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幸福生活-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主公,已经妥当。”张绣阎行二人相视一眼,齐齐答道。
说起来这两人还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一刻之前,两人接了王石命令,去收拢羌兵,当时心中还有些忐忑,觉得一刻钟收拢一万多人不太可能。但因为是王石第一次给他们下令,二人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但没想到,事情居然出奇的顺利。
二人命令一下达,羌人们十分顺从,根本不反抗,连鼓噪的都没有。所以各自分工,一人五六千,一刻钟刚好收拢,现在正列阵在营外,等候命令。
对此,王石并不觉得惊奇。
羌人们早被他慑服,阎行和张绣二人带着他的命令,去收拢羌兵,谁敢反抗?
“好。”王石点点头,喝道:“阎行!”
“属下在。”
“你立刻率领五千羌兵,去东门,若有人从东门溜走,立刻拿下,反抗者杀无赦。”
“喏!”阎行领命,出了营帐。
“张绣。”
“在。”
“你立刻率领五千羌兵,去南门,若有人溜走,拿下,反抗者杀!”
“喏。”
“边章。”
“在。”
“你带本部兵马,去北门。”
“喏。”
三人陆续走了,帐中就只剩下王石、李老、北宫熊和张玉四人。
“现在我们出去,到城楼下叫阵。”
王石率先走出营帐,集结剩下的两三千羌兵,列阵于富平西门城下。
王石立于阵前,一串羌人头目跪在地上,面朝城门。
“城上的听好了,立刻叫城中的那些狗东西出来见我!”
王石大喝一声,声传十里,震得富平瑟瑟发抖。
早在王石绑了一万多羌人的头目,带着这一万多人来到富平城下的时候,城中就得到了消息。
那些部族首领们不明所以,不知道布置在王家村的人怎么会回来,都聚集起来,激烈争论。
唯有那中年书生,知道消息后,立刻脸sè大变。
“苦也!”中年书生心中叫苦:“怎么会这么快?那些家伙都是吃干饭的?”
中年书生暗骂不止。
他早就仔细嘱咐了包围王家村那一万多人的头目们,让他们小心谨慎,就是为了防止王石的斩首之计。只要这些人小心一些,不被一网打尽,那王石就是有翻天之能,也要顾忌暴乱中王家村被波及。
毕竟,王石再厉害,也只是一人。他要玩斩首战术,一不小心没控制好局面,只要羌人头目没死绝,一声令下,大军冲击王家村,那王石也只能束手无策。
所以,中年人才有把握使得这些羌人逼走王石,完成自己报复王石的计划。
却没料想居然出现这样的变故!而且这么快!
一万多人,竟都回了富平。中年书生就是用屁股,也想得到发生了什么事。
“不行,我得离开这是非之地!”
中年书生打定主意,草草收拾了一番,就准备从东门溜走。哪里知道,到了东门,却发现东门外竟有数千人马堵路!
“苦也!”
中年人苦笑一声,连连摇头,面显无奈。
第七十六章诸事毕
古人云成家立业,成家,不可否认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尤其对于王石这样的老男人来讲,其意义更是重大。
穿越之前,王石为空间成长奔走十几年,连个恋爱都没谈过,对于老婆、爱情什么的来说,他就是个菜鸟中的菜鸟。却不想穿越之后,才区区一年时间,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结婚了。
高兴?茫然?不知所措?
王石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感受,但他知道,从这天起,他的生活,他的想法,他的一切,都要发生巨大的改变。
甄逸的妹妹,王石现在的妻子,叫甄姜,是个名副其实的美人。长相秀丽端庄,身材婀娜多姿,尤其是眼睛很大。就现在而言,性格还是很娴静、温柔的。为什么要说就现在而言呢?因为女人在婚前、婚后、认识前、熟识后的性格,其变化真的很大。而现在王石与甄姜虽然结了婚,但两人之间的确还不是很熟悉,所以甄姜的温柔到底是骨子里的还是表面上的,王石也只能是猜测了。
不过既然结了婚,王石就不会再去在意其他一些东西。从骨子里来讲,王石是个很传统的男人,觉得从一而终才是正道,脾气不好,可以相互理解,性格不合,可以相互补充。夫妻之间,不只有爱,还有年深日久、相濡以沫的亲情。像两千年后那种动不动就离婚,今天结婚,明天就离了,什么性格不合,什么这样那样的,那算什么?所以他从来都以为,zìyóu恋爱得来的婚姻,好多都不长久,还没有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的实在安稳。
同时,王石还很鄙视那种借口事业而忽视家庭,忽视妻、子的男人。他觉得吧,人这一辈子,相扶到老的,就是妻,对她好,对她关心,对她细致,其实就是对自己好,对自己关心,对自己细致。两人一体,其实不分彼此。
所以王石在匆匆处理了富平的事儿之后,便立刻赶回王家村,与甄姜完婚。至于其他的权利呀、势力呀什么的,在他眼中,都没有妻子老婆来的重要,那些都是外物,生活才最重要。
富平的事,王石处理的很极端。
一个字,杀。
一帮子反抗王石的湟中羌部族首领,都被王石杀了个干干净净。而且是亲自动手,当着整个富平所有羌人的面,王石把这些杂碎撕成了碎片。
当然,有死忠份子要暴动,王石自然不会客气。
所以在那一天,整个富平都在流血。
最后李老统计,这一次,至少死了五千人!
王石亲自操刀的,就有一千以上!
可以说,从这天起,王石给所有北地人的形象,不止是英雄,还是妖魔。
大清洗之后,王石让北宫熊配合李老将湟中羌麾下所有部族打散,组建村落,统一管理,不再允许部落的出现。若有人反抗,立刻让张绣和阎行带兵屠杀!
对此,李老虽有微词,但也不反对。
北宫熊更绝。在胡人眼中,叛乱就要清洗,从来都没有妥协的。哪一次胡人的政权接替不是在血雨腥风中?所以对于王石的举措,北宫熊不但不反对,反而举双手赞成。
其实这一举措,从根本上瓦解了湟中羌,剥夺了北宫熊的权利。但北宫熊不知怎的,竟然没有半点意见,还极力促成。
对此,王石很满意。他不想与这个便宜徒弟产生矛盾,毕竟,王石从他这里得到了不少的帮助。
这一次血腥的屠杀中,只有一个人幸免于难,就是那个化妆想逃出富平的中年书生。这家伙当时眼见城门被堵,富平被围,一时间出不去,就化了妆,躲在城里,准备等到事情平息之后,才出去。
他这个主意,其实很妙。
富平经过李老一年的尽心治理,已经十分繁华,其中常住的居民,就超过了十万人。要在十万人城里寻找一个,跟海底捞针没啥区别。
但事实上,他还是被抓住了。
因为有人告密。王石清洗湟中羌的时候,就仔细问过其中的缘由,得知了这人的存在,而且从那些首领的口中,他还推测出,这人应该还没出城。所以当天就下了文书,重金全城通缉。
这家伙虽然装扮的很合理,但毕竟是个陌生人,周遭的居民发现了他,在重金的诱惑下,就直接到北地郡守府来告密,于是被王石不费吹灰之力就逮住了。
逮住这人之后,王石立刻就认出了他,那个会盟时站在阎忠背后的书生。本想给他一刀,却没想到这人竟然是个名人,而且还是大大的名人!
贾诩!贾文和!
被称之为毒士的超级谋士。
就是他,不费吹灰之力,就煽动挑拨了湟中羌一干首领,让他们反叛,要把王石赶出北地。
王石就不明白了,他与贾诩无冤无仇,这家伙吃饱了撑的?要跟他作对?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贾诩与汉阳阎忠有旧。当初贾诩年轻的时候,不被人所知,只有阎忠慧眼识人,说他有良、平之奇,这可以算得上知遇之恩,所以这些年来,贾诩与阎忠一直有交往。阎忠被王石威胁,他觉得不爽,想要报复王石,给他个教训。于是便轻装简从到了北地,依他的口才,稍稍一煽动,立刻成事。
按照贾诩的计划,羌人头目们本应该能成事的。就算不能成事,也有足够的时间让贾诩自己逃脱。但贾诩没想到,王石的动作居然那样快,在他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收拾了包围王家村的军队,并且围住了富平。
就这样,贾诩被逮了。
对于贾诩,王石十分欣赏。他是个聪明人,不但计谋出众,而且还很懂得保命之道。原本历史上,多少位高权重的谋士猛将都不得善终,只有他,一直滋润的活到老死。
所以王石就给了他一个选择。
要么死,要么给王石干活。
贾诩连犹豫都没有,立刻拜了王石为主公,倒把王石搞得愣了一愣。
这也太简单了吧?
王石就纳闷了。不是说那些牛叉的谋士猛将,都很傲娇嘛。就像那个村夫诸葛,刘备还要三顾才能请出山呢。却没想到,贾诩连一个条件都没提,就答应了。
王石不由一问。
贾诩答道:“仅仅是为了保命而已。我深知主公的本事,刀山火海龙潭虎穴一人都能闯得,就算我贾诩逃到天涯海角,一时间逃出了主公的视线,但也不免有与主公打交道的一天,那时候主公直接杀过来,我贾诩还是难免一死。所以干脆就跟主公干,要么主公飞黄腾达,我贾诩也落个好处,要么主公死了,我贾诩再去投奔其他人也不迟。”
贾诩说的直白,王石怎能不明白?
说白了,王石没死,贾诩就跟他干,王石死了,贾诩再跑路也不迟。
对此,王石不以为忤,就让贾诩做了李老的副手,帮他处理政务。
要知道,现在边章、张玉投靠王石,金城郡和武威郡就成了王石的地盘。安定郡也没没有其他大势力,肯定要被王石吞没,将所有地盘连成一片。
这么大的地盘,李老一个人处理,还是有些吃力。毕竟老了,精力不够旺盛。
这下贾诩加入了麾下,王石正好放手,自己过自己的逍遥生活,一切都交给贾诩和李老。
而且贾诩竟然得李老,正好与李老配合默契。
这让王石很惊奇。
一问之下,李老也不再隐瞒,就说了出来。
却原来,李老也不是简单的人物。虽然不是什么名士,但却出身不凡!
他竟然是李膺的弟弟,还师从于马融,与卢植、郑玄等人为同窗好友。
李膺,字元礼,荀爽之师。举孝廉,历任渔阳、蜀郡太守、青州刺史、护乌桓校尉、度辽将军、河南尹。其人反对宦官专权,致力于纠劾奸佞,还在任河南尹期间,逮捕杀死了作恶的张让之弟,野王县令张朔。后死于第二次党锢之祸。
李膺死后,妻子徙边,家人遭到宦官迫害。
当时,李老被迫远走塞外,辗转多地,也与贾诩相识,最后于祖厉定居,一直到遇上王石。
对于李老的来历,王石也常有猜测,却没想到有这么大的来头。
不过王石并不在意,李老是他的亲人,其他一切,都无所谓。
将一切政事交给李老和贾诩,施行推广高产作物、推行教育。务必将北地、安定、金城、武威四郡整合而一。
又让阎行和张绣掌管军事,整合力量,训练成军。王石还从空间里拿出了两本兵书送给二人,《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这两部书,都是原本历史上,明朝戚继光所书,是包含了所有有关于练兵、打仗的巨著。
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