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工业民科 >

第206章

工业民科-第206章

小说: 工业民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款车已经在美国调校了大半年,为了技术保密特意在国内进行技术测试,五辆LS400将被加装一些外部结构,使人看不出来它本身的外型。

五辆轿车将从滨城出发,北上黑河然后南下牡丹江,再向西过几省市一直行驶到廊坊,然后奔着北方行驶到甘肃,再南下陕西西去四川然后南下走一圈,最后回到滨城。

国内目前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何况林强生规定不能经过主要城市,这样总测试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以上。途中有二台维修车辆一辆大巴一辆半载装的加油车一路跟随。五辆轿车上都有蓄电池,每辆轿车上都有一台无显示器的微型计算机采集数据。

为了这次测试行动,林强生将调派不下二十名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跟踪维护修理工作。总花费也将超过一百万元,就为了路测花费这么多钱,这在国内的这个年代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当然,这要比在国外便宜太多了。

当林强生的行动通报给李刚,让他上报饶斌配合自己的汽车进行测试的时候,这位老厂长是一脸震惊不能自已的表情。

无论如何,得知是一款车要在国内进行路测,这种难得一见的事情还是迅速被上报给了工业部的饶斌部长。

饶部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除了惊讶之外就是喜闻乐见,新车的大型路测在国外不算是新闻可是在国内绝对是头一遭。饶斌迅速的想到通过外方对车的路测工作,国内是否能从中学习到先进经验。

为了这次测试,林强生还从美国请来了五位试车员,他们的薪酬一天就达到了四百美元。原本在美国300美元薪酬的路测人员也算是高收入的,但他们五人来到中国就多收了100美元。

林强生想到国内的行驶条件不容乐观,道路交通也较为落后,五人也承诺把自己的技术交给中方车手,他想想也就答应了。

现在正好是冬天最冷的时间,越往北越冷,在黑河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环境下,对这五辆雷克萨斯LS400也是一项大考验!

五名从美国来的试车手其实感觉更独特,为了路测工作竟然莫名其妙的来到了陌生的中国,这绝对是他们一生当中的谈资!

这12辆轿车当中的最后两辆,一辆是林强生在美国买的凯迪拉克第一代Seville赛威,在1976年创造出它的时候就配备了30多项专利技术,成为当年豪华车中的技术标杆。现在这款赛威车上的技术也仍然不落后,从豪华车上移植技术也是较为常见的做法。

另一辆是奔驰W126,第六代奔驰s级轿车。该系列最初由280se,380se和500sel等7个车型组成,林强生订购的这一辆是最经典的奔驰500seL(加长型)长轴距款。第六代奔驰s级的推出,定义了80年代豪华轿车的新标准,林强生怎么的也得买一辆这种经典啊!

黑色车门上的一角有着ABS标志,这是奔驰在第五代S级轿车上开始使用的技术。此外这款车的动力也很杰出,5。0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241马力(177kW)/4750rpm,最大扭矩404N。m/3200rpm,搭配4速自动变速箱,最高时速为225km/h。

这两款豪华车在滨城一亮相就引起了关注,因为其他10辆车都是用卡车拉回工业新区的,并且用帆布罩住了车身,搞得很神秘的样子。而这两款车则由林强生林香亲自驾驶,林香也是第一次摸到这种豪华车。

林强生先前告诉她凯迪拉克赛威居然花了1万4千多美元,当坐进这款车的驾驶室时,其豪华的内饰顿时让林香差点不会开车了。

“滴滴!”林强生开着奔驰W126,又长又宽的黑色车身慢慢的滑到了赛威的左侧。

“走啊姐!看什么呢?”林强生按了一下驾驶仪上的一个电控按钮,右边的车窗自动降落了下来,这款车居然配置了车门中控系统。

“等等啊!弟弟你的这辆车太高档了,姐都不会开啦!”林香眼带泪花,她的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隔着车玻璃就对着林强生说道。

林强生笑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姐姐这么不知所措,居然被一辆车给弄哭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单晶

“小强生,你这是带我去哪啊?”张绶庆从市第一医院出院没等他返回工大,就被林强生用奔驰车拉走了。

林强生向张绶庆问道:“张老这次住院治疗效果怎么样?感觉胸口还闷吗?”

“哎,太浪费时间了!我根本就没问题,你还硬让我住院!”张绶庆摇了摇头埋怨林强生道,不过从他神色当中却透露出些许宽慰。

张绶庆的面色好了不少,看样子他的心脏问题通过半个多月的治疗已经有所改善了。

“看您气色不错,这证明治疗调养一段时间对身体还是有必要的嘛!”打量了几眼张绶庆,林强生笑着说道。

张缓庆可是个大才,林强生对他相当的重视。他是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结晶学家。张绶庆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资源工学科。归国后在天津和台湾从事过陶瓷和耐火材料生产技术工作,是耐火材料及单晶生长方面的专家。对钛酸钡、合成云母、红宝石、金红石和铌酸锂等晶体的生长进行了研究,成功生产出长1米、输出3000焦耳的激光红宝石的一套工艺。张绶庆在我国开拓了单晶生长的研究领域,是这方面的学科带头人!

林强生知道有不少的科学家身体状况都不太好,例如眼前这位,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位现年58岁的年轻科学家在今年就会因为心脏病去世,张绶庆的去世绝对是我国材料科学界和结晶学界的一大损失!

为了挽留住这位国内单晶领域的带头人,林强生把张绶庆请到了已经添置完设备焕然一新的市第一医院,与张绶庆同去的还有很多科学家研究人员,合作研究项目的学者太多了,需要检查的人也多。第一医院院方给予了积极的配合,有林强生消费院方十分的积极,何况院里先进的医疗设备都是人家捐助的,在治疗过程中远方也见识到了林强生从国外买来的一些药品和先进设备。

通过这次体检,真的检查出了很多人都有或大或小的身体疾病,一些人过去有隐疾还有的人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磨坏了自己的身体。对这些人林强生都坚决的让他们放下工作进行治疗调养,他始终坚持把身体养好了以后才能更有效率的工作。

国内没有的药林强生从国外买,需要的滋补品他也积极的准备,细致入微的为这些老专家老学者的身体的着想。林强生为专家教授们做的一切也赢得了这些老人的赞誉,他们纷纷写信向朋友和同行们介绍林强生,介绍的他的实验项目实验基地。国内的学者们知道,这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人才的人!

这是非常难得的,在如今国内科研经费大量压缩,撤销大量研究项目的时期,还有人积极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且对科研工作者的身体极其在意。对人格的尊重,对知识学者的敬仰,都让科学家们极其的惊讶。他们从信中获知,有的在滨城做研究工作的老朋友在那边治好了多年的隐疾,有的调养一段时间心情更好了身体更健康了。这个好消息马上就在国内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专家学者慕名而来,或走访或参观。

林强生采取了积极的挽留办法,高额月薪加生活补助加物质奖励。为他研究项目的专家学者月收入不少于500元,技术人员也不少于300元,设在公司附近的实验基地马上就进驻了不少的研究人才。

他就是要这么高的工资吸引这些人,如果他不这么做,很快就会有不少的科学家出国投奔欧美日了。给科学家们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林强生的实验基地真正成了他产业发展的动力!

两人到了半导体实验楼,这是一栋四层的酱红色L型楼体,实际上这栋楼要高了很多,每一层都是加高型设计。

林强生带着张绶庆教授下了地下一层,这一层就将近有五米的高度,四分之一在地上。电梯门打开,豁然开朗的空间明亮的灰白色地面,尤其是棚顶上的大瓦数灯光让这一层亮如白昼。

“嚯,这里是什么实验室?这么亮堂!”张绶庆不明就里的接过林强生递来的白色工作服。

林强生笑道:“等一会您老仔细看一看就明白了!”

张绶庆笑道:“还打哑谜?好,我就看看这里是什么实验室这么神秘!”

两人脱下冬装换上了工作服,这里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不冷不热。最后他们带上头套。

在他们眼前的绝不是什么实验室,如果眼前耸立着的一个个巨大手雷似的物体算实验设备的话。

“这是?。。。单晶炉?”张绶庆震惊的来回看着,这里有四排单晶炉,这让他不能自已的叫了起来。

只见这些灰色外壳的单晶生长炉一直排到了很远,张绶庆快步跑到一头数着,“123。。。”

林强生笑着跟在张教授的身后说道:“您老可慢着点,别太激动!”

“不要打扰我!”张绶庆不满的回头说道,林强生这一打岔差点让他重数一遍。

“总共40台单晶炉,总共40台单晶炉。。。。”张绶庆像魔怔了一样一遍遍嘀咕着。

“张老?”林强生向他叫道。

“小林,你这是从哪里搞到的这么多单晶生长炉,我看这设备好像比国内的要先进!”张绶庆痴痴的向林强生问道。

林强生笑道:“当然是从国外买来的,如果是在国内,恐怕国家也不会卖我的吧?”

张绶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左右环顾上上下下的打量这些单晶炉,很快他脸上出现了惊奇的表情。

张绶庆快步走到一台单晶炉的旁边看着底座旁边的显示设备,这其实是一台微型计算机。

张绶庆左右打量这个设备,惊奇的向林强生问道:“这是自动化控制设备?”

“是的,它其实是一台计算机!”林强生笑着点了点头对张绶庆说道:“您在向上面看看!”

“哎,这是什么?这个盖子是干什么用的?”张绶庆向上看很快发现单晶生长炉的上方凭空多了个罩子!

“这是保温盖,它对单晶炉内的温度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林强生向张绶庆说道。

“给单晶炉加个盖子?这个方法能行吗?那怎么实现温度控制?”张绶庆惊奇的道。

“这里安装了一套温度感应器,这个盖子是我从国外订制的,计算机通过感应器实现自动化控制。”林强生说道。

“这倒是个好想法,奇思妙想!”张绶庆点了点头说道,同时他向林强生问道:“这个方法国外已经有了吗?”

林强生摇了摇头道:“或许有公司已经开始实验这个想法了,我这套产品算是投入最早的,我已经打算在国外申请技术专利!”

张绶庆拍了拍脑袋道:“我们也曾经设想过给单晶炉加个盖,但是盖子一装上就对温度控制以及提拉晶棒造成了极大困难!”

“可以理解,国内在半导体技术这块发展不足,国外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对温度感应精确控制了。”林强生说道。

半导体技术的不足制约了国内的生产力,同时也限制了研究人员们的想象力。

张绶庆向林强生探求的问道:“小林同志,你这里有这么多的单晶生长炉是准备干什么?”

林强生说道:“当然是生产单晶硅了!”

张绶庆拍手笑道:“好,我就等你这句话了!你让我开一炉试试呗?看你这自动化单晶炉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林强生笑着说道:“别说一炉,您看我这里有40台3英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