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师(出书版)-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奚桧灭口么?”
郑新向上恭敬道:“启禀陛下,奚桧的确是说,指使他联络小虾儿杀死三位公主的人,就是废舞阳君陆玉卿。若陆大将军是知情的,的确有可能千里追杀,为的是绝不让刑部先找到奚桧。”
皇帝冷哼一声,面色铁青:“不错。”
我凝神道:“假如大将军一心要杀死奚桧,那些家甲为何不用刀剑,而要用棍棒如此废事?若一刀毙命,或乱刀砍死,还怕武功高强的贵妃么?舍刀剑而用棍棒,于理不合。”
郑新合目思忖,微微颔首。我又道:“会不会是这样,大将军只是想用棍棒将奚桧叉架回府,却险些被他逃脱,幸而贵妃在旁,才又将他擒住?而那奚桧被追缉甚久,东躲西藏,惶惧不已,才误以为那些人是想杀他。所以慌不择路,想进城自首,这才来到了汴城外。”
皇帝和郑新相看一眼,齐声道:“原来如此。”
我又道:“大将军并非鲁莽之人。试想,假如大将军对长姐和奚桧之事并不知情,他寻到奚桧,第一件事,当是问清实情才对。再看是藏匿,杀死,还是送官。而不是糊里糊涂就将他杀死在城外。臣女以为,当是这种情形,那家奴这才舍刀剑而用棍棒。”
皇帝面色稍霁,却仍是大大不悦:“不论如何,这是钦犯。他怎能用私甲追捕!即便不是杀人灭口,也脱不了罪。”
郑新道:“大将军关心则乱,这也情有可原。”
皇帝恼怒道:“他哪里是关心他的姐姐,分明是在意妹妹的后位!自陆氏事发,朕何曾亏待了皇后?他又何须如此?”
郑新忙道:“陛下息怒。请陛下降旨,准许微臣将家奴缉捕到案,细细查问。”
我的心跳陡然快了几分,左手不觉抓紧了桌角。只听皇帝失望地叹道:“罢了,虽然陆大将军行事不当,但他既然无意杀人,且托赖贵妃之福,奚桧又已在刑部,就不必问了,刑部只专心查问奚桧即可。大将军的事,朕自有处分。”
郑新道:“是。陛下圣明。”
我五指一松,暗暗舒一口气。
奚桧颇为精明,逃逸近一年而不被发现,怎能分不清大将军府的家奴是意图谋害还是只想将他绑回府中问询?他口口声声说这人想杀他,无非是想皇帝怪责大将军与皇后。若郑新真的将那家奴传来询问对质,说不定便立时发现奚桧证词中的破绽。再者,奚桧身上严重的内伤与骨折,焉知不是周渊出手惩治的结果?这更是一个绝大的疏漏。若被察觉,即使他供出了废舞阳君陆玉卿,也少了许多信服力。
至于另一个知情之人——周渊——她当不屑现身府衙做证才对。这却要赌上一赌了。
高曜说过,皇帝自诩仁君,最痛恨旁人以为他是个昏君与暴君。虽然陆大将军并无杀死奚桧之意,但皇帝对他的不满与厌恶,却并未因此减少半分。我的目的已然达到。这也多少倚仗了皇帝对大将军的爱惜与不舍,还有——对周渊的情义。
皇帝看着我,赞许道:“今日若非朱大人察觉,朕险些冤枉了陆大将军。”
我谦逊道:“陛下谬赞,其实此事郑大人早就察觉到了。臣女班门弄斧,请大人不要见怪。”
郑新一怔:“此话怎讲?”
我娇笑道:“适才陛下问老大人,大将军是否要杀人灭口,老大人是怎样回答的?”
皇帝插口道:“郑司刑道:不敢断言……”猛然悟了过来,于是君臣三人相视,俱是大笑。只听皇帝又道:“还是说回奚桧。他究竟是怎样说的?”
郑新收敛心神,恭敬道:“回禀陛下,奚桧供述,指使他联络小虾儿,杀死三位公主的元凶,正是废舞阳君陆氏。陆氏生怕贵妃凭借恩宠与爱子终有一日登上后位,所以指使奚桧刺杀皇太子。”
皇帝皱眉道:“皇太子?”
郑新道:“是。此事说来话长,请陛下听微臣慢慢道来。”皇帝一侧头,侍立在他身边的小简立刻为郑新奉上一杯新茶。郑新谢恩,饮了一口,方缓缓道:“去年冬天,自景园落雪,金沙池结冰,那小虾儿便发现义阳公主和青阳公主常常趁午歇之时,穿成小宫女的模样,到湖上滑冰。”
我大惊,忍不住道:“大人是说,义阳公主和青阳公主常往湖上去么?”
郑新道:“不错。”
我摇头道:“义阳公主的乳母游氏、平阳公主的乳母安氏和青阳公主的乳母艾氏曾说,三位公主那一日是第一次往湖中去,不知那里有冰钓之人凿开的冰洞,所以才……”
郑新冷笑道:“正是那游氏将冰刀带入园中,她和艾氏希冀活命,所以不敢说实话。可惜她们很快便被处决,否则细问,定然能问出来。而平阳公主的确是第一次去湖上,安氏并没有说谎。正因安氏说的是实话,所以皇后娘娘与朱大人才误以为游氏和艾氏说的也是实情。”
我惭愧道:“是玉机疏忽了。”
皇帝自责道:“这事怨朕。朕当时看了朱女丞整理的卷宗,见游氏将冰刀带入园中,激愤之下,并无详查,便着急处死了那些宫人。”
郑新道:“此是枝节,陛下与朱大人都无须自责。义阳公主和青阳公主常往湖上去,本是知道那些冰洞凿在何处,向来是绕开的。且冰钓之人所凿的冰洞,其实甚小,只够将鱼从水中提上来而已,即使溜冰之人来到冰洞周围,冰也不会塌下去。”
我恍然道:“不错,臣女当时询问了那些冰钓之人,他们都说他们所凿的洞并不大。垂钓之时,便搬个小杌子坐在洞旁,从未见冰碎裂过,更别提塌下去了。臣子去冰上坍塌之处细细看过,只见一个大洞和许多浮冰,甚是不得要领,故此以为冰面坍塌只是偶然。如此看来,臣女又疏忽了。”
郑新道:“此等细节,只有问了奚桧和小虾儿本人才知。朱大人当时能查出小虾儿,已是不易。不然刑部如何顺藤摸瓜,寻到奚桧与陆氏?朱大人不必自责。冰面坍塌绝非偶然,是小虾儿趁天还没亮便将洞周的冰面割裂、敲碎、搬移,三位公主如往日般滑到附近,这才掉入水中。”
当初我命李瑞去景园捉拿小虾儿,问了他许多在水下杀人的细节,却没有问及冰面坍塌的真相。我沉吟道:“如此看来,小虾儿本来只是要杀义阳公主和青阳公主,平阳公主只是误杀……”
郑新道:“不错。平阳公主的确是误杀。那小虾儿一下水便踩着义阳公主和青阳公主往下沉,义阳公主身负武功,要溺死她倒费了些功夫。而且这小虾儿只见过平阳公主一次,认得不真切,当时还以为她只是义阳公主身边的小宫女。
“奚桧又道,当公主们身陷险境,便会有同党将皇太子引来。皇太子心痛姐妹,说不定便会去冰上搭救,到时将他拉入水中一并杀害,也只当是淹死的。谁知,皇太子不但武功高强,且精通水性,小虾儿不敢贸然下手,这才装作奋力搭救,将三位公主的遗体送出水面。不想皇太子殿下惊惧过度,发了癔症……”皇帝双目含泪,仰天而叹。郑新见状,忙住口不言,只垂头默哀。
小虾儿在水下的杀手我一清二楚,也想过他在景园中有同党,不然皇太子和高曜不可能来得如此及时。但是我从没有提及此事,更没有向高曜求证过。
皇帝呆了半晌,方道:“小虾儿的同党是谁?”
郑新道:“奚桧说,他并不知此人是谁。这个向皇太子殿下报信的人,是小虾儿自己寻到的。臣不得已用了刑,他赌咒发誓,坚称不知。”
皇帝嗯了一声,叹息道:“继续说。”
郑新道:“是。后来朱大人发现事情有异,命掖庭属捉拿小虾儿查问,又放出宫去,引主谋上钩。这奚桧就是在医馆中用砒霜毒死了小虾儿,这一小盒剩下的砒霜,微臣已在舞阳君府后花园小池水底的石缝中寻到,证物确凿,奚桧自己也供认不讳。整个案情就是如此。”
皇帝讷讷道:“奚桧有没有说,此事与皇后……”
郑新道:“回禀陛下,奚桧只说受舞阳君指示,并没有提及皇后与陆大将军。”
皇帝道:“那么郑司刑以为,皇后与大将军对此事可知情么?”
郑新看了我一眼,恭敬道:“奚桧既然没有提到此事,微臣不敢说。如此,还请陛下圣裁。”皇帝右手抚额,合目沉思。
舞阳君陆玉卿是皇后的长姐,她先行厌胜之术,后又主谋杀害皇太子和公主,只为保住妹妹的后位与恩宠。其实皇后与大将军对此事知悉与否,并不那么要紧。只要坐实了陆玉卿的罪名,皇帝对大将军的怀疑、对皇后的冷落会像往后的岁月一样无穷无尽。这就足够。
奚桧竟没有诬害皇后与大将军,证词极尽微妙。如此也好,“鼠不容穴衔窭数者也”'103',就让皇帝狐疑冷淡的目光永远投注在守坤宫,直到守坤宫变成一座彻底的冷宫。
第四十二章 不俟终日
第二日晚膳后,忽然下起了大雪,片刻之间,屋宇皆白。我散着长发,披着短袄,呆立在玉茗堂门口,看着漫天的微光发呆。缓缓走到檐下,承几点雪花在手,不过一瞬,便在手心沤成一滴清凉的水珠。水滴倾落在裸露的脚背上,不觉浑身一颤。
只听芳馨在我身后道:“姑娘刚刚沐浴过,怎能站在外面?扑了冷风,要头疼了。”说罢扶我进了西厢,铺排好靠枕锦被,准备好笔墨纸砚,服侍我安坐在榻上。她从壁架上移了一盏灯过来,微笑道:“姑娘今晚要看什么书?”
我想了想道:“漱玉斋有没有关于武功修炼的书籍?”
芳馨道:“别说漱玉斋,恐怕整个皇宫都不会有。”
我摇头道:“姑姑谬矣,周贵妃武功卓绝,她的遇乔宫应该有。昱嫔娘娘也会有一些吧。”
芳馨笑道:“也是,奴婢糊涂了。姑娘若想看,奴婢派人去往昱嫔娘娘处借两册来。”
我笑道:“不必了,这会儿天黑,雪又大。我并不急着看。”
芳馨好奇道:“姑娘怎么想起来要看武功修炼的书?姑娘从前对武术并无兴趣的。”
我笑道:“昨日我在御书房,听说周贵妃阴阳双修,能将水在掌心中凝成坚硬的冰块。所以我有些好奇罢了。”
芳馨不假思索道:“这怎么可能?只有冰雪在手心中融化成水的道理,哪有人会反过来?这不是……不是……”她迟疑片刻,压低声音道,“妖怪么?”
我斜了她一眼道:“她本不是凡人,我早就知道了。无论她做出什么事来,我都不会惊奇。”
芳馨道:“奴婢失言。只是好端端的,为何说起贵妃来?”
我叹息道:“昨日在御书房,郑司刑提到一位本领高强的美貌女侠,陛下以为是贵妃回来了。”
芳馨忙道:“真的是贵妃回来了?”
我点点头:“以奚桧口述的情形来开,极有可能是贵妃。如今汴城府尹已派人在汴城中搜寻了。不过……”我歪着头,以手支颐,随手画了几笔,“肯定是一无所获。”
芳馨凝视着我,意味深长地一笑:“姑娘看上去有些高兴,又有些不高兴。”
我用笔尖指着她笑道:“这话矛盾,若说不出所以然来,我可要罚的。”
芳馨屈一屈膝,笑道:“奴婢只能说说眼睛所见的,哪里能说出所以然来?请姑娘恕罪,奴婢再也不多口便是了。”
正自说笑,忽见小莲儿掀了帘子禀道:“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