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441章

大唐探幽录-第441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娘子听到这里,便也郑重其事说道:“你说的对,天官很看重阿弦,若阿弦有个万一,他一定不会放过你们。”
  “那你总算相信了女官已经无碍了么?”青年无奈地叹息了声。
  虞娘子眼神变了几变:“既然这样,你们为何不杀了我?”
  青年皱眉问道:“为什么要杀了你?”
  虞娘子道:“我只不过是个侍婢,全无用处。留着我做什么?”
  青年不答。
  虞娘子看着他的脸色,试探又道:“若你真的不杀我,那么,能不能放我回长安去?”
  “你想回长安?”青年问道。
  “是,我想去找阿弦,她一定也在担心我,”虞娘子轻声说罢,又求道:“你放我回去好不好?反正我是个无用之人,我发誓,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半点有关你们的事。”
  青年摇了摇头:“谁说你是无用之人?”
  虞娘子一怔。
  “至少对我而言,你是无可替代之人,”青年抬头看着她道:“我不会为难你,留在我身边不好么?”
  虞娘子道:“你身边有许多侍婢,又哪里缺我这一个?阿弦身边却只有我一个。”
  青年的眼睫轻轻眨了数下,他道:“但我……也只想要你一个。”
  阿弦像才从水里爬上岸的狗抖动毛一样狠狠地打了个哆嗦,自梦中醒来。
  ………
  次日,阿弦哈欠连天地起身,被管家娘子们催促着,身不由己地洗漱,狼吞虎咽吃了早饭,便带着玄影前往户部。
  车才出了怀贞坊,阿弦吩咐小厮拿了一封“信”,前去吏部交给崔侍郎,还特意叮嘱,若有人问起他是哪里的人,只说是崇仁坊袁府。


第303章 还她清白
  阿弦此举; 自是免得吏部的人听说是她派人去找崔晔; 又因而生出许多奇异的议论。
  打发小厮去后; 阿弦忽地想起武后曾跟自己说过的话,直到此刻才有些明白武后话中之意。
  当初武后特意警告她不能喜欢同朝为官的人; 阿弦却不以为意。
  在她看来; 喜欢就是喜欢,如真心喜欢一个人; 又何必掩藏。
  但当真的实践起来才发现; 当初的确还是她太过无知了。
  如果换做以前,两人之间并没什么的时候; 阿弦若要找人,直接便会奔去吏部,但是现在因多了一层关系; 只能克制避让。
  因为在旁人看来,她的前去找寻崔晔,还不知是公是私,或者公私混淆……成何体统; 没有规制。
  所以阿弦本能地也要“避嫌”,就连命小厮送信,都要冒认别人的名号。
  想想当初对于武后的话不以为然的态度,重重地叹了口气。
  ………
  且说那小厮前去吏部送信。他倒也是个机灵的人; 心想:“我们女官担心别人说闲话,所以要冒用袁少卿的名字,但是先前我也曾跟着女官露过几次脸; 那些礼部的大哥们也许都认得我了,岂不是欲盖弥彰?”
  一路走一路盘算,眼见将到吏部,忽然看见崔升打马而过,这小厮惊喜地赶上,叫道:“二爷。”
  崔升认得是跟随阿弦的人,便笑问:“你怎么在这里,女官呢?”
  小厮道:“女官让我去给天官送一封信。”
  “什么信?”崔升倒是好奇起来,“好端端地怎么写信?”
  “小的也不知道。”小厮迟疑了会儿:“对了,二爷哪里去?”
  崔升随口道:“我自然是去部里。”
  正合这小厮的意思,他聪明地说道:“去刑部要经过吏部,二爷,能不能劳烦把这封信捎带过去给天官?”
  “哟,你也知道偷懒了。”崔升笑了句,但涉及崔晔的,他自然是乐得,当即道:“拿来吧,我替你送去就是。”
  小厮十分感谢,双手呈上后,便折身返回了。
  崔升低头看了眼,见这所谓的“信”上一点字墨都没有,只是单一封信封而已,且看封口好似也没有封好。
  他诧异,疑心是不是那小厮粗手毛脚把信丢了,忙拨开封口看了眼,才看见薄薄地一张纸还在里头,隐约可见那很深的墨渍。
  崔升笑道:“这两个人在做什么,有什么话不能面对面说出口呢?非要写什么信。”
  又想:“怎么弄得这样简陋,我若给大哥送去,别当我私自偷看了他们的‘机密’,唉,早知如此不该答应那小子的。”
  因为看这信如此的“尴尬”,崔升怕假手于人反而不美,于是亲自将信送来吏部。
  公房之中,当崔晔从崔升手上接了信过来,尤其是知道是谁人相送的时候,开春料峭的寒冷跟身体上缠绵的疾痛似乎也不觉着那样难熬了。
  他反复端详这“信”,暗笑,倒像是阿弦的风格。
  还未打开细看,就见那墨渍似渗透出来,可以想象她写字的时候,定然蘸满了墨,“力透纸背”似地写成。
  忽见崔升还站在跟前儿,崔晔道:“你还不去刑部?这会儿已经晚了罢?”
  崔升见他并无任何交代,更无不悦猜疑等色,才松了口气,忙道:“哥哥没别的吩咐,就去了。”
  崔升去后,崔晔才小心翼翼打开信封,看着那一片很薄的纸,又加上浓墨荼毒,几一不留神就会被扯破。
  他带笑打开:“这样专心,又特意送来,倒不知写的什么?”
  信纸上写得极为简单的两个字。
  ——韦洛。
  崔晔面上的笑像是从乌云里泄出的阳光,在遇见这两个字的时候,疏忽间又消失于阴霾之后了。
  ………
  阿弦其实说不准,那天自己所见的到底是真还是幻觉。
  毕竟因为一时高兴吃了酒,看错了也是有的。
  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告诉崔晔一声,横竖他的心思缜密远胜于自己,他动一份心机,胜过她七手八脚地乱忙。
  武懿宗来到的时候,阿弦正在库房之中,翻找几份昔日的人口册子。
  近来开春,雍州递上来一件案子,因先前南边时疫死了许多人,百姓有些不堪为生,朝廷为解决这种局面,便暂时实行了一项关于迁徙人口的新政,准百姓们离乡谋生等。
  但因为如此,原先的田地有些被弃种的,反被他人占领,但等那原主回归之后,田地已被他人所有,偏偏又没了字据契约,双方各执一词。
  这种事一连发生了好几起,还有一次因争执的厉害竟打死了人。
  人命官司虽被地方官接手了,但因为涉及大规模的田产纠纷,此事不免便递到了户部。
  阿弦正在翻看有关昔日地方的户口跟田籍册子进行一一比对,就听身后书吏寒暄道:“郎中大人。”
  阿弦还当也是来找档册的户部官员,便未理会,直到眼前光影闪烁,抬头看时,才见是武懿宗。
  阿弦一怔,便捧着卷册略微点头道:“郎中。”
  年后,武懿宗被封为河内侯,升为户部之金部的郎中,而金部,正是户部四司中最优厚的部司。
  但阿弦乃是户部司的人,同武懿宗却只仍是点头之交。
  武懿宗笑道:“主事忙什么呢?”因相貌丑陋,他这一笑之间,更让这脸上平添了几分阴险之色。
  阿弦本想随便打个招呼就看档册,谁知见他有意攀谈,只得暂时停下手头之事,应酬道:“有几分旧档要读。您呢?”
  武懿宗道:“我没什么事,随意四处走走。你若是大忙,就不打扰了。”
  阿弦道:“倒还过得去。”
  武懿宗背着手徘徊了会儿,因他是锅背,这慢悠悠故作闲适地动作看来似那神话传说里的龟丞相,但龟丞相纵然是精灵,其样貌大概也未必如此清奇过人。
  武懿宗道:“女官可谓是令本朝文武群臣乃至百姓都刮目相看的人物,做官做的风生水起不说,为人也是如此的周全玲珑,连卢家那向来清高的眼睛生在头顶上的世族,也都抢着要收你为义女,岂不是怪哉?”
  他说到这里,又自觉失言般道:“不不,我是说,这岂不是极大的荣耀?可只有一件不大好。”
  阿弦道:“怎么?”
  武懿宗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因为这件事发生的诡异,所以那些无知百姓们暗中议论,还说什么,卢家并不是收义女,而女官本来就是卢家早先走失了的女孩儿……你说可笑不可笑?”
  阿弦笑不出来,更加做不出皮笑肉不笑这种高难表情,手紧紧地攥着册子,指骨因用力而泛白。
  武懿宗仿佛没察觉她的不快,自顾自又道:“唉,我怎么差点忘了,我其实并非来说闲话的,的确有一件事,后日,是小女的生日,你知道她是后来进长安的,女眷朋友很少,难得女官是我姑爷那边儿的……友人,若是得闲,还请女官驾临寒舍,吃一杯水酒,也算是助兴热闹了。”
  阿弦见这份邀请来的不尴不尬,正要随便扯一个借口出来拒绝,外间一名书吏匆匆来到,原来宫内来人,传阿弦即刻入宫。
  ………
  阿弦才过麟德殿,就见檐下宽阔的廊上,有道娇小曼妙的影子出现。
  “小弦子!”太平公主带着几个宫女太监,打老远就开始招呼。
  阿弦见她跑的飞快,只得也加快步子紧走几步。
  两人碰了头,太平抱着那只雪白的狮子犬,歪头笑道:“这一次是父皇传你呢,还是母后?”
  阿弦只得实话实说:“是皇后。”
  太平啧啧道:“真是奇怪,为什么父皇跟母后突然都对你好的如此?”
  阿弦笑看着她,太平毕竟年纪小,若是对她透露出那绝密,只怕她的嘴巴不会牢靠,难保传扬出去。
  太平却不等阿弦费心想搪塞的答案,便自问自答地得出一个答案:“我当然知道,是因为天官的缘故嘛。”
  “嗯?”阿弦有些意外。
  太平用一种极为聪明的口吻说道:“俗话说,母以子贵,妻以夫贵,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原来太平自以为崔晔是帝后跟前的红人,阿弦自然是因为他的缘故被“爱屋及乌”,身价倍增了。
  阿弦失笑:“公主打哪里知道的这些?”
  太平道:“书本里呀。”
  阿弦道:“也许书里是这样写的,但对我来说,才不是这样。”
  太平眨了眨眼,笑道:“我知道了,小弦子你是女官,又何必母以子贵妻以夫贵呢?如果你嫁的不是天官,而是别的什么男子,只怕他们还要以你为贵呢。所以你应该是子以母贵,夫以妻贵,是不是?”
  她乐不可支地笑了起来。
  阿弦也笑道:“这话也不对。”
  太平费解:“那是怎么样?”
  阿弦道:“这世间各人有各人的矜贵所在,不管是卑微贫贱者,还是高高在上者,何必要靠别人给予尊贵?”
  太平闻所未闻:“你这……”她瞪着圆溜溜地眼睛想了会儿,捂住嘴笑道:“这些话我可不敢跟母后说,不然她一定以为我失心疯了。”
  阿弦道:“皇后不会的,她的心胸见识非同一般,更远在你我之上。”
  太平目瞪口呆。
  廊下一名传旨太监远远跑来,行礼道:“娘娘等女官许久了。”
  “没想到你竟变得这样人人喜欢争抢似的,”太平叹了声,又道:“不过,你方才那些大道理可敢在‘心胸见识非同一般’的皇后跟前说么?”
  阿弦笑而不答,随着宦官而去,太平抱着狗站立忖度片刻,因知道武后召见臣子多半都是朝堂要事,自己不得参与,便自先回宫去了。
  含元殿内,武后寒暄:“方才太平缠住了你?”
  阿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