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蓉-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蟠将此事告诉薛姨妈,薛姨妈笑道:“他是你父亲跟前的老人了,有他指点是好事。”第二日,薛姨妈就命人将张德辉请来,在书房中薛蟠款待酒饭。她自己就隔着帘子嘱托张德辉指点照管薛蟠。张德辉满口应下,此后更是用心提点不提。
☆、37炎夏奶冰格物致知
眨眼间已是六月末,贾甄氏的七七已经过去。铁槛寺毕竟是贾家的家庙,并不适宜长期守孝,贾蓉就在寺庙附近买了一个庄子,住在里面守孝,将宁国府的事情交与赖升打理,每隔几日,他会抽了账目盘查。
贾蔷休沐日的时候,贾母也派人请过他,不过贾蔷都以为亲人守孝推托了,贾母也看出了贾蔷的心思,而且贾蔷已经出了五服,她也管不到他头上,慢慢就把撮合他和史湘云的心思放下了。
官员可没有寒暑假一说,即使是炎炎夏日,也得按时点卯。这一日傍晚,贾蔷打着扇子从翰林院走了出来,翻身上马往宁国府奔去。
“赖升,冰窖里的藏冰都备好了吗?”
“回蔷二爷的话,都备齐了,马车也在府外候着了。”
“快出发吧!哥哥只怕热死了。”
贾蔷骑着马,后面跟着两辆马车,里面存了冰和一些时新的果品,一群人浩浩荡荡往郊外奔去。
贾蓉舀着帕子给贾蔷擦了汗,说道:“我这是在守孝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在度假。以后别再送这些果子过来了。”
“又没人规定守孝不能吃果子。”贾蔷神秘兮兮地说道,“今天啊,我给哥哥送了一样好东西。”
“我瞧出来了,今日是两辆马车,是什么东西劳你兴师动众的?”
“你随我来。”贾蔷拉着贾蓉的手往后院走去。
贾蔷将大马车前面的帘子一掀,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里面赫然是一个肚大口小,顶部盖有盖子的大木桶。
“你怎么把冰桶运过来了?”冰桶的功效类似于现代的冰箱,宁国府每年夏日都要使用的,贾蓉早就见识过了。
“这庄子实在简陋,更别谈冰窖了。炎炎夏日,没有冰怎么过日子?哥哥你说放哪里?”
贾蓉哭笑不得,说道:“那就放在书房里吧,晚间郊外凉爽倒不需要如此。不过以后别再运了,我还在守孝,如此作为有心人是要参奏的。”
贾蔷闷闷道:“知道了。”
“先生那边有送冰过去吗?”
“自然送了。不过先生年纪大了,吃不了冰镇的东西,只能降降温了。”
“可惜我大孝在身,不便出门,你就多往先生那里走走。”
“我省得的。哥哥,我还带了冰鉴和牛乳,你给我做那个好吃的奶冰。”说着,贾蔷舔了舔嘴角,很是回味。
贾蓉笑道:“还是这么贪嘴!”
“还是哥哥厉害,竟然能从古书里翻出奶冰的制作方法。”奶冰是现代冰激凌的原型,由元世祖忽必烈发明,他为了防止制作工艺外传,特意颁布了一条除皇室外不允许制作的敕令。后来由马可波罗传到了欧洲,慢慢演变成现代的冰激凌。不过从古书里翻出配方之类的话都是贾蓉的借口,忽必烈发明的奶冰只是冰、奶酪、水果的混合物,与贾蓉按照现在工艺改造的冰激凌相比,其美味程度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贾蓉不置可否,笑道:“我看你送冰是假,让我做奶冰是真。”
贾蓉闲赋在家,除了看看书确实没什么好做的,不过他已经考取了进士,科举已经跟他无关了。贾蔷这么一提,他就动了心思。大周朝是将商贾之人视作最低的,而贾蓉毕竟不是原装货,有钱才好办事啊!冰激凌其实渊源于元朝制作起来并不复杂,主要材料就是牛乳、鸡蛋、砂糖、水果与香料,当然还要一个能制冷的冰窖。
本来贾甄氏留下的铺子里就有位置不错的酒楼,但是贾蓉毕竟在孝中,不方便经营此事,就将此事与贾蔷商议,用了贾陈氏的铺子。至于外面打点一事,则由赖升出面。而早前因为姨娘佩凤一事立功的紫玉,被贾甄氏认命为针线班的管事娘子。如今宁国府里贾珍的姨娘通房们早就被打发到寺庙里,因此府里正经主子就两个半:贾蓉、贾蔷,还有半个是焦大。针线班子没多少事情要管,紫玉自告奋勇去打理奶冰铺子。贾蓉考虑到紫玉精明能干不让须眉,而且女子对于女性、小孩的心思把握得更准些,就准许了,不过紫玉在外只能以男儿装扮示人。紫玉对此也无异议,反正她早就存了不嫁人的心志。
因此奶冰铺子是归于贾蔷的,明面上打理的是赖升,实际的管事是紫玉,背后的靠山是贾蓉。
定下管事后,就是选聘厨子。因为制作方法简单,并不需要技艺高超的厨子,贾蓉就从宁国府选了几个可靠的家生子,提了月例,然后一人负责一道工序,并且要求几人保密。在大周朝,凡是身怀绝技的,都会留一手,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众人对贾蓉要求保密也没有任何异议。
夏日里毒辣的太阳就是最好的推销员,没几日,奶冰就在京都上层走红,毕竟冰块的成本高,奶冰的定价也不算低,一般人家也就只能尝个新鲜。紫玉还推陈出新,将一些可以食用的有色食材磨成粉,推出各种彩色的奶冰,深受女子与小孩的喜欢。因此这奶冰铺子一开门,就有一群小厮在外面排队,为府中的主子们买奶冰。
自从奶冰获得了成功,贾蔷也对经商有了兴趣,不过兴趣归兴趣,他的主业还是在翰林院里修史。可能从小耳濡目染,贾蔷对于人情往来一事也颇有心得。经常进献一些奶冰给翰林院的上司、同僚。一点吃食而已,也算不上什么贿赂,众人也就接受了。有些年轻的自己也喜欢吃,而那些年纪大的吃不了冰,不过家中自有女眷和小孩子喜欢。翰林院里的那些老古董们在这里呆久了,平日里的爱好就是为难这些新人。不过如今舀人手短、吃人嘴软,对着贾蔷时虽然不会笑但是起码不会板着脸了。
虽说民以食为天,奶冰铺子的成功并没有让贾蓉将目光投向吃食一块,毕竟,在他心里还是存了一个远大志向的。不过这事也拓展了他的视野,贾蓉暗地里开始寻访一些能工巧匠,想要尝试制作大周朝科技可以实现,但是没有人设想到的来自于后世的东西。比如之前给陈仁设计的轮椅缺少的刚性弹簧,即使不能发明出来,只要能将这弹簧改得更为精巧细致些,那么投石机就不会那么笨重,大大减轻了军备的运输压力。
贾蓉写信给陈仁,信中详细交代了自己的想法和用意。陈仁对此很是支持,不过他的整个仕途都与工部没有什么交集,因此无法给贾蓉帮助。贾蓉本也没想让陈仁这么大年纪了还来操心这种事情,他打着“孝”的旗帜,借口要为年迈的陈仁制作精巧的代步工具,四下派人去寻访墨学子弟和民间工匠。早前制作过轮椅的工匠得信后也为贾蓉牵线,贾蓉因此结识了不少有名的民间工匠。
贾蓉就在郊外庄子里着书,将自己想到的一些可能有用的东西写下来,然后与这些工匠商议实现的办法。虽然工匠的地位比较低,但是就像商人一样,地位低不代表收入低。京都多的是富贵人家,他们时不时置办个院子、修个园子,有名的工匠忙时还真是难求。
民间工匠难找却容易结交,而工部官方的工匠好找却不容易结交。而且贾蓉又在孝中,无法入仕与他们结交。幸好贾家有个在工部做员外郎的贾政,贾蓉依然以孝的名义请他代为牵线。贾政本就是个孝大于天的人,满口应下。
工部的那群人,对于迂腐的贾政是不太上眼的,不过贾家的地位摆在那里,皇宫里还有一个妃子,也没人敢明着给他甩脸子,打算敷衍一番就了事。
贾蓉自然也不是靠着银子结交他们。他的这些来自后世的奇思妙想是吸引这些工匠的利器。一个行业能做到大师境界的,大都是真正痴迷于此的。贾蓉虽然画不出图纸,但是他很有想法。这些工匠跟他交流一番,很多被他的想法吸引,开始真心与贾蓉结交。而贾蓉也时常感叹大周朝人的聪慧,有时候他说出一个东西,自己都不清楚原理,这些工匠就能给他做出来!
这些产品的发明与改造只是一个铺路,贾蓉最希望的还是能制作出可以媲美海上霸主的高桅船只来。而大周朝的大型船只的制作技术是由官方垄断的,太上皇又是施行“寸板不得入海”的,贾蓉也只得暂时将这个想法压在心底。
贾蓉的这番动作自然有人报告给徒棣,不过贾蓉是借着给尽孝给陈仁制作东西的名义的,也挑不出毛病来。何况,陈仁早就将此事与徒棣报备过,徒棣本就希望做“汉武帝”一样的人物,就放任着贾蓉。
日子就在贾蓉的匆忙中飞逝着。伏暑已过,金桂飘香。
这一年八月,贾政又点了学差。贾珍故去后,贾蓉作为贾氏一支的长房子孙接任了族长一职,贾政祭拜宗祠的事情也由他出面主持。八月二十日,贾政拜过宗祠及贾母启程,荣国府众男丁送到洒泪亭方回。
由于是点学差,不能携带家眷子女,贾政只带着几个小厮就离开了。贾政走后,二房里王夫人更是一手遮天。而大观园里又有很多新的项目要采办,这一处要栽花那一处要种树的,王夫人手头又紧了。高利贷她是不敢借了,那利子钱已经把她吓着了。而薛姨妈那里也是开不了口了,不过即使开了口,也是借不到了的。
巧的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他是做古董生意的,仗着荣国府的权势强收了一户落败人家的家传宝物。这户人家将冷子兴告上了衙门,冷子兴就叫女儿来王夫人处求情。王夫人通过贾家、王家的关系网很快将此事解决了,不过也因此尝到了权力的好处,派了周瑞去外面打点,接办官司。
都城四周有的是有钱没权的人家,王夫人因此捞了不少银子。不过她却没有想过把欠薛姨妈的银子还上,先将自己填进去的嫁妆慢慢补上。
☆、38、冰雪逢春梅家悔婚
38、冰雪逢春梅家悔婚
薛蟠跟着张德辉学了几个月;对于经商一事也略有些收获,也明白银子来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花起银子来自然也不像以前那般大手大脚的。
时过十月;张德辉今年打算回家过年;顺便路上再做一笔买卖,就提前向薛蟠请辞。薛蟠问清了缘由自然就准许了,不过却要求跟着张德辉一起回去,长些见识。
张德辉进言道:“这一来一回的要好几个月;大爷还要打点京中事务,只怕是脱不开身的。”
薛蟠如今性子沉稳了一些,不像以前那般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他解释道:“前阵子族弟薛蝌来信;他的胞妹薛宝琴早年由族叔许配给都中梅翰林之子;梅翰林外任期届满,今年就回京,他要领着妹妹进京发嫁。母亲说过薛蝌来了也可以帮衬着我。”
张德辉颔首道:“薛蝌此人确实稳妥,不过大爷还是先请示一下太太吧。”
当晚,薛蟠就将要跟着张德辉出去学做买卖的事情说了,薛姨妈想到儿子开始慢慢撑起这个家,很是欣慰。第二日又摆酒谢过张德辉不提。
却说薛蝌本就打算进京送妹妹嫁人,听闻王熙凤之兄王仁也正要进京,就约了一道,互相有个照应。此时王家的船上已经有了三户人家,另一家是邢忠夫妇及女儿岫烟。那邢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