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望子成龙-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鸶跣故车墓庵忠┫碌搅朔共酥小
于是,当她羞红着脸带到刘协身边的时候,刘协已经神志不清。消瘦的身体缓缓坐起,眼神中尽是迷离之情。
慢慢的,他发现了杨欣此刻那洁白如玉的肌肤……
两人**,刘协几乎将他几年的压抑,全部发泄到了杨欣的身体里面。然后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呼吸开始慢慢变得稀薄。
在这里其实应该感谢杨欣,因为她还算有良心,因为药下了不多。也因为这样,刘协被发现情况不妙的情况下,经过太医救治,还是活了过来,只是从此只怕是下不了床了。
此时,正是吕布开始对张鲁发起进攻的时候。
无奈下,刘协只能委任那些朝臣将日常的大事写成奏折交给内侍,由内侍送到他的床边宣读,然后他口述处理的仿佛,确认无误之后,再交给内侍用印。
至于害他成这样的杨后,要说他一点怨恨都没有那绝对是假的。可休养了两个月刚准备对杨后下手的情况下,太医告诉他,杨后怀孕了。经过诊断,有很大的几率是一个男孩!
子嗣!多么神圣的词语。对于刘协而言,他明白这个词的重要性。
比如灵帝,他一生之中并非只有刘辩和刘协两个孩子。其实在召何蜜入宫之前,他也有几个儿子,只可惜都夭折了。
刘辩出生那年,为了让神灵保佑这个好不容易才有的孩子,刘宏将他送到了道观里面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刘辩当然是健健康康的,只可惜刘辩从血统上来说,根本就不是他的儿子。
刘协呢?膝下只有一子,便是董贵妃的儿子刘冯,汉朝当朝太子。
一个继承人当然好,至少不必担心兄弟互相争斗。可问题也明显,一个就是孩子没有竞争对手,不经过内斗的磨练,在缺乏对外战争的皇宫之中,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是那些老狐狸们的对手吗?
另一个就是最要命的,就是刘冯的体质并不好,前三岁还好,如今那体弱多病的体质已经完全凸显了起来。不止是朝臣,连他也担心这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早夭了。到时候,自己这一脉就算是绝后了。
如今伏后那边传来有了子嗣,刘协最终还是无奈选择了妥协。用自己本来就活不久的小命,换来一个可能中兴大汉的天子,这个赌博他觉得划得来。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武昌七年冬。
吕布麾下果然强将如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完全占据了益州。刘璋还算识相,城破之前立即出城投降,所以刘协也没有为难他,给了他一个汉昌郡王的封号,圈养在了长安城外的行宫之中混日子去了。
拿下了益州,刘协也算是慷慨,将益州世家子弟交换了一番安排到了益州的各个地方,也算是乡人治乡政策吧?至于不少寒门或者有点c才华的,则直接征辟到了中央任职。
多亏了他们,大汉朝堂的朝堂总算没那么空虚了。三公九卿总算也完全凑齐,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大家上朝之后,面对的却是没有皇帝的大殿。
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司马懿的年轻人走了董承的路子,成功进入了朝堂之中。
当刘协听闻,这位司马懿居然以三千士卒,不仅诛杀了张贼麾下大将徐晃,还杀得来犯的魏军损失了三万多人之后,将司马懿召入了宫中,亲自和他聊了一个多时辰。
要不是最后医官说刘协必须休息了,否则聊天的时间或许会继续下去。
但从那一天开始,司马懿就得宠了。本来他是一个文官,但在刘协和吕布的协商下,将阎行调入地方担任大将,任命司马懿为司隶校尉。算是文武双方协商之后,第一次妥协的结果。
并非刘协不想给司马懿更高的职位,只是武官一方他能够争取的最高等级也就是司隶校尉了。而在武官系统里面,刚刚加入的司马懿资历太少,对大汉也没有什么功劳,所以吕布自然不能随便就任命他担任一方大将。
不过这样也就不错了,有司马懿的制肘,刘协相信就算他死了,新皇权力交替的过程应该会很顺利。那些身居高位还想更进一步的权臣们,在做事之前估计也会考虑考虑司马懿的屠刀会不会朝着他们的头上落下。
司马懿还年轻,新皇即位之后,他也不过是壮年,到时候年轻人的棱角已经完全磨砺干净,变得成熟稳重了,再派去地方担任大将,甚至作为统兵主帅对张铭发起攻击,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了却了心事的刘协,就好像某个故事里面说的,那个等一颗樱花树开花足足等了五十年的老人,结果在樱花盛开的隔天就去世的情节一样,在一个安详的清晨,刘协安详的睡了过去。
此时乃武昌八年初,即公元204年。刘协去世,享年二十三岁,谥号为‘大汉孝兴皇帝’。寓意也很简单,就是表示其在位,大汉中兴了一阵之意。
某个角度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至少避免了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事情。
就在他去世不过三个月,一个炎热的夜晚寒风突至,一个宫女的疏忽使得大汉太子刘冯着了凉开始发烧,最后医治无效,以虚岁五岁的年龄,实际年龄才四岁的年纪离开了人世,去天国找他爸爸去了。
董贵妃当场哭晕了过去,醒来之后夷平了当值的宫女三族之后,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用白绫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至此,后宫乱成一团,新帝应该交给谁来即位引来了争议。
有人当然提议宗人府宗正刘铮即位,也有人说迎接刘璋、刘备、刘表入长安即位。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朝堂就这样成了菜市场,或者说像某岛上某党的议会现场更妥当一些。
最初的争议变成了争吵,然后升级成为轻度暴力行为,最终演变成全武行。权臣们互相拉帮结派,今天你打击我,明天我打击你,反正这日子算是没法过了。
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婴孩的蹄声从后宫之中传出。如此才完全经这些已经偏离主题的臣子们的心,拉回了正题。
伏皇后生了,一个大胖男孩!根据刘协遗嘱,取名为刘熙,并加封为太子!若此时刘协已死,则由刘熙即位,成为大汉天子。
有了刘协的遗诏,再加上杨家的鼎力相助,司马懿和吕布的武力威慑。最终朝臣们达成了思想的统一,专心辅佐这位刚出生都还没有满月的东汉第十四个皇帝(刘辩虽然被废,本身也并非灵帝血脉,但毕竟当过皇帝,所以算是第十二个皇帝)。
可问题就出来了,谁指望这还没满月的孩子就能履行皇帝的义务?当然需要有辅政大臣负责帮忙照看一下朝政才行吧?其实若非如此,只怕朝臣还没办法那么快达成意识的统一。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刻已经是太后的杨欣,看着这些吃天家米粮拿天家俸禄的朝臣,为了自己的权利不顾朝廷的安危,一时半会坐月子还下不了床,也就耳不听为净算了。
当她坐完月子调养好身子的时候,发现这帮家伙居然还在吵的情况下,终于的忍不住爆发了。
一句话,垂帘听政!也不管朝臣们将她骂成吕后第二什么的,直接动用了吕布和司马懿的武力,将几个不听话的臣子直接砍了,这才完全控制住了朝政。
至于吕布他们为什么愿意帮忙出兵,只能说吕布不想管政治,但也不希望朝廷拖他的后腿。所以陛下谁来当他无所谓,但安静祥和的朝廷才是他最想要的,所以为此他可以出兵帮助杨欣。
至于司马懿是什么想法,这就难说了。
还好,杨欣也不过分,当着朝臣的面发了毒誓:“熙儿及冠之年,哀家自当退位!若违此誓,天厌之!”
这年头,大家还是挺相信天地鬼神的,所以誓言一般不随便乱发,发了那么就一定会遵守。所以杨欣的誓言,也使得颇有怨言的朝臣们,彻底没有了攻击的对象。
于是,在杨欣的努力下,汉庭依然顺利的运转。
第二卷黄巾乱起发展势力第十七章 战后诸事张珑遇刺
先不说长安的政权如何变动,在203年秋发起的张袁大战,最终还是以张铭的获胜结束了。
和历史不同,张铭并没有处于弱势,就兵力而言比袁绍起码多了三倍以上。不过官渡之战还是列入的史册之中,只可惜没有历史那种以少胜多的轰动,而是双方处于差不多的水平的基础上,因为更先进的科技获得的胜利而已。
要说和历史不同的地方,估计在袁绍麾下投降将领的数目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历史原本被关羽偷袭秒杀的文丑,在经过沮授等人的思想教育下,正式投靠了张铭;而沮授本人,则以张铭不得杀害袁绍后人作为代价,回应了二十年前张铭对他的征辟。
袁绍还剩下的两个儿子袁熙和袁尚,张铭也没有为难他们。封给他们一个县公的爵位,将他们送去豫州袁氏老家那边定居了。当然,相应的监视是在所难免的,所幸他们也识大体,没有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来。
战役完毕,剩下的当然是瓜分战利品的时刻。
田豫此次作为外援帮忙打下了幽州,只是镇守幽州的大将军已经定位夏侯惇,而田豫本人非张铭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离开陈留到外地镇守的,所以最后经过协商,便宜了田豫的族兄,现泰山太守田畴,由他升任幽州刺史一职。
老资格的臣子崔琰被调入了翼州担任翼州刺史,张飞则被任命为翼州镇守大将,带着儿子妻子屁颠屁颠地自官渡登船,延津上岸之后,前往邺城报到去了。
这次前去幽州打酱油的张铭两个儿子张鼐和张凯,虽然没什么战功,但守卫幽州不被袁军趁机攻打本身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功劳。所以张铭大笔一挥,让他们直接前往夏侯惇麾下听用,在幽州苦寒之地,用那些异族的鲜血磨练一段时间。
张斌顺利上任他的并州刺史,而且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批庆贺他上任的客人——匈奴游寇,也就是南匈奴部落里面南下打草谷的游骑兵部队。
只是这些客人太客气了,用他们的生命和身后的部落作为贺礼。在战役完成之后,原本就饱经战火的并州其实没有损失多少,但张斌率军清剿了那些匈奴人的部落之后,倒是赚了不少奴隶、牛羊。
至于官渡守将曹仁等人,因为官渡已经失去了防守的价值,所以除了派遣一名武将前往官渡镇守以外,曹仁、夏侯渊、乐进等人回到了陈留述职。
好好休息一个月之后,军部会根据他们的功勋和履历,安排他们倒各地去镇守,当然也有可能会直接安排留在陈留,在中枢听用。
对于并翼幽三州的改制工作也需要开展,荀彧这段时间差点累死。要不是看在张铭也好不到哪里的情况下,只怕不是要求加薪也得要求加派人手了。
不过就算这样,最先坚持不住的张铭还是将长子张珑从华夏大学拉了回来,美其名曰实践学习,实际上根本就是拉壮丁与血汗工厂式地将大堆工作都丢给了张珑,每天张珑为了处理这些事物,不得不工作到太阳完全下山才回家休息。
转眼204年到来,新春佳节的欢乐还没有完全消散,大汉就迎来了一个噩耗,刘协驾崩了。在这个依然是大汉作为主题的国度里面,这无疑是国丧。
于是原本张灯结彩的在各个统治者的示意下,减少了装点的规格。在国丧期间内,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与此同时,每一个势力的实际统治者,也派出了使者前往长安吊丧。
至于亲自前往,别开玩笑了?!大家说是大汉臣子,可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