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国医妃-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如今,她貌似不搬出老公来,都没有过去和梅仙阁里面的人说话。
阶级观念使然,不说古代,在现代,不也一样,你要见美国总统,说是能见就见吗,一个道理。不要说不是因公事见不到,哪怕是私底下交朋友,都不可能。
李敏先是挽了挽袖口,后来心里一想,老公送她的帝王绿,她从一开始都能认错了,错认为街上随处可买的地摊货,难保这个店小二一样不认得。所以,说来说去,还是明码标价的牙牌最可靠。
曾经,听人说过,关内的牙牌,还没有护国公在燕都发放的牙牌值钱。原因在于数量上。护国公真正在北燕发放的牙牌,总数不及十个。有了牙牌的人,是真正可以自由出入燕都的。非护国公亲信难以得到。
她手里这块牙牌,是今早上,朱隶之前吩咐方嬷嬷带她到街上散心的时候,交给方嬷嬷转交给她的,为的是以防需要。特别的时候,拿它可以出来当作他吓唬人。
本来,她从方嬷嬷手里接到这块牙牌的时候,感觉他有点小题大做。毕竟,她李敏又从不喜欢狐假虎威的事情。没想到,真被他料中了,她还真需要拿他出来狐假虎威的一天。
回去可不能说给他知道,否则他要在心里头乐死了。
李敏心里一边想,一边直叹自己老公那个腹黑程度。
伸手,从怀里掏出了牙牌,放在了店小二眼前晃了下。店小二那双眼珠子,猛的缩了缩,全发直了。由此可见,人家真的是常年招待重量级贵客的人,所以,能认出这是什么高贵的东西。
“少爷,您——”店小二的眼珠子直瞅李敏那张脸,之前那些所谓鄙夷不屑的神气全部消失的一干二净,转换的是十度的震惊,以及看着李敏开始讪媚巴结的宛如哈巴狗的表情。
兰燕可不会让对方继续纠缠李敏,因为这里人多眼杂只怕闹出个动静来,会引得所有人围观,一声低喝道:“怎么说?我家少爷可以去梅仙阁了吗?”
店小二倒是不敢自己做下这个决定,赶紧去请示上面的掌柜,毕竟,梅仙阁里头坐的,一样是富贵人物一般他们是得罪不起的。
茶楼里的掌柜,听说消息,急急忙忙跑过来,在李敏脸上用力瞅几眼,瞅不出个所以然。那是自然的,她隶王妃到燕都才不过几日,都从来没有抛头露脸过,一般百姓怎么认得。不要说一般百姓,很多燕都里的贵族,照样都认不得。
“小的请问,这个牙牌,是少爷本人的吗?”掌柜信心地询问道,只生怕李敏手里这东西是捡来的,或是怎样。到时候,事情可就要闹大了。毕竟这东西太贵重了。
“怎么?不是我们少爷本人的,能是谁的?”兰燕生气地说。
居然有人敢怀疑李敏手里的牙牌不是朱隶给的,要是被她主子护国公知道,肯定是找死。
掌柜的见到兰燕姑娘气势汹汹,只能是缩缩脖子,嗫嚅道:“我们这也是安全为鉴,还望少爷体谅。”说着,给底下的人使个眼神。
店小二哈着腰上来,带他们一行走向梅仙阁。
茶楼里虽然热热闹闹的,但是,在燕都里,谁不知道梅仙阁是怎么回事,都知道,能进梅仙阁的是什么人。所以,很多人来这里吃茶,少不了是要窥探眼梅仙阁里的动静。有两扇大屏风挡去了里面人的身影,但是这完全不妨碍人们对其发出的好奇心。何况,梅仙阁里面坐的人,其隐隐绰绰的身影,都能映照在两扇梅花屏风上,宛如化成梅花仙子的影像,勾起人们心里无限的美好。
李敏一路走过去,一路眼角一扫,能掠到茶楼里许多吃客的表情。再回头,看那在梅仙阁里宛如神仙一样气定神闲坐着的人,想必这里面的人,是犹如皇帝一样,仿佛坐在了龙椅上,享受众人瞻仰的满足感。
梅仙阁,仙子不仙子,无人知道,可是,这的确是一个,能让人沾沾自喜,把自己当作仙子的地方。
既然传说中的梅花仙子,是出自北燕的女子,恐怕历史书上记载的那位梅花娘娘,是与护国公有什么关系的。所以,这个地方,不管商家愿意不愿意,护国公愿意不愿意,其他人哪怕是大明皇帝愿意不愿意都好,在北燕百姓的心目中,这样一块神圣的地方,当然只能是与护国公有亲密关系的人才可以沾染的。
到了梅仙阁前面,李敏稍停步。店小二,先走进屏风里。屏风里坐着的贵族,已经是察觉到他们过来的动静了,从屏风上一些晃动的人影可以发现,里面的主人,对于店小二的所言所语,有些烦恼,并且像是要大发雷霆的冲动。
“你说他拿着牙牌?”
“是的,夫人。小的和掌柜的,都仔细看过了,是和夫人手里持有的牙牌一模一样。”
“胡说八道!整个燕都里,能持有主公牙牌的人,我十个手指头都能数的出来。可是,你说的这个人,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这两个愚蠢的东西,连人家伪造出的牙牌都分辨不出来吗?”
兰燕眉头皱紧,刚要上前一步,被李敏伸手拦住。
李大夫是饶有兴致地听屏风里面的人骂街。看来,屏风里的这两位贵妇,是比任何人,都享受并且喜欢这个梅仙阁,特别讨厌有人过来抢。
“哪怕他有牙牌,他是什么人?是与我们主公有血脉相连的人吗?”
说起来,她和护国公不是血脉相连,可是,肚子里的孩子是,算不算是可以驳斥这位夫人的理由。
“夫人——”店小二大概是被对方骂到头破血流都有,带着哭音说,“夫人意思是,让我们报官吗?”
“当然了!伪造牙牌,假冒主公亲信,此罪可以在我们燕都里被定为大逆不道的重罪,论斩。否则,谁都可以假冒我们主公,还得了!”
对方最后面那句话,深得李敏赞同,这事是要小心,以防牙牌假冒。
店小二搞不定,只好掌柜硬着头皮过来上阵。李敏对掌柜的说:“要不,我进去,和夫人亲自谈一谈。”
掌柜的眼睛一亮,连忙大声应好,求之不得。两个都是不可得罪的主子,他们真不想当这个夹心饼干。
李敏跟随掌柜,从屏风侧面,专门作出的一条只容一人通过的缝隙儿,走了进去。
里面的人,初见到她进来,俨然是大吃一惊。
见屏风里,在主子背后服侍的丫鬟婆子,整整一排,气势恢宏,李敏心里数了数,竟然有十二个人。
十二个人,只服侍两个主子。李敏记得万历爷的皇宫里,哪怕太后和皇后,走到哪儿吃顿饭,带的丫鬟婆子数绝对最多,都没有这两个人多。好吧,人家太后皇后是带侍卫,带公公,所以总数不会比这个少。但是,可以想见,这两人平常生活上的奢侈度,难以想象了。
那么,这两个自比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梅花皇后的人,既然爆出了自己才是护国公血脉的正统后代,不用想,那肯定是与护国公真有些关系的人。
不过,人家也不真的是与护国公沾血脉的人,只能说,是与护国公沾亲的人,毕竟是娶进门的媳妇,和她李敏一样,总不能说嫁了夫家骨子里流的就是夫家的血液吧。科学总是胜于雄辩的。
兰燕在她耳边说的,一个是宁远侯夫人赵氏。由于兰燕之前在燕都,和主子出行的时候,肯定是有见过这个护国公府的亲戚,所以,能一眼认出赵氏。另外一名和赵氏同行的女子,兰燕认不出来,说是没有见过。不过,李敏能猜的出来。
只因,之前赵氏到护国公府拜访的时候,找尤氏说之前自己没有能亲自前来拜访的理由。按照尚姑姑调查出来的结果,赵氏有一句话算是没有撒谎,赵氏的大儿媳妇袁氏,确实是怀孕了,挺着个大肚子。
稍微宽松的衣衫,盖着袁氏因为开始变形的腰肚,但是,李敏一眼根据她肚子上隆起的弧度,初步判断,倒不像赵氏之前对尤氏说的那样,袁氏怀孕是快临盆了。不,大概最多,是五个月的身孕,离临盆远着呢。
“这个人,是谁?!”赵氏那双眼,虎视眈眈地锁定在李敏脸上。
没有见过李敏,赵氏认不出眼前这个人,正是自己之前几次三番上门求见却始终见不到。
李敏心里暗自想,幸好,之前没有见面,否则,今日这场有趣的事儿都不一定能发生。
兰燕径直给李敏挪了桌子旁边的一张凳子,给李敏坐。
赵氏满脸涨的通红。袁氏两只眼珠子更是要瞪出来了一样。
“这简直是成何体统!成何体统!”赵氏大拍桌子。
李敏已经不瞅她们两个了,只叹这个梅仙阁,还真是好地方。别看临窗,但是,不知是不是外面有树木遮挡的关系,并没有什么风。再有那窗户是特别制作的,蒙上了一层比屏风还薄还细腻的布,这样一面可以遮挡冷空气,一面不会阻碍到里面的人透过窗户观看外面的风景。
“这里有什么招牌菜介绍?”李敏问。
掌柜的,赶忙走上来,亲自介绍:“本店,有特色烤乳猪,用的特制的酱料,独家风味,仅此本店一家,在全国找不到第二家。”
“乳猪,腥了点,有清淡点的菜吗?”
“原来少爷喜欢吃味道淡的,当然有,小的看,少爷是从关内来到本地的吧。”掌柜笑眯眯地打量李敏的身材。
比起高头大马的北方人,南方人相较而言,无论男女,都要偏于瘦小,不是肥胖,是单纯骨架,从遗传基因来看,都要瘦弱的多。更不要说,北方主面食肉食,不像南方主粥菜。
赵氏和袁氏,听到说他是从关内来的,不由多看了李敏两眼,眼睛里浮起了些怀疑。
“本少爷是不是从哪儿来的,与掌柜做生意没有什么关系。”李敏淡然一笑,拒绝了透露来历,模棱两可地说,“本少爷喜欢吃面,不过是由于近来胃口不是很好,大夫告诉本少爷,还是多吃点粥比较好。”
普通人,肯定分不清面食和粥的区别。掌柜的听的一头雾水,只能唯唯诺诺低头说好,随之,介绍了店里另一道名菜:从关内的饭馆传来的梅花扣肉,以及梅花粥。
这个梅花粥,却是这个地方特有的特色菜。厨师摘取新鲜的梅花瓣,和米粥一块烹调,取其香气。
李大夫知道的梅花粥,与这里的梅花粥,应该是大同小异。在中医里面,梅花性平,调理肝胃,是很适合女子食用。
“梅花粥是个好东西,本少爷以前没有在这里吃过,来一碗,让本少爷尝尝鲜。”李敏说。
掌柜的脸上顿显尴尬,自认梅花粥是他们首创的东西,李敏竟然吃过了,心有不甘则问:“少爷是在哪儿吃过梅花粥?”
“梅花可以用来泡澡,为女子美肤,当然也可以用来为女子食用了。”李敏说完,看小二给她端上来的新砌的那壶茶。
打开盖子一看,茶汤里漂浮了几朵白色的梅花瓣,香气宜人。
是好东西。
掌柜的,自此,只听了李敏几句后而已,却已经分明可以感受到眼前这个人的不平凡。或许李敏身上的衣衫算不上大富大贵,带的人,比起赵氏袁氏,更是差了一大截的排场,但是,掌柜的只根据李敏这身不平凡的气质,可以断定,李敏手里的牙牌不是假的。
到底,能做生意的,并且做的是大生意的,成功的生意人,绝对是很聪明的人。
李敏由眼前的掌柜想起自己家的徐掌柜,微笑不语。
相较于茶楼里