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的企业不就是这样管理的吗?梅兰妮看着于立清;后者想了想;觉着也是个好方法。但是;还需筹划了才能实行。
有些事情还是要给人时间做缓冲的。
梅朵知道老乐要去富阳;又和他说了几句。
老乐说;"朵姐儿;你不说;我也知道;去了那里就要打听了什么物种好;再带了回来;哪次我不是这样做?还用你特意的吩咐。"
梅兰妮就低头笑;用嘴对梅朵比了个"欧巴桑"。
华家的贸易行日日繁忙着。梅兰妮经常也去那里帮忙。帮着于立清进行人事按排。
这天;从琅琦运来了火柴。
山塘河并不宽;这里卸货;旁边的几家都知道。这一方方的大纸盒里装的是什么?
华记的人并没有瞒着。火柴。他们告诉那些人。
前年销售砂糖;苏州人反应冷淡。而这次;火柴已经在苏州引起了轰动;大家都知道那东西好用。倒是其他商会那边还没有反应过来;到现在还没有派人来商谈。
最早闻风而至的是孙春阳的掌柜。孙家设有蜡烛房;这火柴搭在那里肯定好销。
华记早就商量好了;批发价格按九折算。
孙家要了一千包。包数虽然大;但是银两并不多;只要四十五两银子。孙掌柜见华记没有奇货可居;心里高兴。华记趁机问了腊鸭的定购;孙掌柜也愿意多购。又让他看了梅兰妮这次带回来的海货;淡菜;紫菜;鱿鱼干等的货样。每种让他带些回去;好好的琢磨。同孙春阳的生意大多都是三个月结帐;因为;华家的人都知道这家店的信誉极好;一直到太平天国起义前;在苏州的南北货中都是领先的。
周边的茶馆;客栈也过来批发;根据能力大小;或多或少。
一日;梅兰妮在看火柴的销售情况表时;看见了常记客栈的名字。
梅兰妮指着这家客栈对于立清说;"下次这家客栈再来批发;给他八折;以后都照这个价给他家。"
于立清脸上没有做出什么。但心里奇怪。看了帐上;常记只不过是一百包的生意;五两不到的生意。
梅兰妮告诉他;"我家现在的房基地是他让与我家的。"
于立清恍然。
说到常大;得到了华记的优惠。回去后就使人去查。华家出了五进士;这在苏州已经传遍;他自然是知道。常二为了这事还对他狠狠埋怨了一番;认为那本来都是自己能享的荣耀;而如今都成了一汪子清水;只是从身边淌过。
常大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他;常二的祸患不会小。知道华记的东家就是华家的人;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看法。对于他享有的特殊折扣的事;自然不会对任何人说起。有很多事;大家都懂得心照不宣。
商肆繁华的地方;奸商就不会少。有的人家;批发了火柴;回去后;把盒子里面的火柴拿了些出来;放进些小木棍。买到这样火柴的人;就拿到华记来投诉。
华记的人问名了出处。记下了这家店铺。下次就取消了他家的批发。
火柴这种东西;讲到底不过是一文两文的薄利生意;所以这样的财迷非常的稀有。
杨家拿到了他们想要的漆器;由于华记的漆器精美无比;他家凭着这样的漆器和皇室又做上了生意。同时;又向华记贸易行定下了下一次的交易量。
山塘桥这附近是苏州最繁忙的商业街。梅兰妮利用她家的便利条件;有时也要去逛逛商店。毕竟是上海滩出来的女人;逛马路是每个女人的必修课。
这日;梅兰妮来到山塘街上的见一家店铺上的招牌写着"装潢"二字;心里奇怪;难道苏州也有了装潢公司?
进门看了;才知道这装潢原指的是书画装裱。并非是后世的房屋装潢之意。
看见了店里的挂着许多书画;梅兰妮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些年来;在三胞胎的熏陶下;她的书画鉴赏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店中的伙计上前说明;他家的字画都是别人拿来装裱的;并不卖。如果要买字画;隔这几家门面就有一家风雅斋;那里专营名人字画。
梅兰妮依言来到风雅斋。那店铺的墙上满满当当的挂着各种尺寸的字画。见她进店;店中小二面有惊诧之色;这个年代的女人很少有着样独自逛字画店的。
但是;良好的职业训练使他们还是很友好的接待着梅兰妮。热心的介绍墙上的字画。
这其间也有人进来问津字画;原来;这能叫的出名号的画师的画是不挂在墙上的。他们的画是卷了画轴;藏在柜子里。有人问了;才拿出来;展开供人观看。
字画界向来有造假的传统;所以对名人字画的真伪;梅兰妮是吃不准的。
她还是看向墙上新人的作品。
有一幅画画的是寒山寺景;房屋十分工整。人物活动颇丰富多彩。梅兰妮见了非常喜爱。仔细见那落款;题着"徐扬"二字。徐扬的在后世的苏州名气很响。只是这时;徐扬尚未成名;他的画还在新人画中。
店中伙计很有眼色;见梅兰妮对此画有好感;立刻卖力介绍;"徐云亭就是俚(我们)苏州人;家就住在阊门内专诸巷。伊个界画人物都是好的。"
又取出了徐扬的。梅兰妮见价钱并不太贵;就一并买下了。
店家直夸梅兰妮有眼光。
梅兰妮又买了几幅杭州画家贺平新的仿宋人小品。因为是新人的画作;没什么名气;所以每幅也就三百文。
不成名的艺术家;在哪个时代吃饭都成问题。
拿着包好的画卷;梅兰妮从风雅斋出来;在门口是差点与一人相撞;幸亏脚步收的快。
梅兰妮定眼一看;那人是个四十多岁的尼姑。因为;她刚来时;靠的是两个尼姑帮忙;才有了落脚的地方。故而;她对尼姑并不反感。
低头向那姑子道了声抱歉。梅兰妮捧着画;走了。
到了山塘桥上;梅兰妮偶一回头;见那姑子;转过身子;和身边的人说着什么话;眼睛还不时的瞄一下自己。
梅兰妮心里怪异。但是;不动声色。这些年;她多少也练出了些法道。
于立清见到她买了字画;调侃她知晓风雅。
梅兰妮但笑不语。
自从三胞胎他们考上了进士后;陈步云最后拿去了两套缂丝作品后;就再也没有找她要缂丝作品。人家都会想;象她家这样的;自有人过来附地附人;哪里还有自己操劳?
一个人有了某种技艺;总不舍得不用。
三胞胎不在苏州;梅兰妮就去字画铺字买了画来做稿。
买了湖丝;上了机。
这夜;她坐在灯下;把彩丝往小梭子上绕。
而席羽绢单手撑着脸儿;对着烛火发呆。
有什么事使的羽绢姑娘发愁的?
于立清把未来的茶室的经营;交给了羽绢。既然是茶室;那就应该有茶点。
可是;什么样的茶点才能出众呢?
苏州这年头具有特色的点心的确不少。先别说稻香村这种专做点心的店铺;那里的糕点自然是好的。就象安雅堂酏酪;有益斋藕粉;紫阳馆茶干;茂芳轩面饼;鼓楼坊馄饨;南马路桥馒头;周哑子巷饼饺;小邾弄内钉头糕;善耕桥铁豆;百狮子桥瓜子;马医科烧饼;接驾桥汤团;干将坊消息子;虎丘蓑衣饼;还有野荸荠饼饺;小枣子橄榄;曹箍桶芋艿;家堂里花生;小青龙蜜饯;周马鞍首乌粉等;都是有名特产。苏州人的嘴早让他们养刁了。那里还能有好的点心吸引顾客?
195 过问婚事
乔妈提着灯笼进来;见状便问了缘由。
"我说你们就是灯下黑;自家的点心;偏又不记得了。"乔妈道。
梅兰妮一想;可不就是灯下黑嘛。家里的羊羹;萨其玛;都是可以考虑的。
再有;羽绢想不到;但是自己是知道;除了苏州;中国还有一个地方的人能理直气壮的说;"吃在广州"啊。
广式点心可以搬些过来。
梅兰妮说;"乔妈倒是提醒我了;我还忘了有一些苏州人没吃过的点心。"
羽绢来了精神;"你真知道?"
"当然。"
梅兰妮讲了萝卜糕;芋头糕;鸡籽饼;烧麦;叉烧包;马蹄糕等点心的做法。刚来的那几年;大家都省着钱用;所以并不多买点心等吃食;为了给孩子们解谗;这些点心都自己动手做过;很有心得。
乔妈和羽绢听的津津有味。
乔妈说;"明日里我就试着做。"
羽绢已经从经营的角度想问题了;"不急;我还要务色一个做点心的人选。"
这世上的有些事情还真是不好说;平日里;做衣煮饭这样的事情;都是女人的事;可是要考虑职业人选时;大家又习惯优先考虑男人。
身边的一个个都排了一遍。
选了现在正在茶馆当茶的方小二。还缺了一个;教徒弟总不能只教一个;万一他玩起跳槽;这里只好干瞪眼。
梅兰妮问;"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小蛾?"
"小蛾是个女孩子。"羽绢脱口而出。
梅兰妮似笑非笑的盯着她看。
羽绢方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这两年;她都不把自己当做女人。
她说;"小蛾才十三岁;行吗?"
梅兰妮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梅香帮我的时候才只有十二岁。"
乔妈听了梅兰妮的话;很有自己的感触;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乡里十来岁的女孩;谁不是带弟妹煮饭洗衣。"
梅兰妮说;"问问小蛾自己愿不愿意。"
乔妈说;"哪会不愿意的?人有本事傍身;终归是好事。"
到底还是把正跟着梅朵学习的小蛾叫过来;说明了这事情。
解决了一个问题;羽绢心里轻松了。
帮着梅兰妮在纬丝上画稿。
乔妈坐在那里纳着鞋底;用针刮着头发;说道;"奶奶;我看你就是个劳碌命;如今少爷们都出息了;还要做工。也不学学做起太太来。"
梅兰妮笑笑;没有答话。她虽然来自大城市;但是骨子里就是井市女子。让她学做这个时代的贵夫人都学不象的。她想起李和娘的做派;那只是个穷官僚的后代;她那套;自己都学不来;别说学里的贾母;王夫人之流。人当然还是能做自己最自在。
这时代的妇女有谁不是劳碌的?不但劳碌;还特别讲经济。
家里每晚分给了各处的蜡烛;。可是;乔妈经常在主屋里借光。一个人用灯光也是用;多几个人用灯光也是用。能省就要会省。
乔妈看看正在画稿的羽绢;欲语又止。
席羽绢察觉了;立起身;要避出去。
乔妈又忙忙的止住了她;"我并没有什么要避你的事情。只是刚才提到了梅香;我想起那日鲁妈说起;梅香如今也大了;至今奶奶也没个打算。"
说起这事;梅兰妮还真有点闷了。她压根没想到梅香的婚事要她来决定。在她看来;二十岁的女孩正当年华。正好过单身贵族的生活。可是;这个年代;二十岁就要成剩女了。
"我倒是忘了这事;‘梅兰妮谦虚地;‘不知应该如何做才好。"
乔妈热心了;"说起来梅香还真是不错的;可惜;破了相;家里男孩多;小甲;小乙他们中间找个合适的就行。"
这又不是青菜萝卜可以胡乱搭配。梅兰妮决定道;"这事我还是要问问梅香再说。"
"哪有把婚姻大事去问一个女孩子家家的。"乔妈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有一点;这两人有共识;梅香的婚事不能去问鲁妈。
讲起了梅香的事;梅兰妮抽了时间到庄子上。
老农他们见了梅兰妮自然很高兴。梅兰妮给她的助手们都带了小礼品。不是别的;就是火柴。
乡里人见到这东西希奇的不行。
梅兰妮记得过去有人说过;小礼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上的润滑剂。有了它们;这些个关系就润滑起来了。
老农;申妈妈自然是告诉梅兰妮今年的各项收入是多少。如今;庄子上不用交税了。他们更是省心。
申妈妈说;"今年的梅子都制成了乌梅。那边说;我们的乌梅好;有多少;要多少。一斤要四十文呢。"
梅兰妮知道;她讲的'那边'是指贸易行。苏州人夏天有喝酸梅汤的习惯;这酸梅汤就是要用乌梅做原料的。
申妈妈又道;"今年的生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