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第233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233章

小说: 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人工合成橡胶成为化学系的重点研究课题。

到了1910年3、4月间,上海橡胶股票的最高股价不断被刷新,各大报纸上炒得沸沸扬扬。孙元起终于开始担心起来。

清末股市的情况,孙元起不了解,但一百年后中国股市的情况还算有点耳闻。众所周知,中国股市是全球最诡异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成绩斐然,股市却是熊成一片。其间横行着政府的行政干预、庄家的暗箱操作、大股东的内幕交易、金融大鳄的呼风唤雨,根本无法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挂钩。

再者,物极必反也是自然之理。国外纳斯达克的事儿太远,暂且不论,单说孙元起亲身经历的07、08年股灾:沪股指数先从2000多点一路涨到6000点,无数人欢欣鼓舞,以为中国股市的春天终于来了。谁知这不是春天,而是严冬来临前的回暖,接下来就是腰斩再腰斩,一路跌到1700点,跌得股民脸都绿了,跳楼自杀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托尼、莉莉丝兄妹俩的产业大半在上海,也不知道他们卷进去没有。要知道眼下经世大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他们产业的利润。要是他们垮了,经世大学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事在电话、电报里也说不清,当下孙元起连着拍了数封电报,催他俩火速进京。

托尼兄妹接到电报,也不知北京发生什么大事,只得赶紧撇下手中的活儿,直奔北京。

刚一见面,孙元起就直奔主题:“托尼、莉莉丝,你们都买橡胶股票了么?”

托尼有些疑惑:“约翰逊,你叫我们来,就是问这个问题?还是你也想买一点?”

莉莉丝倒是很干脆:“买了一点。最近几个月橡胶股票非常看好,就用手头资金买了一点,收益很不错呢!”

孙元起严肃地说道:“如果没买,那是最好。如果买了,赶紧脱手!”

莉莉丝对孙元起的意见还是非常尊重的,见孙元起态度坚决,便立马应允道:“好的,我一回上海,就把手里所有的橡胶股票全部抛售掉!”

托尼一愣:“约翰逊,你得到什么消息了?”

他可是动用了集团大量流动资金来购买橡胶股票,要有个闪失,只怕会伤筋动骨。在托尼看来,孙元起不仅是政府高官,还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各国科研机构都有紧密联系,保不准得到了什么重要的内幕消息。

孙元起摇摇头:“我没得到什么消息,只是觉得形势不对。”

托尼松了一口气,语气轻松地说道:“约翰逊,你是不是多虑了?据新闻报道,1908年,英国进口橡胶总额达84万英镑,去年增加到141万英镑;我们美国1908年进口橡胶5700万美元,去年增加到7000万美元。这表明橡胶的刚性需求确实非常大,并非恶意炒作。但橡胶树从栽种到可以割胶,快的也要五、六年,迟的则要八到十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此情况下,橡胶价格上涨也就可以理解了。

“记者从英国发回的报道称,伦敦市场上的橡胶价格1908年为每磅2先令,1909年底猛涨到每磅10先令,眼下已经达到每磅12先令5便士。伦敦的橡胶股票也随之水涨船高。一家新成立的橡胶公司发行100万英镑的股票,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另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最初每股10镑,发行不久后就涨到每股180镑。

“各种数据都表明,在一段时期内橡胶价格还将持续走高。约翰逊,你觉得形势不对,理由是什么?”

理由?孙元起还真没什么理由,貌似后世的历史课本上也没提有这么一档子事儿,难道我是杞人忧天?

托尼又说道:“现在橡胶股票,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祥茂洋行发行橡胶股票时,门口被顾客堵得水泄不通,队伍一直排了两三公里。为了抢购股票,不少人大打出手,结果招来了巡捕。谁知巡捕听说发售橡胶股票,竟顾不上处理案件,也开始排队购买。

“我手里的这点,还是各大橡胶公司在我们广播公司做广告时,我趁机用广告费折换的。买进时30两银子一股,买了以后股票就天天涨,现在已经涨到每股90多两。许多人知道我有股票,拿着支票簿盯到公司门口,只要肯卖,马上签字。可是我会那么天真么?”

托尼越是说得天花乱坠,孙元起便越觉得心惊胆战:如此暴利,到底能维持多久?连托尼这么冷静的人都神魂颠倒,何况其他人?

孙元起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你们两人企业的利润收入,是经世大学以及众多附属中小学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保证学校平稳发展,稳定的经费来源就显得愈发重要,这也要求你们的企业要稳健经营,而不是从事股票投机。事实上,你们企业如果正常经营的话,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不是么?”

托尼脸色有些不好看,说话也不客气起来:“约翰逊,你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我,则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你知道科学家和商人的区别是什么吗?”

孙元起态度也严厉起来:“托尼先生,我作为远东广播集团的第二大股东,现在正式向你提出三个建议:

“第一,抛售掉集团购买的所有橡胶股票;

“第二,利用集团在南洋的记者,调查各橡胶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第三,就橡胶股票暴跌的可能性及相关后果咨询有关经济学家,如果有必要,尽快在中华广播公司播出预警消息。

“如果你在短期内没有做到,因而给集团造成重大损失的话,我将考虑联合部分股东,在董事会上提出对你的不信任案。”

孙元起可不是在危言耸听。

在远东广播集团,孙元起一人就占了26%的股份;莉莉丝的11%,可以视同孙元起持有;此外,伯格曼先生还占有17%的股份,是公司第三大股东。虽说伯格曼先生是托尼的父亲,但只要孙元起给他的甜头足够多,他是完全不介意在这个问题上坑害儿子一把的。

三个人,54%的话语权,足以让托尼在远东广播集团的地位摇摇欲坠。

比起失去橡胶股票获得的利润,显然失去集团统治权更令人难以容忍。托尼在孙元起的威胁下,不得不低头服软。

二三五、浙东飞雨过江来

两人很快返回上海,把手中的橡胶股票清仓。尽管很多人对他们在此时抛售股票的行为大惑不解:这不是把会生金蛋的母鸡拱手送人吗?但这种疑惑显然丝毫没影响他们接盘时的热情。

孙元起还让莉莉丝给孙多鑫、孙多森哥俩捎去口信,希望他们如果购买橡胶股票的话,最好尽快退出来。至于他们具体会怎么做,孙元起就不好干涉了。

除此之外,托尼还派出了集团中最有能力的几位记者赶赴南洋,对蓝格志、薛纳王等几家著名的橡胶公司明察暗访,看看究竟如何。

蓝格志拓植公司是英国人麦边1903年在上海设立的,号称公司经营橡胶种植园,开挖石油、煤炭,采伐木材,其实就是个纯粹的皮包公司。在国际橡胶价格上涨之后,麦边发动了广告攻势,花钱请人在上海的中英文报纸上大肆吹嘘“橡胶时代”的到来,蓝格志公司的商标长时间地占据了中外大报的头版。

麦边还每周召开一次董事会,每次都拿出“从产地拍来的电报”,像模像样地向董事们报告近期的橡胶产量。不仅如此,他还每3个月就给购买蓝格志股票的“股东们”发一次红利,每股可拿到12两5钱银子。在他一系列鼓动和操作下,蓝格志公司的股票价格被越炒越高,面值约60两银子的股票很快突破1000两一股的大关,并且还一票难求。

至于薛纳王公司更是个骗局,它也效法蓝格志每季度就给股东发股息,一股7两5钱银子。还声称薛纳王公司出产的橡胶质量比蓝格志公司更好,到了最后,股价居然超过了蓝格志。

这些橡胶公司都曾在中华广播公司做过巨额广告,在托尼心底里,完全相信它们信息是真实的。他此次派出精兵强将,不过是想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给孙元起一个教训,让他以后尽量不要干涉公司的正常运营。

很快,调查就有了结果。这几家著名的公司要么在南洋的种植园才开始整地栽树,要么甚至连块地都没有。所谓的橡胶产量,完全是向壁虚构;所谓的红利股息,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

看完调查报告后,托尼浑身冰凉:要不是已经脱身,真相曝光后,自己岂不是死得很惨?

事关重大,托尼不敢自专,赶紧拿着调查报告直奔北京。孙元起皱着眉头看完报告后,问道:“如果橡胶股票泡沫破裂的话,会对上海乃至全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托尼搓着手说道:“非常致命!我们通过上海商务总会进行了大致调查,所有橡胶股票中,华人大约买了80%,在华外国人抢购了剩余的20%。很多华人不满足于在上海抢购,还调集资金到伦敦投机。上海虽然号称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由于集中财力投机橡胶股票,目前已经无资可融。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尤其是钱庄的流动资金,都被橡胶股票吸纳殆尽。

“估计华商在上海投入的资金约2600万至3000万两,在伦敦投入的资金约1400万两。中国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也不过才1亿两左右,一旦橡胶股票泡沫破裂,巨额银两外流,会让政府运转失灵,财政状况恶化。工商业则因为资金短缺,购买力下降,会受到致命打击。像远东广播集团的广告业务、华熙味精厂的味精销售等,预期都会出现大规模下滑。”

“真是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啊!”孙元起狠狠地把报告摔在桌子上,“天上会掉馅饼么?如果要掉,那也是个陷阱!可恨这帮人已经掉进陷阱里,还对着馅饼流口水。古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果不其然!”

托尼顿时局促不安起来,等孙元起停止发飙后,才小心翼翼地说道:“虽然如此,不过我和莉莉丝还好,毕竟已经顺利从股市里脱身。即便橡胶股票泡沫破裂,下半年经营困难,之前在股市上的盈利也足以弥补亏损,不会影响今年的分红。”

孙元起点点头:这也算是难得的好消息了。只是不知这次股灾要闹多大、闹多久,看来经世大学近期就要压缩开支,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托尼接着说道:“约翰逊,我们广播公司还要发布预警消息么?”

“当然要!”孙元起斩钉截铁说道,“我马上会给军机处写一份密折,汇报此事。另外再写封私信,你帮我带给上海道台,让他秘密控制住那几家皮包公司的主谋,防止外逃。

“你现在就回上海,回去之后,马上把信交给上海道台,随后撤下所有橡胶公司的广告,然后过一两天,再发布预警消息。”

孙元起的举措,不可谓不尽心,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和托尼密谈的时候,关于橡胶股票泡沫的传言已经在上海滩散布开了。道理很简单,那几个记者虽然签署了保密协议,可谁家没有三大姑八大姨买了橡胶股票呢?既然买了,本着“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道义原则,总得透露点风声吧?最后,还一再叮嘱:“这是机密,不能随便外传!”

越是机密的小道消息越是传得飞快,很短时间上海滩便人尽皆知,说到最后还有那么一句:“这是机密,不能随便外传!”

随着流言的传播,蓝格志、薛纳王等几家股票价格开始直线下跌,其他橡胶股票的上涨势头也被遏制。但“橡胶时代”的理念实在太深入人心,不少人依然在持票观望,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