公子何尝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错,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本帅原就打算,如果拿不回那件证物,为了宗家,少不得要做件恶事了。现下喝破,倒叫我不好做此选择。”
  杨殊笑吟吟道:“宗将军现在做还不迟,名声什么的,哪有活着重要?您说是不是?”
  宗叙却不接这个话,继续道:“只是,三公子这样也贪心了。我宗家旗下,足有二十万兵马,镇守西北边陲,可称得上北齐第一强军。三公子仅凭这么几句话,就想叫我们投了你?”
  宗锐听得一愣,叫道:“爹,您在说什么?我们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投他?”
第408章 真假
  皇位继承,不是开玩笑的事。
  皇家血脉,绝对不允许混淆。不但出生时必须有宗人府在场,还得写入玉牒,如此才有资格。
  哪怕杨殊真是皇帝的私生子,连皇帝自己都认,那也不行。
  只要他的名字不在玉牒上,那他就不是宗室。
  而私生子记入玉牒,本身就是千难万难的事。
  何况,他还不是私生子,而是先太子遗脉,皇帝绝对不会承认他的身份。
  换句话说,杨殊想要那个位置,根本站不住脚。
  他没有正统性,没有继承权。
  想夺位,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造反。
  但是宗家会跟他造反吗?当然不会。
  他们三代镇守边陲,家中儿郎几乎没有寿终正寝的,一律战死沙场。
  这样的人家,何苦跟着没名没分的杨殊,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真的做了,几代人的鲜血染成的声望,就彻底毁了。
  宗锐实在想不通,爹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
  这是个根本不用选择的问题,杨殊连提都不用提。他哪来的底气要求宗家投他?
  宗叙叹了口气。
  他这个长子,是一员悍将,上阵杀敌,勇武过人。
  然而在政局上,缺乏了一点敏锐。
  人哪能十全十美?宗叙对长子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宗家靠的就是打仗的本事,别的他可以教。
  “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可以解决一切后患。”宗叙心平气和地说,“但如果这么做了,我们如何面对祖训?忠君卫国,保家护民,这是先祖说的。现在,明知他是先太子遗脉,并无过错,为了自家荣华,将他射杀,将来以何等面目去见先祖?又以何等面目去见太祖皇帝?为私而杀太祖血脉,非忠君。无过而诛,更谈不上护民。只要我们这么做了,宗家的信念就毁了。”
  宗锐道:“孩儿并没有想杀他,只是……”
  “可不杀他,我们还能怎么做?这等要事,我们要不要上报圣上?报了,与杀他何异?不报,岂不是跟他成了同伙?抱着同样一个秘密,还是说出去会抄家灭族的秘密,将来我们受制于他,岂不就等于投了他?”
  宗锐断然道:“爹,您何必想这么多?孩儿从来没想过杀他,但他想借此威胁我们,那也不可能。不对他动手,是忠于自己的信念。至于他要怎么做,是他的事。倘若他要用这件事威胁我们,再水来土掩就是。这次的事,也让孩儿想明白了,想隐瞒一个过错,只会叫我们越做越错。大不了,我们就去圣上面前请罪!我们不亏心,一定有人肯为我们讲道理的!”
  这番话他说得理直气壮,倒让宗叙怔了怔。
  单从政治来说,充满了想当然的天真,但其中的道理,却又叫他再三品味。
  宗家不就是因为这种耿直天真,才能立足三代不衰吗?为了让皇帝放心,他们可以自污名声,但除此之外,他们何曾用过什么政治手段?如果一心去揣摩圣意,他们还打得好仗吗?
  宗叙尚在思索,杨殊已经拍掌称赞了:“宗大公子这番话,倒叫我另眼相看。宗将军,我不能说没有一点想头,但你想得着实有点多了。本公子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也吞不下西北军。”
  宗叙拧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