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 >

第64章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第64章

小说: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的军队退了又来,如此反复不休,即便是张辽这样的猛将也有些吃不消了。拼杀之间,却见远方滚滚尘烟之中似有一队人马气势汹汹地奔来,心中一沉,张辽暗道不好,一边又斩了近前的几名吴军一边对左右道:“你们杀出去,看看来人是不是吴军。”
  “诺。”几个骑兵在张辽和一群步兵的掩护下迅速冲出重围,向着来人的方向去了。
  血肉横飞,张辽长枪挥舞,近乎麻木地斩劈戳刺,新鲜而温热的血液不断溅到他的脸上,眼皮上,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血色。
  “报——”派出的斥候很快就冲了回来,“将军,是五官将!是五官将带兵来支援了!”
  抬眼便看到在空中飘扬着的战旗上大大的“魏”字,张辽一直紧绷着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可惜还没来得及舒一口气,长长的羽箭就带着死亡的夺命气息迎面飞来。眼睛猛地睁大,张辽的瞳孔里清晰的映着箭尖阴森森的锋芒。
  “锵——”说时迟那时快,又是一道寒光闪过,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后,破空的羽箭生生被一柄长剑隔断了轨迹,弹开到了别处。
  震惊地转过头,只见一身甲胄的曹丕一手抓着一名吴军向上斜刺而来的长戟尖端,一手持剑替张辽挡开了致命一击。见他一脸回不过神的样子,曹丕转手又将长剑刺入马下的吴军胸口,语带讥诮道:“张将军若是再走神,我可不知道能替你挡住几次这样的偷袭。战场上,主将身死,可不是玩笑!”
  连忙敛了神思,张辽注意到曹丕被长戟划伤的左手,惭愧道:“末将无能,让您受伤了。”
  毫不在意地将左手背到身后,曹丕策马退到众多魏军的掩护中,轻笑道:“张将军若心存歉疚,就让我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一字一顿,豪情万丈。
  一骑当千!
  作者有话要说:运布的桥段改编自《三国演义》——其时曹操欲立曹植为世子继嗣。曹丕深以为患,便以车载废簏内藏吴质入府共谋对策。主簿杨修乃曹植心腹,便以此告曹操,未及推验。曹丕甚惧,告之于吴质,吴质道:“又有何患?明日可再置绢于簏中以车运以惑之。”曹丕从其计,以车载大簏装绢而入,杨修又去作告,可是查之无人,曹丕遂无事。也可参见《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裴松之引注——世语曰:脩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太子患之,以车载废簏,内潮歌长吴质与谋。脩以白太祖,未及推验。太子惧,告质,质曰:“何患?明日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脩必复重白,重白必推,而无验,则彼受罪矣。”
  ☆、谋主殁留诛心语,枭雄心哀未有言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南征途中,曹操忽闻朝中王粲、和洽、卫凯、杜袭几人欲上表尊他为魏王的消息,沉思片刻,他抬头看向荀攸,缓缓道:“称王之事,公达以为如何?”
  压下因感染风寒而产生的咳意,荀攸简明而直白道:“不可。”
  眉峰一耸,曹操直直盯住他,半晌无语。
  事实上,对曹操而言,称王与否,已没有了太大的意义,放眼当今天下,除去所谓的九五之尊,还有谁能驾凌于魏公之上?他所介意的,不过是身边人的忠心与态度。望着即使是在病中也衣冠整肃的荀攸,曹操恍然便想起了许多年前那个衣袂留香的温润君子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自己针锋相对的样子,那么决绝,不留余地。长叹一声,曹操追问道:“为何?”
  低着头,荀攸淡淡道:“丞相官至魏公,荣加九锡,位已极矣,今复欲进王位,于理不可。”
  “为何?”似乎并没有听到荀攸的回话,曹操再度发问,而后又兀自喃喃道:“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语毕,曹操用手扶住额头,语带戚戚道:“昔时文若之语,言犹在耳,孤只是不明白,为何几十年的情谊,会比不上一个魏公,抑或魏王之位?当年,孤甚至愿意舍弃九锡之荣以保全与文若廿年旧故,可他……”终是不忍再说下去,他坐直身子重新看向荀攸,不无怆然道:“而今,公达,想要效仿荀令君吗?”
  “效仿?”嘴角扬起一个嘲弄的弧度,荀攸暗暗道,曹公啊曹公,廿年故旧怎会比不上一个王位?究竟是你薄情至极还是我们固守不让?收起神思,再开口,已是言如刀锋,“在魏公心里,攸岂非另一个荀令君?何来效仿之说?”见曹操讷然无语,荀攸拱手道:“攸,先行告退。”
  眼睁睁地看着他出了军帐,曹操根本无力阻拦。心,更累了。
  数日后,张辽于合肥退敌的捷报传来,可曹操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象征性地表彰了张辽、曹丕两句,他便摒退了旁人,传来军医道:“军师的病,怎么样了?”
  怯怯地摇了下头,军医小声道:“久治不愈,未见起色,不容乐观啊。”
  冷眼一横,曹操哼道:“废物!治不好军师,孤唯你是问!”说完,他看都懒得再看那吓破了胆的军医,起身对站在一旁的曹丕道:“子桓,你且随孤去看看公达。”
  “诺。”连忙应了声,曹丕迅速跟上了曹操的脚步。
  荀攸的军帐里很安静,静得几乎没有什么生机,唯有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与竹简翻动的声音证明着这里还有人居住。
  侧目看了眼欲言又止,在门口踌躇不定的父亲,曹丕颇为善解人意地上前几步,拜伏于荀攸榻边,言辞恳切道:“战事固然重要,但荀先生也要注意修养啊。”
  闻声抬头,荀攸这才注意到来人,将竹简放到一边,他连声道:“五官将快请起,当真折煞攸了。”言语间,荀攸的余光又瞥见了曹操,赶忙补充道:“参见魏公。”说着,就要下地行礼。
  三步并作两步地跨到床前,曹操一把拦住荀攸道:“公达不必多礼,安心坐着吧。”转头又对刚刚站起身的曹丕道:“子桓,你去外面守着,任何人非召不得入。”
  “诺。”应声出了军帐,曹丕挥手遣散了军长周围的人,自己则不动声色地站到了帐门边,探听起里面的动静来。
  本想单独与荀攸谈谈的曹操想起几天前那不太愉快的对话,不知怎么就张不开嘴了,倒是荀攸,一反先前严词反对的态度,率先开了口,“听说,张辽将军已经击退进犯的吴军了?”
  “嗯。”心不在焉的低低应了一声,曹操有些迟疑道:“公达,孤……”
  “我知道您想说什么。”垂眸看着盖在腿上的棉被,荀攸打断他道:“前些日子那些话,不过是说给旁人听的,主公不必挂怀。”轻轻笑了笑,又道:“您称公之事,还是我带头上的表,如今不过更进一步,攸,没有理由反对。称王,于理不可,于情……”对上曹操惊诧不解的目光,荀攸字字清晰道:“不言而喻。”
  缓缓呼了口气,曹操挨着床沿坐下,低声道:“公达……你怨恨过孤吗?因为文若的事。”
  毫不避讳地点着头,荀攸的眼里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小叔,呵……”倏地一笑,他仰头叹道:“我总是想,文若该是侄子,我才是他的叔叔。”手指紧紧抓住棉被,在平整的被面上留下几道狰狞的痕迹,闭上眼,荀攸略带伤怀道:“我更怨恨的,是他的执迷不悔和我荀家世世汉臣的门第。”
  从来不知道看似死板的荀攸内心会有如此之多的情绪,曹操不禁自嘲道:“想不到,公达也会有这般千思万绪啊,是孤疏忽了。”
  哂笑一声,荀攸回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过是平日里不愿去想罢了。”顿了顿,他继续道:“恕攸冒昧,敢问,主公对文若,从未起过杀心吗?”
  完全没有想到他会这么问,曹操竟生生愣住了神。
  似乎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荀攸低下头,语气平静道:“我知道了,一时失言,还请主公恕罪。”手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整理着被面上的褶皱,他继续道:“时至今日,逝者已矣,不管怎么样,主公都不要对文若心存怨怼了吧。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荀家、汉室,还有……您。”
  “孤知道。”手肘支在膝上,曹操盯着地面道:“那年孤去他府上,离开时,文若对孤说了一句话,孤就知道,他为的,不仅仅只是荀家和他身为汉臣的名节。”双手紧紧扣在一起,用力之大仿佛要捏断自己的关节一般。良久,曹操才再度开口道:“他说,他身为汉臣的忠贞无需孤去成全,但孤却一定要清楚,自己能不能在得到进爵封公荣耀的同时,也背负起汉贼的骂名。”
  眉宇间萦绕的愁绪就像江上化不开的雾气一样,荀攸缓缓道:“因为是荀家之后,也因为是汉臣,很多话,文若不能说,所以,我来替他说。”目光深邃地望了曹操一眼,荀攸苦笑道:“荀家,有文若一个人做大汉最后一名守节之臣,够了。我荀公达,是魏臣,魏国的尚书令。”停了半晌,荀攸稍稍整了整思绪,幽幽道:“主公,如果文若没有那样的家世和身份,他会是您最忠心的臣子……”
  听着荀攸不疾不徐的话语,曹操只觉得字字诛心,痛不可言。
  建安十九年,曹魏的一代“谋主”,荀攸,荀公达于征讨孙权的途中,病殁。此后,曹操每每言及此事,则泣涕不已,旁人只说他爱才至深,却不知真正的原因。
  两年后,曹操称魏王。
  “我死后,请公达带领群臣上表,奏请天子进曹公为魏公,时机成熟,封王亦未尝不可。群臣上表方可保得曹公英名。”
  “我深知汉室之衰微,近乎名存实亡,亦知大统总需有人继承,只是……不忍有生之年,见曹公践祚。”
  “彧,也想跟着曹公,再创出个盛世河山,只是,身负使命不由己。”
  “孟德,珍重。”
  明眸如水,静如美玉,斯人不见,余香依旧。
  文若!
  “参见魏王——”
  魏王宫中,群臣跪拜。
  被殿内雄厚的声音惊醒,曹操透过九旒王冕上的珠帘仓皇地望着匍匐了一地的人,却是无处安放自己的目光。手中的香炉通体冰凉,隐隐散发出微苦的苏合香气。
  “众卿平身——”
  礼成,昔日的曹阿瞒如今已是魏王陛下,独居王座,无人诉衷肠。
  文若……
  孤的,王佐之才。
  时光回溯,当时的曹操在得知荀彧曾说与荀攸的那些话时尚且来不及感喟,就被荀攸突然斜倒在床头,气如游丝的样子给吓到了。扶住他的肩,曹操焦灼道:“公达,公达!军……”
  有气无力地咳了两声,荀攸拍了拍曹操的手臂,安慰道:“我没事,曹公听我说。”勉强睁着沉重的眼皮,他轻轻缓缓道:“南征途中忽闻封王之事,其间必有蹊跷,来使亦非曹公心腹,故而那日,攸谓之不可。”喘了口气,荀攸继续道:“攸,没什么好留给曹公的,唯有一言,要再说与您听。”
  “你说,你说。”即将再一次面对得力谋士的辞世,纵使如曹操这般的枭雄也无法抑制言辞之间的悲切。
  深深吸了口气,荀攸极力把每个字都说清楚:“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驹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望您万事小心。”
  心烦意乱的曹操此时此刻自然还是无法彻底明了这话里的深意,他只是胡乱点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