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骄子-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饶是叶霄已经明白他不可能反穿越的情况下,也是在经过了一段极度煎熬的日子后才对现在的生活了有了一丝的适应,不再感觉到这日子的空虚和沉闷。
每天闻着这毫无污染的空气,和村子周边的一片绿意,反而让叶霄对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有了一丝迷恋。而这半个多月的沉思和多方面实地考察,让叶霄的计划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就在几天前,苦思多日的叶霄终于穷极生变,一个灵感冲击了他的小脑瓜:蚯蚓喂家禽。
在前世,作为省委办公室第一处的正科级主任科员的叶霄,每天都要接收海量的报告,虽然他只要简单的阅览后并上传下达外,他没有任何的决定权。但经过多年的阅读锻炼后,叶霄的阅读速度早就达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此后,他倒也乐得轻松悠闲,每天上班喝喝茶,看看报,阅阅文件,品品小说,甚至动手写写小说。
但是就是这样的生活也让他接触到了无数的发展报告文件,其中就有一份《关于如何提高农村养殖业产值报告》。这份报告里详细地介绍了农村养殖业的疲软,产能不足,无法形成效应,使得农村收入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这种用蚯蚓喂食家禽,以猪、鸡、鸭为代表的家禽的养殖方式。蚯蚓蕴含丰富的蛋白质,家禽长期进食,可以有效且直接地吸收其营养成分,易长膘,出精肉。对产能、产值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
这一灵感也立时让叶霄惊喜万分、迫不及待。现在是十一月中旬,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从现在开始每天给家禽为食蚯蚓的话,经过两个月的生长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后,叶霄就专门对村里每家每户养殖的家禽和这一代土地里蚯蚓的生殖量进行了一个统计和调查。
村上基本上每户都有养殖2~3口的猪,6~7只的鸡或鸭。全村加在一起差不多有猪239口,鸡713只,鸭537只。而这一带田地里的蚯蚓数量更是相当可观。叶霄经过抽样调查后发现,几乎随便一铲下去,就能铲到好几只又大又肥的蚯蚓。这一发现令人十分振奋。
于是,在最近的两三天里,叶霄在白天饭后带着弟弟和表弟来田间挖蚯蚓。几乎是饭后不见人,饭前才归家,很有一种“晨曦理慌秽,带月荷锄归”的味道。
这几天叶霄三兄弟白天饭后的消失并没有在家里引起什么骚动。一来叶霄有着天神转世,菩萨启灵的名头罩着;二来这大半个月来,叶霄的安分,乖巧的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叶霄的二婶婶高凤兰也乐见其成。因为杨明在家里除了对叶霄这个表哥很亲昵之外,谁的账都不买,也算是家中一霸了。
每天在饭后,叶霄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在田里蹦跶,成果很是喜人,叶霄等人几乎不用怎么深挖就能挖到蚯蚓。而且在挖的过程中,他还引进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那些小的蚯蚓,只要没有被伤到,就一律放生。“养肥了再杀”这一概念也被他很好地灌输给了表弟杨明。
叶霄就这样乐此不疲的每天在田间挖蚯蚓。当然,在这些日子里,也发生了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起先的一次,叶霄带着两个小兄弟去挖蚯蚓,小叶凌看着哥哥和表哥两人挖蚯蚓,感觉很好玩,嚷着也要玩。叶霄在安抚了一阵后,发现没什么效果,于是就将自己的棍子折断为两节后,让小叶凌一起挖,并教会了他怎么挖,同时一再告诫他蚯蚓不能吃。可是,挖着挖着,小叶凌就将这些告诫给抛到了脑后。一时趁着叶霄没注意,他差点就将一条自己挖出来的蚯蚓给放到嘴里去吃。幸好被表弟杨明即时发现,要不然……
好像也没有什么要不然,家禽能吃蚯蚓,人自然也能吃,长到一定程度的蚯蚓还能入药呢。
只是叶霄一想到那种情景,胃里就一阵搅动。之后,叶霄将小叶凌掰过来狠狠地揍了一顿屁股之后,才放手。虽然之后的几次小叶凌也嚷着要挖,叶霄没办法只能应允,但是在那一顿打PP之后,倒也没发生同样的事,而叶霄也一直在旁注意着他。
叶霄每次在挖好蚯蚓之后,就会将这些蚯蚓拿到舅舅家养鸡鸭和养猪的地方地方,给鸡、鸭、猪喂食。
他自己家是没养这些玩样儿的。杨秋水又是带孩子,又是在窑上上工的,要是再养这些,那可真不让人活了。
每次看着鸡鸭争抢蚯蚓时,叶霄也是一阵喜悦,前世的他几乎从来没干过这样的活计儿,他感觉有些新奇。而表弟和弟弟则是看着这鸡鸣鸭叫的,在一旁可劲儿地拍着肮脏的小手,欢叫不已。
码字很累,真的。如果觉得《再世骄子》还行的话,就投个推荐和收藏,只要您手指轻轻一点,点石成金!泊岸感激不尽!
第一卷 那一抹乡土情怀 第十一章 杨秋水的发现
季节的车轮渐渐前行,如流光般碾过深秋的最后一丝的晚寒。
冬季的到来如雨夜那微绵的细风,逐步走进了大街小巷,在人们不经意间,身上的外套已经裹紧!冷厉的空气在小村庄上空盘旋,天空看上去如此清晰而冷彻!
日子依然平实简单。穿越至今,叶霄对于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心存美好,何处不是桃园?
每天日出带着两个小兄弟去挖蚯蚓,提罐带棒。在实现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也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来教导两个弟弟。他始终坚信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这是世纪老人的一句话!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从来不曾质疑过。
当然,在他心中还压着一件事:弟弟的车祸!
他已经不记得前世弟弟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车祸,毕竟那时候的他依然朦胧。尽管,当年的那一幕让他终生铭记。
事情的未知性是最可怕的!叶霄知道自己不是神,而世界的轨迹若自己依然如原来的道路去走,那么他什么也改变不了。因此,若想让弟弟小叶凌免去那场灾难,他必须要时刻不放松。看着弟弟,教导弟弟,甚至将弟弟和自己“绑在”一起!
叶霄的蚯蚓计划已经执行了大半个月!他在心中盘算着,年关的脚步越来越接近,时间所剩不多。叶霄推算过日历,今年的除夕的时间是90年1月26。也就是说他的养猪计划还有两个月多点的时间。因此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成绩,只有这样舅舅才会重视自己的意见,并且将这个方法普及到村上的每一户人家!
时间虽然紧迫,但是也还算足够。经过大半月的蚯蚓喂食,叶霄发现舅舅家的家禽在一定程度上要生长的好过其他的村民。但是也仅仅是好过一点点,还不是很明显。叶霄此时要做的首要任务,还是——养鸡,养鸭,喂猪!
随着天气的转冷,唐山乡的建筑业也进入了相对冷清的淡季。内陆初冬的冷风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杨秋水所在的砖窑也因为砖的销售降低而选择了减产。因此,杨秋水在最近几天选择了临时辞去窑上的工作,回到家专心照看几个孩子!
杨秋水心里有一个想法,她自己文化不高,但是对于教育孩子她一直有着超出常人的执着。特别是在丈夫说要带她们一家子回闽省之后的那一段时间,她就在计划着能不能在小霄去上学前就叫叶霄一些浅显易懂的知识,比如拼音,比如查字典!
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学,却还要落后于人!她了解闽省人的那种天生的优越感和排他性,虽然她在闽省呆过的时间很短暂。但敏感的心让她很准确地扑捉到了丈夫家乡那边的这种风气!她自己无所谓,但是她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收到这种排斥或者歧视!也许这才是她辞工的主要原因!
护犊情结,这是每个母亲的天性。无论是哪种生灵,护犊,是一种本能,深入骨髓,浸透血脉!
杨秋水在家两天了,她依然和以往那样照看着孩子们。然而,此时的她却感觉出了一种失落感,因为孩子不再那么依恋她了。
杨秋水站在村旁的田地田埂上,看着蹲在地里挥舞的棒子,争聚精会神挖蚯蚓的叶霄三兄弟。她感觉自己此刻有点多余!
在家照顾孩子的这两天里,她一边思考着应该教叶霄什么知识比较适合,一边观察着叶霄的变化。她信神,相信叶霄的“菩萨启灵”,对于叶霄的各种奇异表现,她并没用表示出多大的惊讶。
但是,这次还是被叶霄的行为结果给震住了。
在杨秋水辞工回来的第二天早上,叶霄吃完早饭又准备带着连个小兄弟去挖蚯蚓。杨秋水很是不理解,在看到他们在田地里剖土挖洞时,感觉这样很不卫生,于是就上前去制止叶霄等人。
然而,叶霄却用一种很认真的态度对她说:妈,我这是要挖蚯蚓。我们要拿蚯蚓去喂猪和鸡鸭!蚯蚓可有营养了,不信你等会儿去看看我们的成果。
杨秋水闻言也就放任几兄弟去瞎闹。但是她还是不信蚯蚓能喂猪,而且还很有效。
但是在之后她震惊了。
在看到了兄长家的家禽之后她又随着叶霄去了两家邻居家看了看。其中以兄长家的家禽个头最壮而且气色最好。对于她这样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女人来说,她对家禽无疑是十分熟悉的,就算不会看病,但判断家禽的生长情况还是很肯定的。兄长家的家禽一看就是营养充足,培育得当的优良品种,与邻居家的鸡鸭猪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
“小霄,你告诉妈妈,你们一直这样那蚯蚓喂它们的吗?”杨秋水很认真的问道。
“嗯。”叶霄被母亲盯着有的不好意思,轻轻地点了点头。
“多久了?”
“有大半个月了。”
“你怎么会知道用蚯蚓喂它们吃的?”杨秋水依然问着,但是语气中已经平静了许多,并且语气也不似对小孩子说的那样随意。
“呃……”这个真的有点把叶霄给问倒了。一开始,叶霄只是想着尽快帮舅舅,一门心思都放在发展的问题上了,哪还有心思去考虑该怎么解释自己是怎么想的。现在被母亲这一问,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有点急躁了。
“我是在家里的收音机里听的。”叶霄急中生智,突然联想到家中那台经久未用的收音机来,“前一段时间我在家里无聊就玩着那个收音机,感觉还挺好玩的。一开始不知道怎么一弄就有声音出来了,后来就经常听,里面说蚯蚓可以喂猪。”
自从叶霄那次高烧之后,杨家人已经习惯了叶霄的说话,不再对话的条理清晰感到惊讶。
“真的?”杨秋水还是不相信,因为她记得那个收音机好像有些年头没用了,虽然不大清楚有没有坏了,她的意识中认为应该已经坏了。但是叶霄的话她潜意识中也不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会说谎。尽管叶霄有“菩萨启灵”,但是,她还是认为叶霄终究还是个小孩子。而且眼前的景象告诉她,叶霄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起码哪些壮实的家禽假不了。因此她并没深究。
又或者,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本就应该如此的不凡!
接下来的两天,她又跟着叶霄看他们天天这样的挖蚯蚓和给家禽进补。当然她是不会去挖的,作为一个女人对这种软软黏黏的生物有着天生的畏惧和恶心。
就这样,看着自己儿子天天在田里瞎折腾,她心中的自豪与日俱增。同时,心中的一个想法也渐渐明晰。
那日午饭时大哥杨致远的落寞寂寥也让她深有感触。假如这个方法能够大面积地普及到全村,那么全村人民在年底是不是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