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死的中国人。
这时,办公室的门开了,助理希金斯走了进来,到了罗斯福面前,他道:“总统先生,依克斯先生到了。”
嘴角抿了抿,罗斯福道:“让他进来。”
依克斯是罗斯福刚刚任命的石油协调官,但没想到,这家伙一上任,就利用职权,禁止从美国东岸向日本出口石油。
在美国的东海岸,因为运输成问题,石油供应正吃紧,这导致公众越来越反对从东海岸出口石油,特别是对日本出口。
依克斯的这项命令虽并不涉及墨西哥湾和西海岸,但与此同时,他正努力争取对日本的全面石油禁运。
依克斯的举动让罗斯福非常生气。
看着一脸执拗的依克斯,罗斯福不客气地道:“尊敬的依克斯先生,我正式通知你,作为美利坚共和国的总统,我否决了你刚刚签署的命令。”
“您不能这么做,总统先生”依克斯很是激动,顿了顿,他又道:“总统先生,现在是中断对日本输出石油的最好时机。日本现在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苏联的形势和西伯利亚将发生的情况,因此绝对不敢冒险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总统先生,将使您在美国各地受到支持。”
嘴角向下撇了撇,罗斯福嘲讽地道:“尊敬的依克斯先生,我这里还有你七月二十一日关于立即停止向日本运送石油的建议。如果禁运破坏了微妙的平衡,使得日本人下决心不打苏联,而是打荷属东印度群岛,到时候别忘了告诉我你是否还这么想。”
接下来,罗斯福给依克斯上了一堂小小的宪法课,最后他总结道:“对日本出口石油的问题不在节约石油的范围之内,而是外交政策的范畴,它属于总统和他的下属国务卿的授权范围。”
显然,依克斯接受了罗斯福的宪法课,但也并没有被说服,他道:“总统先生,我坚持我的观点,但我尊重您和您下属的国务卿的职权,所以,我想辞去石油协调官的职务。”
罗斯福的心情很不好。
南下,还是北进?日本高层正为此进行激烈的辩论。军方破译了日本的电文,正密切追踪这一历史性的大辩论。
种种迹象显示,南下的主张似乎占据了上风。
如果这时候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别说是全面,就是按依克斯弄的,部分石油禁运,也会大大增加日本南下的风险。
把依克斯轰出去之后,罗斯福又陷入了痛苦的思考当中。
选择战争,立刻就会把美国拖入巨大的危险之中,但继续置身战争之外,一旦苏联战败,美国将来会面对更大的危险。
中国人正在逼迫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但中国人会做到什么程度?
该死的中国人
――――
十月十八日,莫斯科暴雨如注。
天佑苏联
狂风暴雨让抵抗德军疯狂攻击的数百万军民长出了一口气。
当然,其中,出气最长的那还得是斯大林同志。
大雨使得整个莫斯科地区变成了大泥潭,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步兵都得一步一滑,至于大炮,那个难劲儿就更别提了。
莫斯科人最熟悉莫斯科的环境,斯大林现在完全可以断定,德军的攻势停止了。
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德军要想重新开始进攻,就必须要等封冻了,而冬天到来之后,严寒又是一道大自然护卫苏联的屏障。
斯大林感到运气开始往苏联这面转了。
虽然没人敢说,但就是由于他的错误,使得苏联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不过,由于希特勒也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没有立刻进攻莫斯科,使得攻击莫斯科的时间延误了两个半月。
这延误的两个半月绝对是救命的两个半月,它既给了他们构筑防线、组织兵力的时间,又让德军陷入了恶劣的天候之中。
等到德军于十月二日发动攻击之时,他们已在莫斯科以西先后建立了纵深三百公里的维亚济马防线、莫扎伊斯克防线和莫斯科防区等三道防线,并调集部署了西方、预备队、布良斯克三个方面军计十五个集团军,一个战役集群,计七十五个师一百二十五万人,九百九十辆坦克,七千六百门大炮和迫击炮和六百七十七架飞机。
现在,又在堪堪抵挡不住德军攻势的时候,天降暴雨,替他们遏制住了德军的攻势。
但是,所有这些只是暂时缓解了危险,危险并没有解除,甚至是没有减弱。
莫斯科是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最大的交通枢纽,还是第二大工业中心,无论从哪一方面,莫斯科都不容有失。
莫斯科会战一旦失利,影响是全局性的。
现在,要想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就必须调集更多的部队参战。
斯大林的目光落在了远东。
日本曾被认为是苏联唯一的现实威胁,所以,部署在远东的苏军不论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是整个苏军最精锐的部队。
如果从远东抽调几十个师参加莫斯科会战,那胜利就有了更多的保障,但是,能抽调的出来吗?
一个月前,由苏联特工理查德?左尔格领导的在日本活动的拉姆扎谍报小组发来绝密情报,他们判断日本的进攻方向不是苏联,而是美国。
这个情报很重要,但还不足以让斯大林做出决定,调远东军团回欧洲参战,因为远东不容有失,一旦日本突破远东防线,也就意味着整个防线必将全面崩溃。
莫洛托夫和中国人谈的怎么样了?斯大林焦灼地等待着北京的消息。
――――
怀仁堂里,争论异常激烈。
在座参与争论的,全是当今中国的重量级人物。
中央政府虽说是虚位政府,但自成立的那天起,吸引力就一直在增长,同苏联签约之后,那就更了不得了。如今,各省了除了议事局的议员,全都派大员常驻北京。今天参与争论的,主要就是这些各省常驻北京的大员。
今天,争论的焦点是允不允许苏联远东军团回调,参加莫斯科会战。
实际上,争论一直在进行,但也始终都没个结果。
斯大林要想调远东军团参加莫斯科会战,没有中国的担保是不可能的,斯大林绝对不敢。
自然,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给不给苏联人担保?
现在,主张不给苏联人担保的论调占了上风,而其代表人物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
这二位都是胸怀天下的人物,这几个月一直常驻北京,广西和北越的事儿他们全权委托给了龙云。
不主张给苏联人担保的原因有两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苏联的国力消弱的尽可能大些,防止战争结束后,老毛子翻脸不认账。
老毛子最没人性,这种事儿完全做得出来。
通过列宁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会战,德军的势头已经受挫,苏联的顽强也得到了验证,现在看来,就是莫斯科丢了,让德国占了莫斯科,苏联的抵抗也不会停止,而且在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看来,德军的失败将是必然的。
德军错失了在莫斯科歼灭苏军主力的时机,而这个时机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再有。
苏联的土地太过广大,德军没能速战速决,仅仅补给线过长就会要了德国人的命。
所以,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放手消耗老毛子的实力?
其次,担保也是有极大风险的,因为一旦出现意外,日本真的进攻远东,那他们就得为苏联承担守住远东防线的重任。
这样一来,付出的代价将是极为惨重的。
这个可能性虽说不大,但谁也不能排除。
何况,老毛子又不能为此再付出什么,那他们又何必做这种事儿?
正文 三一六章 英国美国一块勒
三一六章 英国美国一块勒
韩园,韩立洪宴客,客人是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这广西三巨头。
在韩立洪这儿,和在蒋介石面前,白崇禧的感觉完全不同,他没有一点压力,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三杯酒下肚,白崇禧直截了当地问道:“韩先生,你是不是也主张给苏联担保?”
韩立洪笑着点了点头,道:“健生将军,是这样。”
白崇禧有这个判断不难,虽然韩立洪从没表示过这方面的意见,但一般而言,共产党的主张就是韩立洪的主张,而反过来,韩立洪的主张,共产党也大都拥护。
李宗仁问道:“韩先生也认为苏联有危险?”
主张给苏联担保的一方认为,战争瞬息万变,何况,现在战局毕竟对苏联不利,苏联还在苦苦支撑的阶段,而一旦苏联失利,就可能造成不测的后果。
这种担忧,即便是白崇禧这些坚持不给苏联担保的人也是承认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双方争执不下。
所以,即便韩立洪最终支持共产党方面的主张,他们也不会有意见的,毕竟这一切都是黑神军打下来的。
但是,三人没想到,韩立洪却摇了摇头。
李宗仁惊讶地问道:“韩先生,还有别的原因?”
韩立洪道:“德公,我不担心苏联的危险,但是,我希望苏联的实力不要受损的太厉害。”
这下,三人都真的是吃惊非小了,黄绍竑问道:“韩先生,这是为什么?”
沉吟了一下,韩立洪道:“正如健生将军所认为的,德军错失了战胜苏联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机会。现在,战事一旦僵持下来,德国不能速战速决,那就只有失败一途。”
“我们这方面,只要迫使日本进攻美国,那结局也就定了,日本必败,美国必胜,而我们只要瞧准时机收回东北就可以了。”
“战后,欧洲衰落,美国必将取代欧洲成为新的世界强权,而我们不管在战争中捞到多少好处,国力要想赶上美国,没有几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是不可能的。”顿了顿,韩立洪继续道:“我们要想站起来,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这些列强都是不乐见的,他们必定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压制我们,破坏我们。”
点了点头,李宗仁道:“韩先生,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两虎相争,这样,他们就没工夫对付我们了。”
韩立洪点了点头,道:“不错,德公,我正是这个意思。相比于我们,苏联才是美国的死对头,反过来也一样。”
白崇禧道:“韩先生,如果苏联将来不认账怎么办?”
韩立洪道:“健生将军,第一,我们最好在苏联击败德国之前,击败关东军,收复东北,占领所属地区;第二,即便我们没做到,由于苏联的利益中心在欧洲,如果在这个时候,苏联在远东跟我们开战,这个决心他们不好下。而且,就是下了,他们也不敢真的打下去。”
黄绍竑道:“韩先生说得对,我们有条约在手,只要我们不是太弱,只要敢打,那苏联就不敢太过分。”
这顿饭,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人吃的舒心舒肺,心悦诚服。
――――
十二月十一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消息传来,皮特斯六十多了,却兴奋的直撩蹶子,但是,等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被全部摧毁,他又火烧屁股了。
在原本的料想中,日本不会这么发狂,日本会尽量避免跟美国直接开战,所以,即便日本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也不会侵占他们占据的缅甸、马来西亚,印度更不会有危险。
等到实在不行了,日本跟美国开战,美国也有相当的力量配合他们保护缅甸、马来西亚,但现在可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而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缅甸和马来西亚还好点,印度那是可聚宝盆啊,是输出物资最多的殖民地,绝对不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