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地师 精校版 >

第420章

地师 精校版-第420章

小说: 地师 精校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璇玑峰势如太极,延伸的山脊脉络也有阴阳之属,游方走的这条路起点在南面,随山势回旋绕过半个螺旋从北坡登上峰顶。

游方一踏上山脊就看出来了,这绝不是一般人或普通高手能走的路,在云雾环绕的险要处、峭立岩石的尖端,行走简直如同在的刀锋上起舞。有些山势起伏的穿岩狭径,只能容一人通过。若非身手不凡且有神念凝虚为实之功的高手,根本走不了。

这里当然也不可能是大队人马能选择的道路,那么楚芙等人前往的地点一定是另一条山脊,与游方走的路线完全不同。

念及师父心怀忧虑,游方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若算高度的话,他已经到了海拔两千米以上。忽然听见空中有长啸之声,游方一抬头,原来是一只金雕从不远处展翅滑翔而过,甚至能看清那锋锐如钩、缩于身下的利爪。

脚下一直未停的游方却站住了,前方的地势很特别,他在一片茂盛高大的树林中,山脊向前有起伏,有一个向下的平缓坳口,接着再往上却很险。左右两侧巨大的山石壁立,中间只有一线可行。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啊,是高手设伏截击的最佳所在。

然而他也只停了片刻,随即面不改色的继续举步前行,没有别人看见,似有一片朦胧的光毫如影始终盘旋在他身前。秦渔的身形也出现了,望着前方,眼眸中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敬畏之色。

游方穿过了这个天然的险要门户,进入一片高原丛林中,他似有感应,此处应有高人把守,对方也看见他经过了。这不是神念查探得结果,这里离峰顶不远了,刘黎运转天人合一大阵的中枢越来越近,游方也收摄神念不敢扰动,这种感觉来自他历尽凶险炼成的比豹子还要敏锐的直觉。

……

千杯道人坐在斜上方密林中的一株古树下,视线穿过茂盛的树影,依稀可见游方走过了这个地方。他提着葫芦喝了一口酒,有些感慨的说道:“兰德师弟到了,比刘黎前辈预计的早了一个多时辰。”

站在他身边的李永隽不无担忧的说道:“刘黎前辈一再叮嘱他不必着急,要一路养精蓄锐,兰德还是沉不住气吗?”

千杯道人摇了摇头:“若觉道路险阻,他怕耽误时间自然会发力赶路,但我方才一瞥之间,只觉他神念劲力皆在巅峰,成随时待发之势,看样子他走的比刘黎前辈预计的更轻松,因此早到了。”

李永隽的神色缓和下来,眼眸中闪的光泽形容不出是仰慕还是钦佩:“通往峰顶的这条路,连我都上不来,兰德竟能走的如此轻松,不愧是一代地气宗师啊。”

她的确不是从这条路走上来的,是千杯道人从另一条路把她接上山绕至此处的。如果连李永隽都上不来的话,那么唐朝尚和安佐杰等人带着大批手下肯定不会走这条路了,这一点也许早在刘黎的算计之中吧。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游方已经登上了璇玑峰的顶端,与沿途的险峻不同,峰顶却很开阔,像一处小小的深山高原。游方没有看见另一条上山的路,因为左右稍远的地方,视线都被林立如麻的怪石遮掩,这山顶小高原上居然有两片石林。

陡峭突兀的山石丛出,绵垣拥簇如神秘莫测的迷城。左右这两片石林三五成簇、参差交错,十数米高低不等,在这绝顶之上隐约回应四面风动之声,宛如极远处的龙吟虎啸、万马奔腾。

往前看视野无遮,直望峰顶另一端绝壁外的青天白云,看不见刘黎在哪里,但游方也根本不用看,那隐然运转的天人合一大阵就是无形的指引,其引聚天地灵机的中枢必然便是刘黎所在。

游方向着右侧的石林走去,在两片异相丛生的石林间是高山草甸,草叶刚刚没过脚面,带着湿漉漉的感觉。

穿过乱石,游方有点纳闷,因为这片石林的地貌可阻挡和遮蔽神念,运转神念延伸感应不了太远,强如游方者,也不过将将能绕过几丛石簇感应到数丈之外而已。假如在此处发生斗法冲突,退入石林很难运转神念远距离相斗,因为谁都找不着谁。

至于枪械则更无法发挥作用,被石林阻挡根本打不中目标,而近距离内彼此还是会被神念或神识先发现,只能是一场遭遇式的格击战。

难道师父不怕有人潜伏到这里企图偷袭吗?或者是想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力拼近战格击之功?那么倒是最适合游方发挥秦渔的杀伤力。

心里这么想的时候,他已经穿了出来,才发现这片石林并不大,仅是一道如圈墙环绕的屏障,恰好将峰顶南侧围成了一个半弧形的地带。

前方绝壁崖边连接青天白云处,生长着两株崖柏,高达二十多米,枝干盘旋如两条苍龙护卫左右。平地中间有一株冷杉树,足有四十多米高,主干直径有两米多,树龄恐怕已有近千年,重楼状的树冠层层高起,形状就似一座巍峨的山峰。

游方神色恭谨地走了过去,绕过冷杉在两株崖柏间转身,终于看见了师父。刘黎就在冷杉下盘膝而坐,从刚才石林的方向看过来,他完全被树干挡住了。

刘黎给游方的印像一直是个神气活现的小老头,带点孩子似的顽皮,喜欢恶作剧和爱开玩笑,还经常吹胡子瞪眼敲徒弟的脑袋,一幅老不正经的样子。

但此时此地再见,感觉全然不同,刘黎并不魁梧的身形盘坐于地,却真真切切汇聚群山雄浑气息于一身,天地之间的灵枢气机引聚环绕。

他盘坐的身形就是一座山、就是这群山的神髓所在,似高不可攀、似横亘千古、似雄壮巍峨,似含情万物,同时也隐约流露出一种难言的沧桑。

刘黎眼帘微垂,身前放着量天尺,他运转天人合一大阵便是以此物为灵引。游方解下背包,整理仪容,毕恭毕敬地向着师父刘黎、也向着这天地间的山川灵枢跪拜了下去。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最后一句话

游方这一拜五体投地、形神合一,全身心的融入这天人合一法阵所运转中,他本人也成为汇聚的天地灵枢之一,元神清明无碍。刘黎没有动也没有抬眼,游方的元神中却自然听见了师父的声音:“你来了?很好!”

是刘黎在说话吗?是的,仿佛也是这天地山川发出的语言,游方闻声恍然而定,不是刘黎定住了他,而是自然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境地。是刘黎展开的神念将他引入,如同游方以往展开画卷引入他人的元神。

但刘黎展开的不是任何一幅画卷,而就是这天地山川的情怀,它包容一切,无需一纸画卷承载,也不是一纸画卷所能承载。百岁情怀所携的灵枢意境,三天三夜运转神念之功,借助此地之势,运转天人合一大阵,此刻在元神中对徒弟诉说。

游方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不仅是天地之间沉睡的生机被唤醒,还有万物含情之生动,风水有了灵魂。这灵魂是刘黎的情怀所赋予,同时也是山川千年以来所固有,一念之间他想到了四个字——神念合形。

刘黎的秘法境界已至神念的极致——山川有情,距“神念合形”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六十多年前受伤功力大打折扣,始终没有恢复鼎盛,但今日借助此地的阵法运转,又重现了这一生曾企及的巅峰。

刘黎并没有迈入神念合形的门槛,但他此刻却能展现这种境界,告诉徒弟什么是神念合形。它不仅是移转灵枢能为滋养形神所用,也不仅是凝虚为实能见万物含情生动,而是融入到山川灵枢之中,人的神魂就是山川的神魂,这是一种难以体会的浩瀚。

游方仅仅是一种感受——原来如此,世间还有这种境界?

而刘黎却是一种体会——的确如此,世间真有这种境界!

清明元神中的传承交流,游方自然就明白师父所欲诉说。刘黎当年继承地师衣钵时,也曾处在游方的位置有如此感受,而如今再传于弟子。正式的仪式还没有开始,既然游方来得早,那就静静的跪着吧。

刘黎发出了一声叹息,宛如山川同叹,他似乎并不希望游方来的太早,这本是难得的悟法机缘,老头为何会这么想呢?游方也不明白,定境中容不得杂念。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游方又听见了师父与这璇玑峰一体发出的叹息。这时又有人陆续登上了峰顶。来的可不少啊,足足有三十四位,其中有三名神念高手——唐朝尚、唐半修、安佐杰。

他们的阵形成前后三个层次,安佐杰等十二人在最前方似是探路,唐朝尚等十五人随行,唐半修等七人在队伍的最后面警戒,前后距离约有三百米。

他们是从另一条路上山的,无论是从清晰的卫星地图上仔细研究,还是巡山势脉络感应地气,登上峰顶只有那么一条路。至于刘黎给游方画的秘径,那根本不是路,假如他们也得同样的路线图试探着硬闯,这三十四人中恐怕只有唐朝尚与唐半修两个人能上来,连安佐杰都不行。

安佐杰虽有神念之功,身手也还算不错,但论内家功夫劲力之内运外化、体魄之轻健敏捷,尚无法与游方等人相提并论。

从“正路”登上峰顶,迎面便是一片石林,这时唐朝尚从后面赶上来与安佐杰同行,小心翼翼地穿过这片石林,前面就是游方走过的高原草甸。他们也看不见刘黎所在,但神念中能感应到天地灵机被引聚的中枢,就在草甸尽头的另一片石林之后。

那边会不会有埋伏呢?唐朝尚命安佐杰率人穿过草甸进入对面的石林探路,待唐半修的断后队伍也登上峰顶之后,这才率大队人马来到那如围墙林立环绕的另一片石林中。

游方的元神中似乎听见师父说道:“好,来的越多越好!”但这只是一闪念而已,此刻他仍沉浸在那天人合一的定境当中,心念沉静的很,来就来了吧。

包围峰顶南侧的环绕石林如障,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一个出口能够过来,其余的地方都被密密麻麻难以攀援的乱石丛遮挡。但来的显然都是高手,秘法境界不低,而且还带着各式各样的家伙,受过特殊的训练,在石林后各个位置完成了半弧形的包围。

他们看不见游方和刘黎,那株生长近千年的冷杉树并没有经过人工的修剪,树冠如层层重楼,底处也展开几乎垂到了地面,而树干有两米多粗,完全挡住了师徒二人。但从天地之间隐然运转的大阵感应,刘黎就应该在树后,那么游方定然也在那里。

唐朝尚在石林最宽的出口处也闭上眼睛盘膝而坐,对于他来说,在此处感受刘黎运转的天人合一无名大阵,也是前所未有的震撼。他明明知道刘黎在哪里,但刘黎却似不存在一般,神念的感应就像周围广袤的群山,倒是跪在刘黎身前的游方感应的真真切切。

唐朝尚未曾像游方一样在楚阳乡古墓中经历那古老的建木仪式,当时那株建木在游方神识中是感应不到的,或者说以神识感应建木便是整片山谷。刘黎此刻运转的大阵,倒与那古老的建木仪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唐朝尚率众已经完成了包围,北面是石林环绕,南面是千丈绝壁,中间只有游方师徒两人。

唐半修又奉命率六名心腹下山了,停留的地方离峰顶有一段距离,立足于山势开阔处,大片葱葱郁郁的原始丛林间遍布嶙峋的怪石,区区几个人很好隐藏,就算高手刻意去搜,短时间内也很难搜出来,再往下不远便是山脊相对陡峭狭窄的来路。

唐朝尚事先已经给唐半修下达了命令,就在这里潜伏等待,如果过了约定的时辰还没有人从峰顶下来,他就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