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的幸福生活 >

第87章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87章

小说: 汉末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一些心腹趁乱跑掉了。

王石虽然让阎行领兵追击,不过没有追上。

鲜卑匈奴既破,王石便立刻让人传回捷报,这边安排好防守事宜,便领兵与马腾、张绣和阎行仨人,押解着两万多俘虏,离了灵武关。

对于这三人接下来的安排,王石并没有说,不过早有腹案。

在他的计划中,马腾要镇守灵武关。

阎行和张绣两人,在王石的计划中,是要用在凉州西部,用以收复其他几郡。毕竟,那边虽然有个庞德,但势单力孤,还需这二人相助,才能尽快达到目标。

这次让三人一道回富平,却是有诸多事情安排。

不过在去富平之前,王石要回家一趟。两三个月没见甄姜,王石十分想念。王家村的一草一木,也时不时会浮现在王石脑海里,所以,他十分急切。

于是到了廉县附近,王石让马腾等三人领兵押解俘虏去富平,约定三天之后相见,这才骑了阿大,回了王家村。

沿着大河一路缓行,路边的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作物,在初chūn来临之前,仍然绽放着顽强的生命。或是土豆,或是麦苗。

沿河的牧场中,许多牧草已经生出了新芽,还有成群的牛羊马匹,正在啃食泛黄的牧草。

王家村外,好大一片平原上,居然已经筑起了地基。虽然地基之间仍然生长着作物,但王石知道,在这一批作物收获之后,这里就要拔起一座城池。

放眼望去,这一片地基根本看不到边。

王石露出会心的微笑,知道应该是贾诩干的。

还没走近村口,王石便看见好多人聚在一起,他知道,这多半是迎接他的。

果不其然,走近一看,为首的,有老村正,有胡远山,有附属十几个村里的里正,还有他朝思暮想的老婆,甄姜。

这里的煽情不做细表。

走进村子,便见河滩上一溜子八仙桌摆好,上面已经盛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王石心中感动,只好陪着所有人大吃大喝了一顿。

晚上的时候,与老村正和胡远山聊了一些有关于以后发展的问题,便抱着老婆滚床单去了。

两个多月不见,两口子相互之间想念非常,天雷勾动地火,整整折腾了大半夜。

第二天早上,甄姜都起不了床了。

在村子里放松休闲了三天,王石便辞了老婆,赶到了富平。

上元节虽然刚刚过去,但富平仍旧热闹万分。

王石骑着阿大,一路上全是打招呼的百姓。

王石只好耐着性子,笑眯眯的一一回话,做足了平易近人的模样。

等到口干舌燥,脸皮都僵硬了,才到了富平郡守府前。王石连忙让人看好阿大,在郡守府守卫崇敬的目光中,逃也似的窜进了府中。

贾诩的书房里。

王石坐在主位上,左右有贾诩、李老、马腾、阎行、张绣还有急匆匆从张掖赶回来的庞德,总共七个人。

“这次虽然侥幸击破了来敌,但我觉得,现在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今天叫诸位来,主要就是对政事、军务做一个调整。”

王石喝了一口茶水,道:“先说政事。”

“现在的郡守府,有原先的制度和部门,也有新增加的一些制度和部门,所以有些混乱,为了以后的发展,必须要梳理清楚。我与文和很早针对这些做了一个商议。”

“总的来说,把整个郡守府,划分为三部、十三司。”

“郡守之职,从今起,由我亲自担任。”

“郡守之下,有三部,一为政务部,下辖人事司、税务司、公路司、农业水利司、工商司、教育礼仪司、医务司这七司,李老为政务部从事,主管这一部,其下六个司的从事,由李老选拔推荐,我过目考察之后,再行任用。”

“其二为司法部,下辖巡捕司、调查司、审判司以及律法司这四司,行抓捕、调查、审判以及完善律法之责,贾文和任律法部从事,其下四司的从事,由贾文和推荐,我考察之后,再行任用。”

“其三,监察部。下辖锦衣司、暗卫司这两司,行监察官员、搜集内外情报之职。主管从事为贾文和,其下两司从事,由贾文和推举,考察之后,再行任用。”

“正是有关于政务部门的划分,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这话说了当没说,王石提出的东西,他们每人能反对。

王石点点头,道:“政务部门划分完毕,接下来就是军务。”

这话一出,马腾几个将军,都抖擞起精神来。

“有关于军务,我准备成立一个军部,dúlì于政务之外。”

“军部将军,由我亲自担任。其下有五部,两个司。”

“五部之中,其一,为作战部。职责是直接干涉指挥战争,下辖两司,为陆军司,水军司。”

“其二,参谋部,负责为战争作军事谋略。”

“其三,情报部,这一部门与监察部有些重合,部门从事与监察部一致。”

“其四,后勤部。主掌后勤粮草之事。其下没有分类司。”

“其五,政治思想部。这一部,已经在军中试行,想必诸位都知道其作用,平时引导战士们政治思想,战时鼓舞士气,等等作用。”

“军务暂时就这样。其中,作战部由我自己负责,陆军司,由马腾负责,张绣、阎行二人,则副之。至于水军司,呵呵,现在咱的水军,还不成规模,先搁置着吧。”

“其他几个司,参谋司、情报司和后勤司、政治思想司都先由贾文和兼任着,以后有适合的人选,再行任用。”

“除去军、政两部分,在这之外,还要组建一个科技部,下辖矿物司、民用科技研究司、军用科技研究司。打个比方,什么是民用科技?譬如改良耕作工具,改良水车,发明各种有利于民生的技术,这就在民用科技研究司的管辖范围。至于军用科技研究嘛,那就是研制出适用于战争的新的兵器等。以前的匠作司,就要按照职能,划分到这三个司之中。”

“这次就先搭一个框架,其中还有细化,以后再说,慢慢填补。”

“至于其中职位,诸位什么时候觉得有那个资格,或者有推举的人选,就来找我要。”

“今天大致就是如此,诸位下去之后,立刻着手划分组建,一个月之后,我要看到成果。”

“好了,就这样,唔,讲了半天,肚子饿了,大家伙一起吃一顿饭,然后就开始工作吧。”

第一百零六章上表

郡守府的这一次全面改制会议,其影响力之深远,恐怕只有贾诩大约能看得透。

早先的时候,王石就和贾诩谈过这个问题,不过并没有深入,只是点到为止。却没想到,今天王石会给他们一个惊喜。对于贾诩而言,王石的这一番改制,对于以后的发展,肯定有极大的好处。

至于其中玄妙,还要仔细琢磨琢磨。

不过对马腾几人而言,他们只看到了贾诩身兼数职,深得王石信任。而他们自己的权利在这次改制之后,就缩水了很多。

虽然心中有所郁郁,却也不敢说什么。

当然,异心什么的,在这次改制之后,受到各方面钳制,想来会逐渐趋于泯灭。

诸人各怀心思的吃了一顿午餐,王石命令马腾镇守灵武关,阎行、张绣二人则领兵去张掖。西、北两方有这三人镇压,想必应该高枕无忧。

至于东边,在贾诩的建议下,就不准备派遣军队。

一则是因为南部都尉已经倒向王石,其麾下数千军虽然只是乌合之众,但又不打仗,只用以镇守武都,已经足够。二则是不愿触及朝廷的神经,毕竟,朝廷还是正统,汉帝还没死呢。

另外,对于庞德,王石也做了细致的安排。

就让他训练新兵。

这次为了应付来自北虏的入侵,匆匆招募了三万新兵以及不少的后勤预备役。这些兵丁只经过了粗陋的训练,还算不上军队,所以王石就需要一个将领,对其做一个初步的训练。

想来想去,这个重任就落到了庞德身上。

而且在王石的想法中,这以后会逐渐形成一个制度。有专门的新兵训练营,经过对新兵的初步训练,再根据新兵天赋,从中挑选划分出各类兵种,分配到各个将领帐下,再由统兵大将进行深入训练。

对此,庞德并没有什么意见。

他只是初来乍到,还没立下功勋,早先被王石任命独领一军,就已经让他死心塌地。再说了,训练新兵这个差事,也不算差。而且他相信,主公王石不会让他一辈子都呆在训练营中的。

郡守府的书房中,这时候只剩下王石和贾诩。

“主公,经过这次改制,郡守府治下空出许多职位。而郡守府中,也没有太多适合的人员进行补充。属下提议,设立招贤榜,招募贤良。”

贾诩是个明白人。虽然经过这次改制,郡守府的权利划分细致,各部分条理清晰,运作起来,肯定效率大增。但是,凉州的人才的确太少了,没有合适的人才去操作,郡守府仍旧是个空架子。

这一点,王石也清楚。

不过他知道,这急不得。

首先,凉州本就是个贫瘠的地方。说贫瘠,并不只是指土地,还有文化。

这里胡汉杂居,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虽然经过这一两年大力推行教育政策,但想要培养出独当一面的大才,却还远远不够。

要人才,只能从中原找。

找到了还不算数,还要留得住。凉州,必须拿出更好的条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城池中的告示栏、驿站、以及一些交通要道,都可以贴上招贤榜,具体事宜,你看着办就是。”王石道:“不过还要遵循一条规则,宁缺毋滥,我们只要良才。凉州的摊子还不大,有些事你担待一些就是,我相信情况会逐渐好转。”

贾诩闻言,微微苦笑。

整个郡守府之下,好多部门都要他负责,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不过主公既然有要求,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再说了,依着他自己的本事,想来还玩得转。

“主公,”贾诩沉吟半晌,又道:“属下觉得,主公写的那三本启蒙书籍,应该是时候向中原推广了。”

王石愣了愣,斟酌片刻,道:“你的意思是?”

“这三部书,毕竟非同寻常。属下相信,只要见过这三部书的有识之士,一定会看到它的用处。这样一来,应该能吸引一些人才过来。”贾诩笑道。

“哦。”王石恍然,道:“行,这事你看着办。”

贾诩又被郁闷了一下——又是看着办。

“主公,在这之前,属下以为,应该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书院。”贾诩点点头,道:“筑好金银窝,引来金凤凰嘛。再说了,自从大力推行教育以来,初、中级学堂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需要,高等级的书院建设,势在必行。”

“嗯,有道理。”王石来了兴致,忙道:“的确势在必行,那你以为,建在何处才好?”

“中原有不少的书院可以供以借鉴。”贾诩思索道:“譬如颍川书院、荆州的鹿门书院,都坐落在山上,属下以为,我们也可以把书院建造在山上。”

“山上?”王石一愣,忽然脑子里有了些想法,道:“这个主意不错,正好有这么个地方,我觉得很适合。”

“贺兰山中。”王石说着,想起了那个山中湖周遭的景sè。

那里有山有水,有河流,有瀑布,甚至还有平原。而且距离王家村并不远。只要耗费一些人力,修建一条水泥路进去就行。再说了,不正好有两万余俘虏嘛,这事就让他们去做。

王石打定主意,细细将那山中湖周遭的景致和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贾诩闻言,连连赞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