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想法和我一样,这个扎赉诺尔就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吴佩孚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面的扎赉诺尔画了个圈。又道:“只要奉军在解了满洲里之围以后能守住扎赉诺尔,然后就能掩护主力撤退到海拉尔,到时候有十几万大军守在那里……西线就能稳住了。而且还能牵制住数万俄寇,这样东、北两线的战斗有你我这两支精锐就足以应付了。”
“但愿如此吧……”罗耀国摇摇头苦笑了一下:“玉帅,我看咱们还是随时准备好开拔,去替张学良解围吧。”
……
四月初黑龙江的气候依旧是一片肃杀的严寒,北面不时的还有阵阵寒风吹来。地面仍然没有解冻,硬邦邦的倒也便于行军。此时的中东路还在勉强运行着,虽然三天两头被不知名的人破坏那么一下,不过总算还没有出大纰漏。这个大概也算是青年党控制的陆军部调查局的高效率吧?要换成原来的奉军情报机构(也不知道有没有?),张学良的大军恐怕得走着去海拉尔了。
海拉尔到扎赉诺尔还有一百七十公里左右的路程,这一段的铁路已经中断了。十万奉军精锐从四月五日开始整队西行,三日后大军的先头部队和苏联红军的侦察骑兵发生了短暂的交火。红军骑兵最后主动撤出,将胜利让给了东北军先头部队。
“好何铸戈(何柱国)不愧为一员悍将初战告捷大涨我奉军士气,传令通电嘉奖,赏大洋三千块”
张学良是在距离扎赉诺尔小镇十几公里的毛尧地指挥部里面听到前线传来的第一个捷报的。心情大好的张少帅,一挥手,就给了重赏。同时也是给其他部队做个榜样让他们知道好好打还是有“钱途”的。
这时奉军元老张作相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指挥部里面,手里好像拿着一份电报稿。
啪的一声,张作相将电报稿任在桌子上面,蹙着眉毛叹道:“这是吴子玉和罗辅文联名给咱们发过来的电报,要咱们千万注意后路,就是这个扎赉诺尔。这里是整个战役成败的关键,只要咱们能打下来,然后再守住,就进退自如了。而且……他们分析我们打下来没有什么问题。俄寇可能会将我们放进满洲里,然后再合围。汉卿……你看咱们是不是要小心些?”
张学良走到地图前面,看着满洲里附近的地形:“扎赉诺尔大约有多少俄寇?”
“至少有三千人以上的俄寇!弹药应该相当充足,我们进行火力侦察时,他们是弹如雨下,根本不让我们靠近。壕沟工事已经挖起来了,应该还有防炮掩体,不过侦察的时候没有发现……阵地前面还埋有地雷,拉着铁丝网,防御相当严密……他们应该还有大炮,这是我们从这一带的牧民那儿打听到的。”一旁的参谋忙答道。
“什么时候能发起冲击?”张学良骤然发声,目光沉沉的,似乎是有些焦虑。因为固守在满洲里的梁忠甲已经一再发电求援,说是有上万的俄寇包围在那里,连日攻打不息,所部损失惨重……
担任大军参谋长的熙洽迈步走来,干净利落地行了个军礼,言语里面透着恭敬:“少帅,咱们的大队人马已经急行军三天了,十分疲惫,根据计划我们要在这里安营扎寨,休整上一天,等重炮团上来以后,再……”
“那就是明天?”张学良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熙洽的话,他在充作临时指挥部的帐篷里面来来回回踱着步子,眉头紧紧锁着,看上去像是在苦苦思索:“不行,那里有我们一旅的弟兄……而且他们现在还牵制着上万俄寇。如果他们被打掉的话,我们可就要面对一万三千以上的俄寇了,这样更加危险。我们能不能马上发起进攻?”
“马上?”熙洽微微一皱眉,抬头看了一眼充满焦虑的张学良,马上朗声道:“请少帅放心,卑职这就去和前面亲自督促部队进攻,保证在二十四小时内把扎赉诺尔给您打下来”
看到老师的这一幅勤勉样子,张学良的脸儿上也展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熙洽老师,这一仗打好了,我亲自到老帅面前为你请功”
“卑职必不辱使命”熙洽又是恭恭敬敬的一个军礼,然后才倒退着走出帐篷。这份谦恭劲儿,在民国时期是非常少见的。这个时代非常讲究师道尊严,身为老师的熙洽向学生张学良自称“卑职”这个马屁功夫真是算好的了。
张学良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眼睛里面闪过一丝热切的期盼。这一仗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突然间就成了奉系生死存亡的一战了呢?原来在准备要向苏联开衅的时候,不是说打败了也不要紧的吗?为什么现在要……张学良摇摇头,叹了一声,转过身也离开了帐篷,走向那个属于他私人的小帐篷,那里已经有勤务兵替他准备好了烟具……
在熙洽的竭力督促下,中央陆军十五师勉强被动员起来,在两个山炮团的掩护下,准备投入这场进攻了。十五师是张作相的部队,也是被张家认为最心腹的嫡系,平日待遇也比较优渥。今天在关键时刻果然也比一般的军队好使一些。
……
扎赉诺尔,秃尾巴山。这里是整个扎赉诺尔地区的制高点,也是苏联红军第一步兵旅重点防御的地方。大约有一个团的红军被部署在这个高地上面,此外在扎赉诺尔镇西面还有一个配属给远东红军的重炮团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用152mm口径的重型榴弹炮支援秃尾巴山和扎赉诺尔一线的战斗。
一九二七年四月五日下午…。七十二门放列在奉军阵地后方的民十三式75mm山炮同时开火射击。随着炮兵指挥官的一声令下,一发发锃亮的炮弹填进炮膛,然后喷吐而出。这种仿造日本明治四十一年式山炮的火炮是一种非常容易制造,和非常容易使用的武器,对这个时代的中队来说倒是十分适宜的。只是……这种火炮的射程非常近,而奉军炮兵的射击水平也有限,因此这种火炮常常被放置在靠近前沿的地方,直瞄射击。在历史上东北军的这种火炮就因为放置的太靠前,曾经被粤军的白刃冲锋夺取过不少
在这么近的距离上面,直瞄射击,准确度倒是挺有保障的。七十二门大炮每分钟将上千发炮弹砸向对面苏联红军的阵地上面,一时间一团团火光闪过,然后便是高高升起来的烟柱,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直冲天际。起先还是一排排的几乎同时腾起,到后来就不分点儿了,一簇簇四下乱冒了。
在看对面的苏联红军阵地,已经完全被黑蓝色的浓烟所覆盖,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片片的火海,和被炸碎的工事已经被冲击波掀起来的尸体。这样密度的炮击在当下的中国除了南方的国民军,也就只有拥有奉天兵工厂的奉军能够打出来了。。。
第五卷中原大战329初战下求订阅、求票票
奉军的炮击刚刚十分钟,已经打出去了上万发炮弹,炮兵阵地上四处堆满的都是铜弹壳。光着膀子的炮手们还在源源不断将炮弹送入炮膛,然后向对面的苏军阵地发射出去。看着对面山头上腾起的团团烟柱和熊熊火光,奉军炮兵阵地上的官兵们也个个士气高昂,干劲十足。没有一个人会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毁灭已经悄然逼近了。
“炮击隐蔽快隐蔽”
不知道是谁首先发现了苏军的炮反击。叫喊声刚起,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就划空而来。伴随着一声声巨响,接踵而至的爆炸就开始猛烈捶打地面。强劲的冲击波形成狂暴的气浪,裹挟着一块块高速旋转的弹片,以难以捉摸的轨迹横扫着一切。奉军炮兵阵地上几乎所有的官兵,都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恐惧和危险。便被这阵突然起来的炮击打得晕头转向,连隐蔽的念头都没有来得及转过来,便已经死伤枕籍了。幸存下来的官兵则在第一时间纷纷四下寻找遮蔽物,也有的干脆直接匍匐在毫无遮蔽的地面上,将自己的生命交给幸运女神去决定。所有的人都是瞪大了眼珠子,用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四周的一片火海和滚滚烟尘……
发动这次突如其来的炮击的是位于扎赉诺尔西北的一个苏联红军重炮团,这个团拥有四十八门152mm口径的榴弹炮。他们的炮兵侦察连在秃尾巴山上部署了炮兵观察所,从那里可以准确观测到山下奉军正在开火的炮兵阵地。
“进入进攻发起线进入进攻发起线”
秃尾巴山脚下,一队队奉军步兵在军官们的督促下正在编成进攻队形,炮兵阵地的遭遇似乎并没有被他们察觉到。实际上大多数奉军士兵只看见一道道拖曳着橘红色尾焰的炮弹在自己头上飞来飞去,然后前面的苏军阵地,和自己身后都腾起一阵阵烟柱,此外就一无所知,也没有心思去多想了。
“少帅有令第一个攻上秃尾巴山的弟兄赏大洋五百块,官升三极哪个胆敢擅自后退,杀无赦”
随着一道道严酷的军令下达,端着鬼头大刀,举着督战旗的督战队也都肃立在了进攻官兵的后面。一筐筐闪着诱人银光的大洋钱也被抬到了阵地前沿。下级军官们纷纷从那里面捧起一把把大洋分发给自己的部下,每个参加进攻的奉军士兵都能得到五块沉甸甸的大洋如果……他们能活着回到哈尔滨的话,这些钱多半会在第一时间流入哈尔滨的烟花柳巷里去。
“上刺刀”
这是进攻前的最后一道命令。站在那些下级军官后面的奉军士兵听到命令,都默默地将刺刀安装在枪口之下,整个阵地上都是一片细碎的金属碰撞之声。
此时的秃尾巴山高地下,已经是一片刺刀的丛林,数千顶军帽高低起伏,所有人都以标准的蹲跪姿势形成了密集的散兵线。数十架水冷式重机关枪也已经架好,标定了射击线路,供弹链也已经装好。一切进攻前的准备都已经就绪……
对面山上的苏军阵地此时也是一片狼藉,他们也挨了近十分钟上万发炮弹的密集轰炸。上万发炮弹如果除以两千多个俄国倒霉蛋,基本上每个人可以摊上五发虽然他们是蜷缩在战壕底部,头上还有钢盔,而且还有伟大的马克思和列宁同志的英灵在庇佑,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被奉军的炮弹炸成了碎片。
说实在的,蜷缩在战壕里面躲炮击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这基本上是以生命为赌注的赌博,如果有一发该死的炮弹落入了战壕之内,那常常就是整班整排的阵亡。如果那些阵亡的倒霉蛋里面没有你,而且在刚才抱着脑袋祈祷的时候也没有喊出上帝或是耶稣的名号,或者喊了没有被政委同志听见……那现在就该准备战斗了。
“注意……注意……准备战斗”
苏联红军下级军官们催命的喊叫声照例在敌人炮击结束后响起,并且迅速传遍了各个战壕。那些先前缩成一团的倒霉蛋们在冷眼旁观的政治委员眼皮底下,都装出一副士气高昂的样子,抄起步枪或是拖着机关枪,纷纷向着自己的战斗岗位跑去。
“GCD员,共青团员,苏维埃的战士们保卫你们神圣祖国的时刻到来啦侵略者已经……呃,现在还没有踏上伟大祖国的土地,我们就要在这里阻挡他们罪恶的脚步斯大林同志在莫斯科看着你们为了斯大林为了我们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了千千万万的苏维埃公民让我们勇敢地战斗吧斯大林万岁布尔什维克党万岁苏联万岁”这是苏联红军政工干部们在胡诌,据说只要这样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死的说成活的,把帝国主义说成社会主义……最后就能解放全人类了。
政工干部们说完废话以后,纷纷退到第二线,同时指挥着手下的“契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