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18章

南海风云录-第18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国人参谋的叫喊。

“恭喜少爷,需要准备庆祝仪式吗?我们好去安排。”

这是冲锋队员的低声询问。

“嘿嘿,同喜同喜,这些也是你们的劳动成果,没有你们,我一个人也不成,别轻松,我们还有更大的仗要打。”

刘芾对德国人说。

“赢是赢了,可是日本人还没完蛋,他们的主力舰队还在。”

这是对国人参谋的回答。

“庆祝……庆祝……不,不需要庆祝,立刻布置人,把这个消息封锁住,回航的人员都不许出基地。我们现在还不能过于刺激敌人,咱们的实力还不够大,先让他们慢慢的猜测去吧,我们还能赢得一些时间。”

刘芾对在场所有的说道,又马上叫住正往外走的冲锋队员

“等等,回来,告诉基地的人,我们在内部给回航的人开一个庆祝会,只限于舰队内部,我和参谋部的人都去。”

当天下午,胜利返航的潜艇部队和鱼雷快艇部队,并没有看到欢呼的群众,只是在码头上看到了参谋部的人员和刘芾。在当晚的庆祝会上,也只有参谋部和总统等一些高级将领参加,总统发表了简短的贺词,刘芾则向大家宣布了暂时封锁消息的纪律。然后就是吃喝,刘芾带领着参谋部的人员挨桌敬酒,闹到很晚才结束。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一卷 十年 第三十章 合作社

ì本东京,海军部大楼里灯火通明,众多的作战和参谋人员像工蜂一样,来来回回的传递着各种指令和电报。帝国海军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有地品之允海军中将深色严峻的坐在办公桌后,旁边是正在汇报的参谋人员。

“还没有台湾派遣舰队的消息吗”有地品之允低声问道。

“是的,还没有,自从5天前舰队从那霸港出发以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舰队的消息。”

参谋肃然而立,简短明确的回答着。

“陆军那边有消息吗?”

有地品之允继续问着。

“刚刚已经电话和陆军省确认过了,没有消息。”

“已经派船去联络了吗?”

“是的,琉球方面已经派出了搜索船只,向台湾海附近搜索了。”

“备车,我要去军部。”

有地品之允吩咐道。

ì本登陆舰队失踪后的几天,日本海军和陆军都没有意识到这只部队可能出现意外,而是按照联络失败而处理的,先后派出了3波船只去台湾海域寻找,不仅没能联络上失踪的登陆舰队,派去寻找的船只也毫无音讯了。

一直到6月14日,日本军部才意识到事情不妙,这20多条船和8000多人可能出了意外。但是放眼全亚洲,除了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有几艘像样的军舰以外,还有谁能够全歼一只拥有2条巡洋舰、3条驱逐舰的中型舰队呢?日本海军的人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来,最后只能把责任归咎于天气。按照他们判断,应该是有突然的飓风一类的恶略天气,导致登陆舰队偏离了航道或者触礁一类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海军省里的几位参谋联系到战争爆发初期台湾海峡失踪的那些商船,觉得在台湾附近应该还有一支神秘的力量。但是这种说法一提出来就遭到海军省里大部分人的嘲笑。笑话啊,清国现在除了南洋水师还有几条勉强叫做巡洋舰的老旧船只和一些蚊炮艇,哪还有能全歼一只中型舰队的海上力量,如果说是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一起动手还差不多,但是基本没有这种可能。

既然分析不出来,那就在等等吧,一直到1895年秋天,日本都没有再派遣船队去占领台湾。不是日本人不想派人,而是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的联合舰队也损失不小,主力的船只基本都带伤,还有辽东半岛需要占领,不得把先把能用的船只调派到渤海和黄海,台湾就暂时顾不上了。到了1895年底,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登陆台湾的舰队,在琉球群岛的西边遭遇了百年一见的飓风,包括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和亲王北白川宫能久殿下在内的共计8000余名陆海军将士都玉碎了。

台湾迎来了短暂的和平,不过这种和平并不平静。首先是英法德政府都对宣布独立的台湾新政府不予承认,其次,大清朝廷迫于日本人的压力,派遣了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为特使,要不日来台协商退兵交割事宜。

对于刘芾来说,大清朝派谁来他都不太关心,反正也是一个口贩子,找人应付一下就完了。但是英法德都不予承认,就有些麻烦了,很多作战原料和货物,都不能从英法德的占领地进口和出口了,对台湾的军工是个不小的打击。不过还好,美国政府这次并没有忙着不予承认,但是也没有承认,只是不声不响的在一旁猫着,这种结果应该是大卫在美国的游说结果。

趁着还没有完全禁运,刘芾把台湾的白糖、樟脑等农作物减价大量出口给外国商人,把赚来的钱和在美国卖冰箱的钱都换成了台湾缺少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从各国运往台湾。另外,对从琼州府往台湾运送矿石的“海伦娜”航运公司的船队,都派了潜艇护航,防止英国人或者法国人突然翻脸。

由于530海战的消息被封锁,台湾的民众并不知道日本登陆舰队的灭亡,还以为独立后的政府与日本达成了什么协议呢,反正是日本人没来,这个功劳应该归新政府。对于政府减价出口白糖和樟脑的做法也没有太大抵制,毕竟新政府刚成立,谁都不承认,总得给别人点甜头人家才买账吧,拿点白糖和樟脑贿赂贿赂洋人,拉个朋友也是好事。况且虽然价格低了,但是量很大,并不比以前各家各自出口亏太多。就算有几个不愿意的地主和商人,在看到几家想偷偷出海找人走私的商人都再也见不到人了,也只能私下抱怨抱怨,不敢有啥出格的举动。

刘芾一边加强台湾附近海域的巡逻,并加大各类物资储备以应付将来可能发生的更大战斗。一边在台湾岛内搞起了合作农庄试验。头一批试验的基地就定在紧靠着基隆的宜兰县。

宜兰在台湾的东北角上,是个三面环山一片临海的冲积平原。这里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雨水丰富,河流众多,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宜兰的人口不足15万,主要是当地的平埔族和后来移居的汉人,由于近年来基隆大力开发建设,当地的不少青壮都跑到基隆做工,使得宜兰的农业处于停滞状态。

刘芾的计划就是仿照后世农村合作社的方式,几户或者几十户人家,用简单的机械代替畜力和人力,集中种植一大片土地,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并减少劳动的强度。

首先就是土地问题,由于当地开发的较晚,土地兼并不是很严重,刘芾打算采用赎买的方式,为没有土地的农户提供可以耕种的土地。具体方式就是由政府出钱,从地主手中按照市价购买土地,然后卖给没有土地的农户,并按照土地位置,组合成大小不同的合作社。

购买土地、机械和农药种子的钱由政府提供贷款,贷款户收获后用粮食偿还部分贷款,并在规定期限内把贷款还清,还清贷款以后土地和机械就归合作社共同所有,而合作社的土地将不能自由买卖,只能由政府收购,不许私下交易。

这项政策不仅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本,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团结了大部分比较贫穷的底层人民。只要是新政,就会有不同声音,这项合作社制度得到了大部分穷人的欢迎,也得到了一部分中层收入者认可,但是受到一部分地主阶级的反对。对于新政府来说,反对是可以的,刘芾也没打算一呼百应,但是用实际行动来反对,就超出刘芾的承受能力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刘芾也没啥好主意,还是冲锋队上吧,杀一儆百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除了试点合作社以外,刘芾还在台北、基隆、宜兰、新竹开设了免费九年制教育制度。所有学龄儿童都要入学读书,费用由政府支付。

推行新政还产生了不少新的部门,比如农业部、教育部、银行等。农业部由原宜兰县的县官林汉生担任第一任部长,这位清朝的县官是当初大清洗的时候自愿留在台湾的,经过鉴别后又恢复了县官的职务,因为林汉生执政还算清廉,而且政务纯熟,处理当地少数民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处理的很好,被刘芾看中,上调至农业部。

教育部第一任部长是个洋人,汤姆。琼斯,就是当初卖给刘芾缝纫机的三个美国大学生之一。在三年雇佣期结束以后,他没有和同伴一起返回美国,而是继续留在台北小学任校长。这次被任命为教育部长。

银行的第一任行长是个女人,而且还是熟人,就是大卫的第二任妻子,海伦娜。阿玛丽娅。这个德国贵族之女在跟着大卫跑遍了欧洲和美国后,就喜欢上了金融,帮着大卫处理了很多生意上的问题,这次刘芾向大卫询问银行的事情,他这个妻子就自告奋勇,用多接触山德鲁为诱饵,说服了大卫向刘芾推荐了她。刘芾很感慨啊,人家这是托妻献子啊。

第一卷 十年 第三十一章 二打白骨精

年5月,时隔一年,日本政府终于腾出手来,第二批登台部队又在琉球开始集结,每日里那霸港进出的船只突然增多,让一直密切关注日本人动向的巡逻潜艇发现了,于是,第二次反登陆战又拉开了序幕。

这次日本人的行动小心了很多,不仅派出了由“桥立”号巡洋舰为旗舰,“吉野号”、“秋津洲号”和“千代田号”巡洋舰为主力,外加6条雷击艇的护航舰队,还增派了30多条运输船,运载着大阪第四师团的部分官兵,共计11000多人,由第二任台湾总督桂太郎率领,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琉球。

不过有了上次的教训,桂太郎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冲向台湾,而是不时的派几条快速驱逐舰在琉球至台湾的航线上游弋,试探台湾的反应。

经过了几天的侦查,在确定台湾附近没有大型舰队存在以后,桂太郎才在5月11日傍晚,由那霸出发,带领着登陆舰队,以13节的速度,直奔台湾东北部。

刘芾这边比上次就安稳了许多,都说仗是越打越油,这话有道理,有了上次的伏击战垫底,这次调兵布阵就自如了许多。

这次的伏击计划和上次基本相同,还是由第一、第二潜艇大队派出30艘潜艇东进到与那国岛北部潜伏,另外再派出50艘鱼雷快艇到钓鱼岛南部埋伏。唯一与上次伏击计划不同的是,这次台湾的潜艇和鱼雷艇数量多了不少,在第一条伏击圈西边100海里,还布置了11条潜艇为第二伏击圈。

不过这次日本舰队没有一起走,桂太郎让“吉野号”、“秋津洲号”“千代田号”三艘快速巡洋舰带领着4艘雷击舰为先遣部队,先行出发。而他自己乘坐“桥立号”巡洋舰和2条雷击舰同30多条运兵船跟随在其后50海里。

ì本人的变阵很快被跟随日本舰队的台湾潜艇发觉了,一封电报就告知了参战的舰船和台湾参谋部,刘芾接到电报后,并没有在意,这个时代的海军还没有远程通讯手段,自己如果没有渔船上的发烧音响功放,也研究不出电子管这个玩意。相隔50海里,至少是3个多小时的路程,等后续船队上来,前面的伏击战早就打完了,估计他们连死尸都捞不到。

为了保险,刘芾还是给第一伏击圈的舰船发了建议,就是鱼雷快艇部队打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